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及改善路径分析

2024-03-23 05:26
关键词:态势舆论维度

任 旭

(蚌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当代大学生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他们不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和国家面临着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1]。这无疑对处于“社会断乳期”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舆论态势产生强烈冲击,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容易出现偏差,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精准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对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对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1.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为中心,在文献梳理、个别访谈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围绕研究中心初步设计了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完成之后,广泛争取了相关专家、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大学生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5部分、6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对象对社会负面思潮的认知,调查对象对国家发展维度的评价,调查对象对社会发展维度的评价,调查对象对个人发展维度的评价。在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评价测评指标方面采用了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进行测量,得分越高表明调查对象对测评指标方面的认同度越高。

2.样本特征

样本选取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进行,在A省北部、省会和南部地区各选取4所本科高校,从每所高校中抽取100名大学生,抽取样本总数为1200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3份,有效回收率为96.08%,涉及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居住地等多方面因素,覆盖面相对较广,能够较好地反映目前A省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样本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表(N=1153)

表2 大学生获取社会热点信息的主要渠道

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调研问卷主要涉及到两个认知态势的测量问题,其中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负面思潮的认知部分包括6个测评指标,在信度方面,该部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63;在效度方面,采用“题总相关法”,量表中的6个测评指标内部相关性为0.478~0.521之间,属于中度相关,符合测评指标区分信度要求;6个测评指标与该分量表加总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在0.638~0.756之间,均属于高度相关,该分量表的汇合效度较好。在另一部分量表中,分为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认知的三个维度,在信度方面,将量表中所有负向提问测评指标进行反转之后,量表整体信度为0.832,各分量表的信度均在0.754~0.897之间,超过了量表的信度可接受水平(Cronbach′α>0.6);在效度方面,量表整体及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23~0.873之间,整体具有良好的结构维度,可作为测量当代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有效工具。

二、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现状

当前智能社会下,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途径越来越便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这对于大学生个人思想舆论态势会形成一定影响。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呈现整体向好趋势,但是同时具有该群体的独特之处。

1.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

获取信息的媒介蕴含着不同的认知效果,从而会对大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方式与评价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呈现出高度网络化的现象,其主要形式通过论坛、短视频以及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这与手机等互联网终端高度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网络传播媒介的匿名性、互动性以及即时性,使其成为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传播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的先行者。大学生活多是以集体生活形式为主,同学朋友等朋辈群体也是大学生获取社会热点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传统媒介的方式获取信息的占比相对较低,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渠道的占比仅为7.55%和1.99%。大学生对政府、学校等官方网站渠道获取信息的使用率较低,仅为11.45%,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大学生更加倾向通过论坛、短视频、微信朋友圈等非官方的渠道获取社会信息。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较为注重的是引导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通过教师获得社会信息的占比较低。大学生获得信息渠道的高度网络化和非官方化不仅影响了所获取信息的可信度,而且更加容易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造成严重冲击。

2.对社会负面思潮的评价

研究通过设置“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应当作为全世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人生在世要追求无限制的绝对自由”“人生不需要目的、价值和意义”“人最大的享受是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金钱是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唯一标准”“一切活动的中心都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等6个具体指标分别对应西方普世价值、自由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社会负面思潮,并采用两分法(1=赞同,2=反对)对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对社会负面思想的评价

表3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反对以上社会不良思潮,这说明整体上对社会不良思潮具备一定的抵制力。但是从调研结果来看,在“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两个方面持赞同态度的大学生相对较高,分别为24.63%和18.73%,这说明一些看上去标新立异的自由理念及金钱至上的态度对大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3.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整体平均得分为4.13分,这说明大学生整体思想舆论态势是较好的,三个维度的认知评价平均得分次序为“国家发展评价>社会发展评价>个人发展评价”。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在党领导下实施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高度认同的,也充分印证了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果是丰硕的,在不断创新探索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举措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大学生对三个维度的评价得分是不断降低的,尤其在社会发展评价中的社会安全、社会公正和个人发展评价中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的四个二级维度的得分是相对低的,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认知仍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对个人发展存在困惑和迷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薄弱,这对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发展维度评价的整体平均得分为4.52分,说明大学生对国家在经济建设、法治建设、道德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上取得成就具有较高的认同水平,尤其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大学生对此都表现出高度的认同。但是在国家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方面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维度,例如“在政府管理中您认为目前尚未完全实现法治,仍然存在人治的现象”,有8.7%的大学生选择“完全同意”,17.9%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同意”;“当前您所接触的思想文化宣传模式是丰富多样的”,12.3%的大学生选择“完全不同意”,23.4%的大学生选择“比较不同意”,35.7%的大学生选择“不清楚”;在“您认为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存在脱离大学生实际的问题”,24.5%的大学生选择“完全同意”,38.2%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同意”。这反映出当前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向大学生进行宣传的渠道和模式存在一定短板,当代大学生对国家事业发展的全面正确认知有待进一步提升。

