麦粒灸联合中药治疗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2024-03-22 09:56杨靖申娟张旭张茜袁萍王红梅
上海针灸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麦粒中性白细胞

杨靖,申娟,张旭,张茜,袁萍,王红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北京 100091)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190多万例[1],其中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45.6万,占全球的23.7%[2]。肺癌发病率的增加与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3-4]。此外,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肺癌患者多在晚期确诊[5],此时主要采用放疗、化疗等保守治疗来控制病情[6-7]。放疗对邻近的正常组织造成横向损伤,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同时由于骨髓和淋巴组织对放射线高度敏感,故放疗可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患者免疫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目前临床使用的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影响正常组织衰退。有些患者在接受治疗中需做某些区域淋巴系统的照射和对邻近肿瘤的某些高剂量照射,有的需要进行全身照射、半身照射或全淋巴系统照射,使患者的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免疫功能[8]。因此,有必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肺癌主要是由正气内虚、邪毒外侵所致。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正气不足,邪毒盛行,可能导致身体对邪气的抵抗力不足,正气进一步耗竭,导致病情加重[9]。因此,培本固元、补益正气为治疗根本原则。中药在肺癌中的应用已被广泛报道,中药辅助治疗对缓解术后不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10-11]。研究[12]发现,癌症后期化疗是麦粒灸治疗最多的疾病,通过麦粒灸可减轻癌性疲乏,改善全身症状,减轻癌症疼痛,提高免疫力即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探讨麦粒灸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就诊的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西门子电子直线加速器三维定向放疗。放疗靶区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和受累淋巴引流区。患者在6周内接受根治性处方剂量,共计60~70 Gy,每周5次,每次2 Gy。选择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剔除及脱落现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2020KY034)。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13]中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符合《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14]中脾肾阳虚证辨证标准,头晕乏力,气短懒言,四肢倦怠,腰膝酸软,肢体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患者预计生存周期至少1年;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对放疗不耐受未能按时进行放疗者;排除其他部位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有活动性传染病或存在急性炎症性疾病需要全身治疗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或研究期间有生育计划者;沟通困难、精神意识障碍者;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疾病者。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治疗过程中患者主动退出治疗者;未能按时完成随访者;加入其他临床研究影响本临床研究结果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在常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胸水引流等)基础上,同步给予地榆升白片(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片0.1 g)治疗,每次0.4 g,每日3次,直至放疗周期结束。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粒灸治疗。患者取坐位,用75%乙醇棉球消毒皮肤后用记号笔标记穴位(大椎、肺俞、膏肓、脾俞和肾俞),穴位上抹少量艾草膏,以便于后续放置小艾炷时可以起到黏合作用。取五年艾绒少许,用手指搓捻做成麦粒大小圆锥形的小艾炷,直立放置于穴位上,用线香从顶尖轻轻点燃,使之均匀向下燃烧。初灸时,前几壮燃至大半,知热即用手指压灭或快速捏起避免温度过高患者难以忍受;继续施灸,知痛时迅速按灭。经灸数次,患者有了耐热性,每个小艾炷可以全部燃尽,燃尽时放置新艾炷,继续施灸。每个穴位做艾炷9壮,为1次治疗。背部腧穴完成后,患者改为仰卧位。定位腹部气海、关元和足三里。同样的施艾方法,每个穴位9壮。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直至放疗周期结束。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中医证候积分[15]

头晕乏力,气短懒言,四肢倦怠及腰膝酸软依据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

3.1.2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 mL,离心取上层血清待测,采用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测定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

3.1.3 骨髓抑制程度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6]骨髓抑制标准共分为0~Ⅳ度。0度,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2.0×109/L。Ⅰ度,白细胞3.0~3.9×109/L,中性粒细胞1.5~1.9×109/L。Ⅱ度,白细胞2.0~2.9×109/L,中性粒细胞1.0~1.4×109/L。Ⅲ度,白细胞1.0~1.9×109/L,中性粒细胞0.5~0.9×109/L。Ⅳ度,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级别越高,骨髓移植程度越重。

3.2 疗效标准

依据参考文献[17-18]制定疗效标准。

显效:头晕乏力、气短懒言、四肢倦怠等症状显著减轻,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减少≥80%,白细胞计数>4×109/L。

有效:头晕乏力、气短懒言、四肢倦怠等症状显著减轻,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减少50%~80%,白细胞计数较前上升0.5~1×109/L。

