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玄泄浊方对阳虚型银屑病大鼠外周血Th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4-03-26 07:52刘朝圣彭丽丽肖晓月徐翠萍
中医药导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玄府雷公藤造模

刘朝圣,周 琦,彭丽丽,岳 扬,肖晓月,徐翠萍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但其核心离不开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功能异常。新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发现使CD4+辅助性T细胞(Th)从传统的Th1和Th2扩展为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等4种亚群。这4种亚群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网络,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研究表明Th1、Th2、Th17和Treg细胞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银屑病是一种以Th1反应为主,与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Th17细胞、巨噬细胞等相关的炎症性皮肤病[2]。此外,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Foxp3+Treg细胞数目增加,并且其增加与疾病活动指数(psoriasis activity and severity index,PASI)呈正相关[3-4]。近年来,关于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在银屑病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

银屑病属于中医学“白疕”“白壳疮”等范畴,又名“牛皮癣”。在银屑病治疗方面,首要治法为凉血、活血、养血。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单纯运用凉血、养血、活血的方法治疗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河南省中医院刘爱民教授提出采用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的理论,并创新性地提出“寒包火型”“阳虚外寒型”“肝经郁热型”等新证型[5]。参考此经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选用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土槐饮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拟“开玄泄浊方”,用于治疗阳虚外寒型银屑病,结果显示疗效明显[6]。本研究拟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开玄泄浊方治疗银屑病的机理,为临床进一步推广该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责任有限公司提供,健康状况良好,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19-0004,动物质量合格证号4307272 11102946642,体质量为200~220 g,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创新实验中心饲养,饲养温度维持在18~24 ℃,每2 d投喂饲料、更换垫料、清理笼具,定期消毒笼具,适应性喂养5 d后开始实验。该实验严格遵守动物伦理学要求,并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查批号:ZYFY20211220。

1.2 药物与试剂 中药大黄购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玄泄浊方购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玄泄浊方方药组成:生麻黄10 g,制附子10 g,细辛3 g,土茯苓15 g,生槐花20 g,薏苡仁30 g,黄芪20 g,甘草6 g。药材经陈仕恒主任中药师鉴定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要求。雷公藤多苷片(批号:20220301)购自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白凡士林(批号:20211006)购自南昌白云药业有限公司;生理盐水(批号:C21102602d)购自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5%咪喹莫特乳膏(批号:H20030128)购自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白介素-17(IL-17)ELISA试剂盒(批号:RX302873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ELISA试剂盒(批号:RX302047R)购自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BS(批号:SH30256.01)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红细胞裂解液(批号:C3702)、胰酶消化液(批号:C0201)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性蛋白酶(批号:D6430)购自北京Solarbio科技有限公司;固定破膜剂(Foxp3/Transcription Factor Staining Buffer Set)(批号:00-5523-00)、刺激阻断剂(cell stimulation cocktail/plus protein transport inhibitors,500X)(批 号:00-4975-93)、IL17A-FITC(批号:17-7177-81)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CD3-APC(批号:201414)、CD4-PE/CY7(批号:201516)、CD25-PE(批号:202105)、Foxp3-APC(批号:320014)购自美国Biolegend公司;戊巴比妥钠(批号:P3761)购自西格玛奥德里奇有限责任公司。

1.3 主要仪器 SL02型低速离心机(上海知信实验仪器);A00-1-1102型流式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3120000259型2-200 μL精密移液器(德国Eppendorf股份公司);Synergy H4型酶标仪(美国Biotek仪器有限公司);KHB ST-36ET洗板机(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HDPN-88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PX224ZH型PX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K-98-IIA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4 造模与分组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用脱毛膏除去大鼠背部毳毛,空白对照组16只大鼠均匀涂抹凡士林于背部皮肤,参照李稳等[7]脾阳虚造模法,模型组56只大鼠予以1 g/mL的大黄水煎液,按20 mL/(kg·d)的剂量对SD大鼠灌胃,连续14 d,同时取5%咪喹莫特乳膏按照0.05 g/cm2的标准均匀涂抹于大鼠背部皮肤[8],1次/d,连续2周,于第1、7、14天拍照记录。造模第14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各随机抽取6只处死大鼠,做背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参照Baker法进行组织学积分评估。

