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研究

2024-03-25 03:57牛晓华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实践研究

牛晓华

摘要:本文论述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研究的意义及实施策略,以期能优化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们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活动设计 实践研究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况,更要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在项目化学习的背景下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这样才能不断优化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们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2016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德育课程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更多地出现了“活动园”“议一议”“演一演”“出主意”“算一算”“帮一帮”等内容。而传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主要注重课本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实践性。笔者尝试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的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一个个项目研究来提升学生能力,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去思考和实践。具体策略如下。

一、立足教材,亮化活动目标

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每一课都设有二到四个内容,每一部分的内容如同文章的小标题一样,提示了教学活动的主题目标和内容。根据这些小标题来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中驱动性问题,既明确要点,又能确保学生通过项目对知识产生足够的理解。笔者在组织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主题活动教学时,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设计了“丰富多样”“历史悠久”“文化传承”这三个主题活动目标,衍生成“丰富多样的文字体现在哪里”“文字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如何更好地做到汉字文化的传承”这三个驱动性问题,从而亮化课堂活动目标,在驱动性问题中获得实践探究。

二、行为对照,强化活动主体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设计需聚焦儿童的生活与成长,以学生为主体。与传统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相比,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特征更明显,设计的情境更具挑战性和真实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需要不断与其他师生及事物互动,才能获得最终的产品或成果,这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我不拖拉》一课中,教师出示“拖拉国的小居民时常会说‘等一下‘还没完,三心二意做完”这些内容,请学生思考自身是否存在类似的拖拉现象,而这一过程就是对照的过程,是学生自身与拖拉王国的小居民进行对照的过程。在这样的对照中,学生对“拖拉”这一概念的分辨更鲜明,更会正视自身的“拖拉”现象,从而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思维碰撞,深化活动过程

项目式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往往由“几个活动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之间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有时呈现主题式螺旋上升。因此,教师可设计跟课堂主题相关的“问题串”“问题链”,帮助学生获得决策、创造、系统推理分析等高阶思维能力的锻炼。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中国有了共产党》之《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引导学生一起设计了“问题链”,即:1.“红军不怕远征难”,“难”在哪?2.长征这么难、这么苦,为什么红军都不怕?3.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长征?4.在和平年代,我们还是否需要长征精神呢?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践行长征精神呢?学生在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中思考、辨析、讨论、交流、探究,获得了高阶思维能力的锻炼,深化了活动过程。[1]

四、妙用媒介,优化活动成果

项目化学习成果是指在项目化学习结束时产生的作品、产品、报告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希沃白板、微课、平板电脑等慢慢地进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优化展示活动成果。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时,运用“优学派智慧课堂教师端”和“优学派智慧课堂学生端”,以云学习系统为支撑,运用在线展示、互动交流、拍照上传等技术,进一步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生动而有效。

五、关注实践,活化活动评价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项目化主题活动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评价。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努力程度和创新表现都可以是评价的关注点。对学习实践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拓展相关知识,提高理解力,增强对学习的热情,积极反思,提高自我评估能力。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设计了课前“搜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小故事”这一项目,学生们十分用心地做成了故事卡片,很有意义。于是,笔者设置了课中故事展示环节,不仅请学生分享他们搜集到的故事,还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故事卡片,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分享过程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化学习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展主题活动教学不仅仅是新时代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深化实践的必经之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职责与使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學方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2]

参考文献:

[1]王涛.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J].华夏教师,2022(02).

[2]管叶青.让法治教学接上童气——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12).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实践研究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探究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