无效:头晕乏力、气短懒言、四肢倦怠等症状未改善,白细胞计数较前上升不足0.5×109/L。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头晕乏力 气短懒言 四肢倦怠 腰膝酸软观察组 46 治疗前 3.86±1.04 4.02±0.75 3.13±0.84 3.75±0.62治疗后 0.89±0.261)2) 0.75±0.141)2) 1.04±0.461)2) 0.98±0.531)2)对照组 46 治疗前 3.81±0.97 3.95±0.66 3.18±0.72 3.79±0.78治疗后 1.17±0.451) 1.08±0.521) 1.37±0.711) 1.21±0.461)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 单位:个·L-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 单位:个·L-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白细胞计数(×109)中性粒细胞计数(×109)观察组 46 治疗前 2.02±0.74 1.33±0.71治疗后 5.64±1.431)2) 3.84±1.511)2)对照组 46 治疗前 2.09±0.68 1.38±0.77治疗后 3.87±1.251) 2.29±1.381)

3.4.4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46 治疗前 58.18±10.37 34.16±7.22 25.16±5.08 1.55±0.36治疗后 54.72±9.131)2) 30.53±7.471)2) 27.37±4.961)2) 1.47±0.271)2)对照组 46 治疗前 59.86±11.21 34.83±7.35 24.85±4.75 1.54±0.41治疗后 50.31±8.371) 27.25±6.281) 29.89±5.591) 1.25±0.241)

3.4.5 两组骨髓移植程度比较

观察组骨髓移植总发生率为3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9%(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骨髓移植程度比较 单位:例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肺癌后白细胞减少症属于“虚劳病”范畴,患者久病气血亏虚,气血运化无力累及脾肾,脾肾两虚,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各脏腑,气血生化无源,进一步伤及人体正气,肾气亏虚则不能藏精生髓,精髓亏虚而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正气不足。因此补益正气、扶助脾肾为治疗根本原则。

本研究选用麦粒灸治疗肺癌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麦粒灸选取膏肓、脾俞、肾俞均为治疗虚劳劳损要穴,脾俞、肾俞可补益脾肾,促进脾胃激发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濡养各脏腑,可补益肾精,使骨骼肌肉壮盛,扶助人体正气;膏肓在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可理肺补虚。督脉为阳脉之海,可激发全身阳气抵御外邪,改善患者放疗后引发倦怠懒言、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等不适。大椎为阳气充盈之穴,可进一步激发人体阳气,壮骨生髓,提高机体免疫。同时选用腹部气海、关元和足三里,腹部进行麦粒灸可补益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麦粒灸可激发脾胃阳气。促进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全身,改善患者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脾喜燥恶湿,麦粒灸可祛除腹部寒湿邪气,激发脾阳,促进全身气血运行,阳气足则正气盛,驱邪外出,保护全身脏器组织,临床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表明,麦粒灸可明显缓解肺癌放疗引起白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有报道[19-20]称,麦粒灸作用温和,可调畅气血,调和阴阳,其刺激强、作用时间长、疗效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作为辅助治疗,疗效确切。马舒雅等[21]进行一项Meta分析发现,麦粒灸辅助治疗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相对温和灸等灸法疗效好,可以调节T细胞亚群,刺激肿瘤患者免疫应答,延缓肿瘤细胞生长。王丽丽等[22]研究发现,麦粒灸穿透性效果更佳,通过温经散寒、回阳固脱扶助人体正气,提高肿瘤化疗后白细胞计数。艾悦等[23]认为麦粒灸可减轻疼痛因子释放,减轻癌性疼痛;通过温肾健脾、补益元气提高免疫功能及机体造血功能,增加血清中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使骨髓干细胞进行增殖与分化,进而提高白细胞计数,在治疗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发挥重要疗效。麦粒灸法操作简便安全,治疗时间短,但其热力渗透强,对穴位的刺激频率强,更容易激发人体经气、疏通经络气血等,适合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麦粒灸操作过程会使患者产生短暂灼痛感,促进人体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激发患者的免疫应答功能,调节机体微环境,达到改善症状、抑制肿瘤增殖的目的。

放疗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数量,损害机体的免疫力[24-25]。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应答中起主导作用[26-28]。CD4+T淋巴细胞是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辅助性T细胞,CD8+T淋巴细胞是具有细胞毒性的T细胞,其增加有利于肿瘤的持续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两者共同维持免疫功能。CD4+/CD8+下调与免疫功能降低相关[29]。研究[30-31]发现,放疗诱导的T淋巴细胞,特别是CD4+T细胞的减少与癌症的不良预后有关。临床研究[32]表明,麦粒灸在抗癌治疗中可刺激骨髓造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麦粒灸联合地榆升白片增强了放疗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提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综上,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麦粒灸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减轻骨髓抑制,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麦粒中性白细胞
白细胞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英文的中性TA
蚂蚁和麦粒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从麦粒到面包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