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及开玄泄浊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1.5 实验给药

1.5.1 药物剂量设计 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9],开玄泄浊方人临床日用量共114 g生药,按体质量70 kg计算,则人的每日临床剂量为X=114/70=1.63 g/kg,根据等效剂量比值表计算,大鼠的临床剂量约为人的6.3倍,即6.3X=6.3×1.63=10.26 g/kg,设定该剂量为中剂量。按1 mL/100 g给药,则中剂量生药质量浓度为1.026 g/mL,高剂量为中剂量的两倍即2.052 g/mL,低剂量为中剂量的一半即0.513 g/mL。同理可得雷公藤多苷片生药质量浓度为0.54 mg/mL,大黄生药质量浓度为1 g/mL。

1.5.2 开玄泄浊方制备 第一煎:附子加入8倍质量的水浸泡30 min,先煎30 min,其他中药材同样加入8倍质量的水浸泡30 min,附子先煎后与其他中药材合并,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煮1 h,倒出药液;第二煎:中药材中再次加入6倍质量的水,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煮30 min,倒出药液。根据中剂量质量浓度计算,每剂生药所需药液体积=114/1.026=111 mL,将两次药液合并,水浴锅中浓缩至111 mL即可。

1.5.3 给药方法 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 mL/100 g,1次/d;雷公藤多苷片组予0.54 mg/mL的雷公藤多苷片药液灌胃,5.4 mg/(kg·d),1次/d。开玄泄浊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质量浓度为2.052 g/mL、1.026 g/mL、0.513 g/mL的开玄泄浊汤药液,1 mL/100g,1次/d。各组均连续给药7 d。

1.6 观察指标 末次干预24 h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行腹主动脉采血,每只8 mL,采血后部分全血在常温下静置1 h,1 5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5.45 cm),取上层血清,-80 ℃保存,用于检测细胞因子。剩余全血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采血死亡后,迅速剪下背部皮损组织,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进行HE染色。

1.6.1 大鼠一般情况 观察大鼠精神状态、活跃度,并以体质量、肛温、进食量、排便量为阳虚证观察指标。造模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提示阳虚证造模成功。

1.6.2 组织病理切片 镜下观察大鼠HE染色的皮肤组织病理切片。采用Baker法积分评估:角质层中见有Munro小脓疡为2.0分;过度角化为0.5分;角化不全为1.0分;表皮层中可见颗粒层变薄或消失为1.0分;棘层肥厚为1.0分;皮突延长、基底层迂曲起伏,轻度为0.5分,中度为1.0分,重度为1.5分;真皮层可见单一核及多形核细胞浸润,轻度为0.5分,中度为1.0分,重度为2.0分;乳突突出明显为0.5分;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为0.5分。造模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提示银屑病造模成功。

1.6.3 PASI评分 末次干预后评估大鼠背部皮损PASI评分。因皮损仅在背部皮肤,故不考虑面积百分比。PASI评分标准如下。(1)红斑:无症状计0分,淡红色计1分,红色计2分,深红色计3分,红色极深计4分;(2)鳞屑:无症状计0分,部分皮损覆鳞屑、鳞屑细微计1分,大多数皮损完全或不完全覆鳞屑、鳞屑呈片状计2分,几乎皮损表面覆鳞屑、鳞屑较厚计3分,所有皮损均覆鳞屑、鳞屑很厚计4分;(3)浸润:与正常皮肤齐平计0分,轻微高出正常皮肤计1分,皮损中等程度隆起、边缘为圆或斜坡型计2分,皮损肥厚、隆起明显计3分,皮损高度增厚、隆起极为明显计4分。红斑、鳞屑、肥厚三项分数相加即为PASI评分。

1.6.4 大鼠外周血Th17/Treg比例 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步骤处理样本,上机检测。