社会发展维度评价的整体平均得分为4.01分,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以及社会风气都能够持有良好的认知态度,尤其是在社会风气维度得分最高,其他维度中都有个别测量指标的分数相对较低,比如“您认为目前社会财富分配是公正的”,24.7%的大学生选择“完全不同意”,35.9%的大学生选择“比较不同意”;“您认为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有完善的保障机制”,17.3%的大学生选择“完全不同意”,12.6%的大学生选择“比较不同意”;“您认为当前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15.7%的大学生选择“完全同意”,18.2%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同意”。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认为社会整体发展是向好的,但是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个人发展方面评价的整体平均得分为3.86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在个人获得感、成就感、安全感和使命感的整体评价都不高,比如“您认为在目前教育中,专业学习让您觉得很有收获”,13.2%的大学生选择“完全不同意”,25.7%的大学生选择“比较不同意”;“在大学生生活中,您可以说出三件及以上让您觉得特别自豪的事情”,7.3%的大学生选择“完全同意”,12.9%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您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清晰的目标”,10.3%的大学生选择“完全同意”,14.5%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您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幸福”,10.4%的大学生选择“完全同意”,13.6%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同意”。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对自己个人发展及所处境遇的评价并不是特别乐观。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且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群体,其舆论导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且还保持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成就呈高度认可态度。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舆论态势是积极向上的[2],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出高度的拥护和赞同,这不仅体现了大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也展现了他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理性认知[3]。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挑战,在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魄力、贯彻落实初心使命的韧劲、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同时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速,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科技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提升了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各项发展成就的认同感。

第二,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得渠道相对单一。当代大学生是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成长的一代,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与网络结合,致使很多网络平台、短视频等媒介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手机等客户终端日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何时都是“低头”与手机等智能终端为伴[4]。手机等智能终端作为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存在着本质区别,如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与复杂性、传播主体的互动性与匿名性、传播场域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等,这些特质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快速地了解社会热点信息,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免会给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官方及其他传统媒介在大学生信息获取中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受到网络碎片化信息的影响,这也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三,当代大学生思想舆论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特性。当前,高校虽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内容。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这对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看待和分析问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为其获取渠道的单一性,大学生更加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和碎片化信息的干扰,尤其是一些短视频中所传递的部分信息,更加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舆论评价的片面性。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幸福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平视”当前幸福生活的态度,认为当下幸福生活是理所应当,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时,会影响其思想舆论态势的评价结果,尤其是对个人发展方面的评价。

四、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差异性分析

特定群体的思想舆论是一种以感性形式呈现出来的“群体意识形态”[5],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是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形态”,这就必然受到其身份、群体生活特点、个人生活体验等因素的影响。二是思想舆论因其感性特征又势必会受到信息获得方式、自我习得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1.性别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影响

表4分析结果反映了不同性别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整体及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男生思想舆论态势的总体得分为4.12分,女大学生得分为4.14分,两者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t=-1.43,p=0.26)。从各维度得分来看,女大学生在国家发展评价与社会发展评价的得分均值都高于男生,但两者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在个人发展评价中,女大学生得分均值低于男生,且呈现出显著差异(t=-3.24,P<0.01),这表明女大学生因个人发展前景尤其是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人发展评价得分低于男大学生。

表4 不同性别的被调査者思想舆论态势

2.社会身份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影响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身份是至少建立在生活方式、正式教育经历和因出生或职业而获得的声誉,拥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其所遵从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所经历的生活方式以及在社会互动中的关系都是不同的[6],因而其思想舆论态势会有不同倾向。大学生内部存在社会身份差异,从先赋角度而言,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社会身份;从自致维度而言,政治面貌和是否担任大学生干部可以作为其自致社会身份的评价指标。

(1)先赋身份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影响

针对大学生先赋身份“家庭所在地区”采用t检验考察其对思想舆论态势的影响,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家庭所在地区的被调查者思想舆论态势

表5表明,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大学生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总体得分为4.07分和4.19分,两者并未呈现显著差异(t=-2.17,p=1.35)。从各个维度来看,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对国家发展评价及个人发展评价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大学生,在国家发展评价中未呈现显著差异,但在个人发展评价中呈现显著差异(t=-2.92,p<0.01)。在社会发展评价维度中,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平均得分低于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大学生,且呈现显著差异(t=-1.52,p<0.05)。这表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对于社会公正、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与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大学生有明显差别,这与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保障程度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所致。同时,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个人大学生涯的努力,能够获得改变自身先赋身份的机会,其个人发展维度评价得分相对较高。

(2)自致身份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影响

针对“是否为党员”和“是否担任大学生干部”两个自致身份指标采用t检验考察其对思想舆论态势的影响,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是否为党员身份及是否为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被调查者思想舆论态势

表6中从党员身份、大学生干部身份分别与整体得分的关系看,是大学生党员的被调查者的思想舆论态势整体得分为4.19,非党员得分为4.07,是学生干部的被调查者思想舆论态势整体得分为4.16,非大学生干部得分为4.1,但是两个指标与思想舆论态势之间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t=-1.56,p=0.32)。从各个维度来看,党员和大学生干部得分均高于非党员和非大学生干部,但是各维度之间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党员和大学生干部因相对于其他同学政治思想更加坚定,同时能够获得相对较多的资源,所以各项得分均高于其他大学生。同时大学生群体因为生活环境、遵从各种规范要求等大致相同,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自我习得因素对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影响

