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相关病症的角度小议惊恐

2024-03-26 06:03王妍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人人健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伤肾现代医学医案

■王妍(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惊恐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一种不愉快及难以言状的情感体验,可伴有躯体症状,临床上常合并出现。中医认为过度情志刺激会伤及脏腑,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喜怒不节则伤脏。”《临证指南医案·惊》曰:“惊则伤胆,恐则伤肾。”因此过度的惊恐也会伤及脏腑气血,从而诱发很多病症。那么,从中医相关病症的角度来说,惊恐与相关病症的发生有怎样的关系呢。

惊恐与惊悸

惊悸是指无故自惊而悸动不宁之证,因惊而悸之证,突然心跳欲厥之证。属于现代医学心脏神经官能症。惊悸首见于《金匮要略》:“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认为卒受惊恐等外界情绪刺激,致使血气逆乱从而出现精神不宁,卧起不安,因此脉见动摇不宁。《素问·举痛论》曰:“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认为突然受惊,致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伤及人体心胆之气,轻则出现心悸、失眠、惊恐不安等;重则出现精神错乱、惶惶惕惕、躁动不安等病变。《证治汇补·惊悸怔忡》云:“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从上述不难看出,相关古籍记载及历代医家对于惊恐导致的惊悸,就其看法和治疗都各有见解。

惊恐与狂证

中医所言狂证主要表现为狂躁,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躁狂证,以亢奋、狂躁、毁物、打骂和喜动多怒为特征。《素问·厥论》中对狂证的症状描述曰:“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灵枢·癫狂病》云:“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狂证亦是如此,各种因素引起情绪的变化,或悲,或喜,或怒,或恐,或忧,都是导致狂证发生的一个节点。《临证指南医案》提出:“狂由大惊大恐,病在肝胆胃经。三阳并而上升,故火炽而痰涌,心窍为之闭塞。”认为过度惊恐导致狂证发生,惊恐致使肾气不固,肾阴虚则水火不能相济,继而心火偏亢;或肾阳偏亢,母病及子,导致肝火旺盛,亢盛之热扰动心神,表现为狂证。

惊恐与脏躁

脏躁是指以心神不宁、精神恍惚、喜怒无常、悲伤欲哭或呵欠频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癔症、神经官能症等。脏躁病语出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记载:“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也属中医学中的一种心身疾病,主要发生于中年妇女,经常因剧烈的情志刺激如惊恐、悲忧等而发作。剧烈的情绪刺激使得气血逆乱,痰聚气阻,影响神明,乃成脏躁。

惊恐与癫痫

癫痫始见于《内经》,中医称之为“羊癫痫”“羊角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发则昏扑、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口中发出如猪羊叫声等症状,其形成原因甚多,惊恐、痰浊可谓主要病因。《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可知癫痫患病风险与惊恐要素有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也指出:“癫痫病,皆由惊动……逆于脏气。”指出癫痫与惊恐密切相关。《景岳全书·癫狂痴呆》指出:“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总之,癫痫之因主要责之于惊恐,卒受惊恐,损伤脏腑,气机逆乱,肝肾受损,生热生风,脾胃受损,痰浊内聚,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蔽心神清窍,癫痫始发。

惊恐与不寐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睡眠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现代称为失眠。引发不寐的原因很多,情志因素首当其冲。中医认为,情志致病常伤及脏腑气机,“恐则气下”,致肾气不固,封藏失职、“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伤肾而志不能藏,使得阴精走泄,阳无所附,阴阳离合终致失眠。正如《问斋医案·不寐》所云:“心肾素亏,七情不适,卒加惊恐,惊则神伤,恐则精却。神因精却而无依,精为神伤而不化。以故神摇于上,精消于下,阴阳不交,终宵不寐。”

惊恐与郁证

郁证,简称郁,有滞而不通之义,大多因情志等因素引起的以情绪波动、心情抑郁、胸闷胁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 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情志是郁证发病中的重要原因。《灵枢·本神》曰: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 痿厥,精时自下。惊恐过度,“恐则气下”,致肾气不固,封藏失职,从而出现二便失禁,甚至昏厥、遗精等。“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伤肾而志不能藏,意向不定,致使心气紊乱,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从而出现慌乱失措、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继而导致情志疾病的发生。

惊恐与百合病

百合病始见于《金匮要略》,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百合病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神情恍惚、自言自语、寝食难安等症状,属于现代医学抑郁症范畴中的,情绪躁郁者。百合病作为一种情志病,大多由情志所伤而致,明代赵以德在《金匮方论衍义》中指出,该病多因“情志不遂,或因离绝菀结,或忧惶煎迫”所致,也确切提出情志致病是百合病的重要病因。而惊恐又作为情志疾病的致病因素,必然伤及脏腑,耗伤气血,从而出现恍惚、精神萎靡、神态异常等类似百合病临床表现的发生。

综上所述,很多医家都将惊和恐并称作为心身疾病的首要情志因素,但由于惊恐的相似性及致病的相兼性,二者常相互交织,互为因果,临床上难以分别开来。

猜你喜欢
伤肾现代医学医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男性需要提防的七大伤肾行为
服用二甲双胍伤肾?专家为您揭密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恐伤肾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