1.6.5 大鼠血清中IL-17、TGF-β的含量 按照试剂盒上的步骤处理样本,反应结束后用酶标仪测量数据。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若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否则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内比较若符合正态分布,行配对样本t检验,否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 各组大鼠在造模期间因灌胃不当有少量死亡,最后每组各剩9只大鼠。与造模前比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精神尚佳,活跃度良好,体质量增加,肛温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进食量增加,排便量正常;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欠佳,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肛温降低,进食量减少,排便量增加,提示阳虚证造模成功。(见表1~4)

表1 各组大鼠造模前后体质量比较 (±s,g)

组别 n 造模前 造模后 t P空白对照组 9 237.33±8.26 306.33±13.63 -22.720 0.000模型对照组 9 237.78±5.87 208.44±4.50 14.090 0.000雷公藤多苷片组 9 241.78±12.11 216.00±3.35 5.420 0.000开玄泄浊方低剂量组 9 233.11±8.34 198.44±6.48 9.330 0.000开玄泄浊方中剂量组 9 246.22±8.38 212.22±6.89 11.200 0.000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 9 244.22±10.87 219.56±5.81 7.770 0.000

表2 各组大鼠造模前后肛温比较 (±s,℃)

表2 各组大鼠造模前后肛温比较 (±s,℃)

组别 n 造模前 造模后 t P空白对照组 9 38.39±0.24 38.56±0.11 -2.130 0.066模型对照组 9 38.54±0.21 37.30±0.10 16.250 0.000雷公藤多苷片组 9 38.44±0.30 37.22±0.10 11.780 0.000开玄泄浊汤低剂量组 9 38.61±0.21 37.33±0.09 14.820 0.000开玄泄浊汤中剂量组 9 38.61±0.15 37.26±0.11 22.460 0.000开玄泄浊汤高剂量组 9 38.37±0.25 37.24±0.10 16.440 0.000

表3 各组大鼠造模前后进食量比较 (±s,g)

表3 各组大鼠造模前后进食量比较 (±s,g)

组别 n 造模前 造模后 t P空白对照组 9 18.66±0.53 20.66±0.30 -8.870 0.000模型对照组 9 18.83±0.58 14.98±0.66 10.290 0.000雷公藤多苷片组 9 18.75±0.44 15.16±0.69 14.610 0.000开玄泄浊汤低剂量组 9 19.10±0.55 14.80±0.55 14.100 0.000开玄泄浊汤中剂量组 9 19.14±0.48 15.09±0.62 14.720 0.000开玄泄浊汤高剂量组 9 19.03±0.66 15.28±0.64 12.590 0.000

表4 各组大鼠造模前后排便量比较 (±s,g)

表4 各组大鼠造模前后排便量比较 (±s,g)

组别 n 造模前 造模后 t P空白对照组 9 11.08±0.66 11.04±0.57 0.220 0.830模型对照组 9 10.94±0.75 7.47±0.19 13.450 0.000雷公藤多苷片组 9 10.99±0.73 7.36±0.35 14.410 0.000开玄泄浊汤低剂量组 9 11.06±0.73 7.36±0.27 14.900 0.000开玄泄浊汤中剂量组 9 11.06±0.52 7.27±0.32 20.380 0.000开玄泄浊汤高剂量组 9 10.89±0.69 7.53±0.31 14.230 0.000

2.2 各组大鼠干预后皮肤PASI评分比较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ASI评分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组PAS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开玄泄浊方高、中、低剂量组PASI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且高剂量组降低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各组大鼠干预后皮肤PASI 评分比较 (±s,分)

表5 各组大鼠干预后皮肤PASI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P<0.05;与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比较,cP<0.05。

组别 n PASI评分空白对照组 9 0模型对照组 9 7.11±0.78a雷公藤多苷片组 9 3.89±0.78a b c开玄泄浊方低剂量组 9 5.22±0.83a b c开玄泄浊方中剂量组 9 4.00±0.87a b c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 9 3.11±0.78a b F 44.414 P 0.000

2.3 组织病理改变

2.3.1 干预前 空白对照组镜下可见表皮平整,角质层较薄,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分界明显。模型组镜下可见表皮显著增厚,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棘层肥厚,真皮浅层可见毛细血管充血、扩大,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模型组Baker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阳虚证指标提示银屑病造模成功。(见图1、表6)