在调查问卷中,使用“近一年内主动参加与党创新理论相关的培训、讲座等活动的次数”作为调查大学生自我习得的指标。根据统计结果显示,57.42%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参与过1次、2次、3次、4次及5次及以上的分别为13.21%、9.84%、9.03%、7.42%和3.08%。为进一步分析自我习得因素与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偏相关分析方法,在控制性别、家庭所在地区、年级等变量后,考察与思想舆论态势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自我习得与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偏相关分析

表7中自我习得因素与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之间呈现出比较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在学校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相关宣传、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3,属于较低水平的相关。具体到各个维度而言,自我习得与国家发展评价和社会发展评价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个人发展评价之间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评价通过宣传培训活动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在个人发展方面仍然需要出台更多的切实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的举措和更加完备的保障体系。

五、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改善路径

大学生群体思想舆论态势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结构嵌入因素,不能通过某些强制措施改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舆论态势,而应当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多个维度探寻改进措施。

第一,尊重群体个性,加强正向引导。改善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高度理解和充分尊重大学生群体思想舆论特有个性,遵循大学生群体思想舆论态势的生成逻辑和演进规律,明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切忌采用强制性、填鸭式等操之过急的方式以求完成快速转变。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西方各种不良思潮利用欺骗性更强的手段不断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强烈冲击,更加需要及时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的特点,寻找其兴趣关注点、价值认同点和实践切入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选取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典型优秀案例,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依照世界发展局势、国家发展趋势、社会发展预期和大学生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宣传内容,让各项发展成果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听说到,而且要能够感受到,进而改善其思想舆论态势。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发展成果。霍曼斯指出:“制度不会仅仅由于其被载入归还之中就永久存在……社会必须提供给人们带来报酬的物品,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共享一种文化,而且也因为他们是人。”[7]可以看出,思想舆论须让个人从中获利,人们才能认同它,尤其当前大学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和价值判断取向的日益工具化及个人本位化,其思想舆论态势的出发点更加倾向于个人切身感受和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所以在引导树立良好思想舆论上需要出台更加细化的措施和手段,有针对性地满足大学生所需,如在就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安全等多方面需求,以个人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流思想舆论的认可。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免陷入极端个人主义旋涡。

第三,规范网络环境,创新传播媒介。当前,大学生社会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来自于网络,尤其是一些论坛、短视频等,这些渠道的发布者为了更多地“蹭热点”“吸流量”会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择性或者截取部分片段进行传播,以博取更多人关注。同时,目前的监管体系尚不能实现全方位监管,网络信息传播的规范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出台更加完善的措施,如监管、处罚、举报等措施,治理网络中的不良现象。加快技术的创新研究,做到自动甄别、阻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提高监管效率。强化官方媒介的创新力度,不断更新内容、优化设计,坚持守正创新,紧盯社会热点问题,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关注与讨论,不断提升官方媒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四,树立“主动”心理咨询理念,建立思想“安全阀”机制。当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时,更多地会倾向于外归因,即更加可能会归因于自己个人条件不好、社会不公正等因素,甚至有学生因此出现了心理危机,这就需要高校主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并畅通大学生情绪舒缓排解渠道,形成“安全阀”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更多的是在大学生心理出现危机时才会被动介入。高校应当树立“主动”心理咨询观念,消除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观点,常态化开展心理筛查,主动介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建立心理咨询与价值观教育的联动关系,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同时借鉴科塞提出的“安全阀”理论,高校应当创新工作方式,如常态化开展师生座谈会、校长书记见面会等,畅通大学生反馈问题的渠道和释放不满情绪的途径,进一步改善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

第五,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与其在学校参加的培训情况呈显著相关,高校应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丰富的形式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关培训,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作出更加正向的评价。同时,高校要重视打造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宣传平台,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充分利用大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8]。同学和朋友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校要切实抓好大学生中的“关键群体”即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干部等,强化对“关键群体”的正向引导,通过重点培养大学生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引导朋辈群体作出正向评价,发挥其在朋辈群体中的影响力。强化大学生党支部和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和团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主题党团日活动作为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思考和探讨,拓展其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

第六,深度挖掘高校“大思政课程”元素,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要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去统筹谋划高校大思政课程建设,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等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为主体,乡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元素深度融入,探索思政课程教育新模式。“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设置课程目标,积极将校外思政因素引入课堂,做到既有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一致性,又有教学场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10],以差异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结语

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和阶段性,在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或现象的评判上,大学生可能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能简单地进行是与非的归类,而应当从多种维度进行审慎地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正向引导,促进大学生思想舆论态势更加积极向上。

猜你喜欢
态势舆论维度
2019年12月与11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
汇市延续小幅震荡态势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