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4-03-26 07:52高子琪廖若夷佀惠婕
中医药导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处方权中医医院资质

高子琪,廖若夷,佀惠婕,彭 露,刘 彬,杨 楠,郭 元

(1.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护理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等优势在健康预防方面的作用越发显著[1]。《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2]指出应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随着中医护理专业化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对中医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中医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中医护理门诊应运而生[3]。中医护理门诊是以中医专科护士为主导,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特色门诊[1]。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2006年广东省中医院开设了我国报道最早的中医护理门诊[4],随后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相继开展[5]。2021年湖南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湖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6]提出要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建设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开展中医护理门诊试点,提高中医特色诊疗与护理能力。因此,为了解我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情况,本研究在2022年10—12月对湖南省公立中医医院开展了调查,旨在为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及管理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2年10—12月,成立调查小组,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南省内公立中医医院(包含湖南省内各级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现状调查。

1.2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为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1)一般资料问卷。包含医院名称、等级等;(2)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现状调查问卷。通过文献分析法,查阅国内外护理门诊及中医护理门诊相关文献,并邀请专家进行头脑风暴,初步形成《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现状调查问卷》。专家纳入标准:(1)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2)从事中医护理管理、中医临床护理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或为中医护理门诊出诊护士;(3)自愿参与本研究。由12名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其中:专家工作年限为12~35(20.75±7.94)年;学历构成为本科4名,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职称构成为主任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4名;专业领域构成为护理管理专家4名,临床护理专家4名,中医护理门诊出诊护士4名。选取长沙市内3家中医医院,共发放2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稿。问卷包括门诊环境、运行模式、人员资质、管理制度、影响因素5个维度,共计40个条目。(1)门诊环境:包含门诊面积、区域划分、仪器设备,共3个条目。(2)运行模式:包含出诊时间、出诊模式、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等,共19个条目。(3)人员资质:包含出诊护士准入资质、培训考核方式,共5个条目。(4)管理制度:包含管理制度、质控标准等,共11个条目。(5)影响因素:包含中医护理门诊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议,共2个条目。

1.3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问卷星将问卷下发至各医院护理部,由中医护理门诊负责人进行填写,共回收问卷104份。有7家医院存在重复填写的情况,故获得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93.30%(97/104)。由2名工作人员核对并录入有效问卷数据至指定的Excel 2016表格,对有疑问的数据则联系填写人再次核对和确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调查的97所中医医院中,有43所(44.33%)医院开设有独立的中医护理门诊,均为近5年内开设。其中三级中医医院32所(74.42%),二级中医医院11所(25.58%)。其中仅1所(2.32%)医院的日均门诊量>50人次,其他医院日均门诊量<50人次,且有20.8%医院日均门诊量<5人次。

2.1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现状

2.1.1 门诊环境 30所(69.76%)中医护理门诊的面积<100 m2,仅7家医院的中医护理门诊>200 m2;26所医院明确划分候诊、问诊、治疗三区。(见表1)

表1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环境 (n=43)

2.1.2 运行模式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出诊护士缺乏独立性,仅6所(13.95%)医院允许护士独立出诊,27所(62.79%)医院出诊护士大多为兼职,仅16所(37.21%)医院为专职护士。(见表2)

表2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运行模式 (n=43)

2.1.3 人员资质 25所(58.14%)医院有明确的准入资质,多数为工作年限>3年,职称为中级以上。资质培训方式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主。(见表3)

表3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人员资质 (n=43)

2.1.4 管理制度 22所(51.16%)医院制定了统一的管理制度。19所(44.19%)医院要求书写病案,病案内容主要为患者一般资料、主诉、护理诊断、治疗方案、效果评价等。(见表4)

表4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管理制度 (n=43)

2.1.5 影响因素 影响中医护理门诊的因素主要有:公众认知度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出诊护士无处方权等。(见表5)

表5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的影响因素 (n=43)

2.2 不同等级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情况对比 湖南省32所三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情况整体优于11所二级中医医院。不同等级医院中医护理门诊环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成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医院管理制度、质控标准、绩效考核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不同等级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情况对比 (n=43)

3 讨 论

3.1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现状 中医护理门诊是出诊护士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在慢病管理、预防保健、疾病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目前,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已取得初步成效。(1)发展迅速。近年来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鼓励各中医院积极开展中医护理门诊,在人才培训、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中医护理门诊开设数量增长迅速,近5年内全省共有43所医院开展中医护理门诊。其中15所为近1年内开展。日均接诊人次为10~50人次;16所(37.21%)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10项,且每家医院均有各自的优势项目,主要为灸法、罐法等。(2)服务模式逐渐成熟。本调查显示,32所(74.42%)中医医院开诊时间为5~7 d/周,出诊模式以医护合作为主,服务范畴以慢病管理、治未病为主,8所(18.60%)医院的的门诊开展了线上服务。服务模式的成熟,能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满足患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多样化健康需求。中医护理门诊是中医护理从住院服务转向门诊服务的创新模式,全方位延伸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始终贯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变后防复”的中医预防体系,惠及患者、护士、医院三方的同时,有助于中医护理专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3.2 湖南省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内中医护理门诊的开展主要集中于三级中医医院(32,74.42%),二级中医医院开设较少(11,25.58%),且三级中医医院的门诊建设情况普遍优于二级中医医院。这与陈欣新等[5]对于全国范围内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现状的调查结果一致。