表6 各组大鼠Th17、Treg 水平及Th17/Treg 比例比较(±s)

表6 各组大鼠Th17、Treg 水平及Th17/Treg 比例比较(±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P<0.05;与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比较,cP<0.05。

组别 n Th17/% Treg/% Th17/Treg空白对照组 9 0.21±0.12 0.65±0.14 0.30±0.17模型对照组 9 0.81±0.71 0.81±1.18 1.31±0.38a雷公藤多苷片组 9 0.88±1.03 1.31±1.52 0.67±0.12b c开玄泄浊方低剂量组 9 0.88±1.02 1.25±1.54 0.75±0.23b c开玄泄浊方中剂量组 9 0.84±1.05 1.24±1.56 0.67±0.12b c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 9 0.41±0.19 0.95±0.55 0.45±0.10b F 24.330 P 0.000

表6 两组大鼠Baker 评分比较 (±s,分)

表6 两组大鼠Baker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Baker评分空白对照组 6 0.92±0.38模型组 6 9.17±0.52a t-31.624 P 0.000

2.3.2 干预后 空白对照组镜下可见表皮平展,角质层薄,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分界清楚;模型对照组镜下可见表皮增厚,角质层可见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真皮浅层可见毛细血管充血及淋巴细胞浸润;雷公藤多苷片组镜下可见表皮增厚、角质层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充血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减轻;开玄泄浊方低剂量组镜下可见表皮增厚、角质层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充血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雷公藤多苷片组减轻;开玄池浊方中剂量组镜下可见表皮增厚、角质层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开玄池浊方低剂量组减轻,毛细血管充血明显减少;开玄池浊方高剂量组镜下可见表皮增厚、角质层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开玄池浊方中剂量组减轻,未见明显毛细血管充血。(见图2)

图2 各组大鼠干预后皮损组织病理切片 (HE,×50)

2.4 各组大鼠Th17/Treg比例比较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h17/Treg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组,开玄泄浊方低、中、高剂量组Th17/Treg比例显著降低,其中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图3)

图3 各组大鼠Th17、Treg 比例

2.5 各组大鼠血清中IL-17、TGF-β水平比较 模型对照组血清IL-17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IL-17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开玄泄浊方高、中、低剂量组IL-17水平下降,且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下降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对照组血清TGF-β水平中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TGF-β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开玄泄浊方低、中、高剂量组TGF-β上升,且开玄池浊方高剂量组上升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各组大鼠血清中IL-17、TGF-β 水平比较(±s,ng/mL)

表7 各组大鼠血清中IL-17、TGF-β 水平比较(±s,ng/mL)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P<0.05;与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比较,cP<0.05。

组别 n IL-17 TGF-β空白对照组 9 3.31±1.33 4.39±1.75模型对照组 9 29.40±6.00a 9.09±1.57a雷公藤多苷片组 9 11.19±1.23a b 14.50±1.54a b c开玄泄浊方低剂量组 9 17.22±2.16a b 11.35±0.48a b c开玄泄浊方中剂量组 9 7.58±1.50a b 18.12±1.80a b c开玄泄浊方高剂量组 9 5.52±0.23a b c 45.49±3.47a b F 51.557 51.547 P 0.000 0.000

3 讨 论

“玄府”一词,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10]。《素问·水热穴论篇》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类经》中记载:“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从孔而出,故曰汗空,然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以上皆认为玄府即汗孔。金代刘完素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谓:“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玄府者,无物不有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他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玄府分布的位置,指出玄府为人体中的微小结构,遍布全身(五脏六腑、经络血脉、皮肤肌腠、五官九窍等),且世间万物皆有,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道。这个观点表明了中医学对人体组织结构认知的具象化。《素问玄机原病式》又云:“皮肤不仁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察病之轻重。”指出玄府郁闭,阳热郁结,可致百病丛生。王明杰[11]认为,“玄府”有广狭二义,狭义者即通常所说之汗孔;广义者为遍布人体各处的一种微细的孔窍及其通道结构。此外,其将玄府的生理特性归纳为广泛性、微观性、开阖性和通利性四点,并认为玄府以开为贵。这个观点被众多医家所认同。王明杰提出开通闭塞之玄府,可使气血津液畅行无阻,故开通玄府可为治病之纲。根据玄府这一生理特性,玄府理论的临床和机理研究在糖尿病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领域逐渐展开。

银屑病的经典辨证通常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型,治疗上以凉血、养血、活血为主。中医各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化裁,又分出阴虚、湿热、风热等证型。宋坪等[12]根据玄府理论创新性地提出“玄府闭郁,热毒蕴结”是银屑病发病的核心病机,并通过开通玄府、通络解毒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刘爱民根据前人经验结合临床所见,提出了银屑病“阳虚外寒证”这一证型,认为素体阳虚之人复感寒邪亦发为此病,并常伴有皮肤瘀热或血热,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开通玄府、温阳散寒,随证加减,每获良效[13]。目前,玄府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医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摸索和经典理论的学习中认识到,“玄府闭塞、浊毒内蕴”是银屑病的基本核心病机,确定了“上开玄府,下泄浊毒”的治疗原则,选用经典名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土槐饮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阳虚型银屑病获得肯定疗效,自拟方名为“开玄泄浊方”。方中辛散温通之麻黄及辛甘温煦、补火助阳之附子为君药,取辛温发散之细辛、清泄浊毒之土茯苓为臣药,佐以槐花、薏苡仁等清热渗湿泄浊之品,黄芪补气升阳利水。甘草性味甘平,既能补脾益气,振奋中阳,又能缓麻黄、附子之温燥,还能协调全方寒热,平调阴阳,避免温燥伤阴、清解损阳,且能降低附子的毒性,并行佐药、使药之功。全方以开通玄府、温阳散寒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配伍清泄浊毒之土槐饮,又合寒温并用、温阳泄浊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寒温并用,祛邪扶正并举,合为开通玄府、温阳解表、清泄浊毒之开玄泄浊方。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碱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发汗作用,可与交感神经的α、β受体结合而发挥功效。麻黄中的超支化酸性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可减少炎症细胞的生成[14]。附子中所含的二萜生物碱具有明显抗炎活性[15],其抗炎机制主要是通过趋化因子介导白细胞的趋化,影响前列腺素的代谢,从而起到抗炎作用[16]。细辛主要成分为细辛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研究发现,细辛可抑制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的LTC4水平,使Th1/Th2达到平衡状态[17]。土茯苓中槲皮素和β-谷甾醇,被证实具有抗炎、抗增殖的作用[18]。槐花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可起到抗炎、增强免疫的作用[19]。薏苡仁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其也能干预IK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20]。黄芪中的黄芪糖蛋白在抑制JAK-STAT3信号的同时可降低Th17转录因子RORγ,下调Th17[21],激活JAKSTAT5通路,增加Foxp3的表达,并上调Treg,从而使Th17/Treg达到平衡[22]。研究表明,甘草中的甘草素及甘草查尔酮A可能是甘草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23]。这些研究为开玄泄浊方在细胞分子层面的抗炎、调节免疫、调节表皮增殖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研究结果表明开玄泄浊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银屑病样皮损PASI评分较模型对照组下降, 提示开玄泄浊方对银屑病样皮损有一定的疗效;模型对照组Th17/Treg比例较空白对照组升高,提示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与Th17/Treg比例失衡有关;开玄泄浊方低、中、高剂量组Th17/Treg比例、IL-17水平下降,TGF-β水平上升,提示开玄泄浊方治疗阳虚型银屑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7与Treg细胞的比例,使Th17细胞水平下降,Treg细胞水平升高,并使相关细胞因子IL-17表达下降,TGF-β表达上升,从而起到改善银屑病的作用,其中开玄池浊方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著。

猜你喜欢
玄府雷公藤造模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ablet (雷公藤多苷片) for lupus nep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定标准研究进展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玄府理论与应用研究❋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