3.2.1 门诊环境 门诊环境与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息息相关。本调查显示,相较于三级中医医院,二级中医医院存在门诊面积小、三区划分不明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与谭小雪等[8]调查结果一致,主要与医院缺乏重视、医院自身基础设施差等有关[9]。今后工作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诊环境,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提高中医护理门诊的就诊人次,创建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3.2.2 开展成效 二级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开展情况、线上服务、科研等方面均落后于三级中医医院。究其原因,与护理人力资源紧张、中医护理人才缺乏、缺乏科研支持等因素有关[10]。调查发现,基层中医医院护士相较于三级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护理能力较弱,整体素质较差,科研创新意识薄弱,不仅影响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医护理专科的发展[11]。培养中医护理人才是建设和发展中医护理学科的关键所在,科研是促进学科专业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12-13]。基于此,各医院应重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带动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同时各医院应注重科研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产出率,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3.2.3 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障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据调查结果显示,20所(62.50%)三级中医医院制定了明确的中医护理门诊管理制度,而二级中医医院的管理制度较为模糊,仅2所制定了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与缺乏统一的建设、管理规范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限制了中医护理专科的发展。今后的工作应加快中医护理门诊规范领域相关方面的研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及绩效考核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及执业范围。

3.3 中医护理门诊的发展仍需完善

3.3.1 制订完善的出诊护士准入资质 中医护理门诊对于出诊护士中医基础知识、操作水平及辨证施护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出诊护士资质与准入条件尤为重要。本调查显示,各中医院的出诊护士准入资质不尽相同,58.14%医院对出诊护士有明确的准入资质要求,多数为工作年限>3年,职称为中级以上。资质培训方式以理论和实践培训为主。孙敏等[14]研究显示,对中医护理门诊敏感指标的构建中,人员准入标准为人员管理中权重最大的三级指标,出诊护士的资质是保障中医护理门诊质量的先决条件。制订统一完善的出诊护士准入资质可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深入探索。

3.3.2 探索授予非药物处方权 随着专科护士的兴起与发展,赋予护士一定的处方权成为现实需求[15]。当前我国对于护士非药物处方权这一方面没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本调查结果显示,93.02%的医院认为出诊护士缺乏非药物处方权是制约中医护理门诊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谭小雪等[8]的研究一致。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就提出应给予护士非药物处方权[16]。2017年安徽省做出了首次尝试,探索给予高年资护士在高血压、糖尿病及伤口换药等特定范围内的“处方权”[17]。2022年深圳市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18],允许专科护士在护理专科门诊或者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开具检查、治疗申请单和开具外用类药品”两项执业活动,这是国内首次在法律层面赋予护士处方权。但湖南省受限于人员资质、准入条件、质控标准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授予护士非药物处方权。建议今后建立完善的非药物处方权的获取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授予出诊护士非药物处方权,提升出诊护士灵活性和自主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及获益感,打造高素质的中医护理队伍,推动中医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

3.3.3 规范中医护理项目收费 中医护理收费的高低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19]。目前,关于中医护理项目收费我国尚未有统一标准。湖南省制定实施的中医护理项目收费条目与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项目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畴、门诊报销比例低。本调查结果显示,中医护理门诊的收费普遍偏低,部分项目的收费标准与人力成本不符。且大部分中医护理门诊收费项目未纳入医保报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前往中医护理门诊就诊。湖南省医疗保障局、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在2021年联合出台《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明确提出要加强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并从医疗保障的层面对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进行探索,以求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有关的医保政策,优化中医护理项目的收费项目与标准。

3.3.4 加大对中医护理门诊的支持 各医院应加强对中医护理门诊的宣传,在人员配置、场地支持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倾向,并制定相应的运行模式、管理制度,以有效推进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工作。

4 小 结

相较于发展趋近成熟的专科护理门诊,目前我国中医护理门诊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管理及规范制订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今后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以有效发挥其满足患者多样化健康需求的优势。本研究仅针对湖南省内中医医院进行了调查,未来应扩大调查范围至省外,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调查。

猜你喜欢
处方权中医医院资质
专科护士处方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资质/荣誉
唐县中医医院
国内外护士处方权的研究进展
滥开抗菌药医生将受罚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注重创新 不断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