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手术室保温护理对低体温 术后寒战的干预作用研究

2024-03-27 01:13杨丹丹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剖宫产

杨丹丹

【摘要】 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中手术室保温护理对低体温、术后寒战的干预作用。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3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保温护理,比较2组不同时段体温、术后寒战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热舒适度评分、凝血指标。结果 入室时、麻醉起效时,2组体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产妇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寒战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預前,2组热舒适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热舒适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凝血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保暖护理可减少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寒战事件的发生,改善凝血功能,确保手术安全,提升术中产妇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室保温护理;术后寒战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8-0076-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2.3

剖宫产是一种侵入性手术操作。临床常以剖宫产来解决高危产妇、难产产妇的分娩困难问题。伴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实以及剖宫产技术的提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1]。据研究,剖宫产术中会增加液体输注量,导致脏器暴露,加之羊水吸出与胎儿娩出等因素,强化产妇的散热功能,产妇会在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现象,引发功能障碍,诱发寒战,增加产妇不适感,加重产妇心理负担,提升分娩危险性[2]。本次研究探究剖宫产术中手术室保温护理对产妇低体温、术后寒战的干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3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31.26±2.14)岁;体质量60~80 kg,平均(70.31±2.39)kg;孕周37~41周,平均(39.44±1.38)周。观察组年龄24~40岁,平均(32.20±2.33)岁;体质量62~80 kg,平均(71.29±2.17)kg;孕周38~41周,平均(39.86±1.21)周。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纳入标准:单胎;剖宫产指征明确;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入室前体温正常;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伴妊娠期并发症者;伴代谢性疾病者;术中需改变麻醉方式者;术中失血量>500 mL需输血者;术中休克需抢救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产妇进入手术室前30 min,合理调节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手术室温度设置为24~26 ℃,湿度50%左右,提前预热至少30 min,手术开始前降低手术室温度至22~24 ℃。术中尽量减少暴露范围,使用保温被针对性覆盖产妇的暴露位置。术中紧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胎儿的具体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温护理。(1)术前准备。术前评估产妇的身体状态,预测产妇出现低体温的可能性。做好宣教工作,详细讲解手术目的、操作、注意事项,做好心理疏导,加强交流,减轻产妇焦虑、紧张的消极情绪,避免产妇受精神因素影响降低冷刺激阈值。合理控制手术室温湿度,术前30 min使用充气型升温仪实施充气式加温,温度为38~41 ℃,提升产妇的体表温度,避免热量散失。(2)基础护理。产妇一旦出现任何寒战征兆,联合麻醉师予以相关干预。使用麻醉药物之前,予以面罩持续性供氧,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调节产妇的情绪状态。避免大面积裸露,手术操作完成后,将产妇转回病房期间,全身覆盖棉被,做好保温措施。保证产妇呼吸道通畅,高度关注产妇的血气情况,予以吸氧,结合产妇的需求,确定给氧浓度与方式。(3)保证产妇躯体干燥。术前,将一次性吸水垫垫于产妇臀下,保证产腹臀部干燥,第一时间吸收羊水与出血。手术切口位置铺巾一旦被浸湿,需要立即更换,避免水分蒸发导致产妇机体热量散失,增加不适感。在产妇手术切口相应位置粘贴一次性无菌手术膜,将冲洗液和羊水集中在储液袋内,确保产妇躯体干燥。(4)保暖干预。胎儿娩出以及羊水流失会带走机体大量的热量。应加强对产妇下肢的保温处理,肩部、上肢加盖毛毯,使用红外线采暖器照射产妇的腹部位置,也可使用充气式保温毯,设置温度为36~40 ℃,以产妇感到舒适为宜。液体加温,事先将冲洗液与静脉输注液放置在加温箱内,冲洗液需加温至37~40 ℃。注意血液制品温度不得高于37 ℃,否则会破坏血液成分。术中以温热的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注射液浸湿纱布,掩盖产妇暴露的相关组织与脏器,尽量减少体液蒸发。

1.3 观察指标

(1)不同时段体温。包括入室时、麻醉起效时、胎儿娩出时、手术结束时体温。(2)术后寒战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寒战程度分为3级,无寒战征兆为0级,颈部与面部肌肉轻微颤动为1级,胸部与上肢明显肌颤为2级,下肢与腹部明显肌颤为3级。(3)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4)热舒适度评分。分值0~100分,分值越低越舒适。(5)凝血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取患者静脉血,以血凝仪测定2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不同时间段体温比较

入室时、麻醉起效时,2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产妇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寒战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寒战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热舒适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热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热舒适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2组凝血指标比较

干预前,2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T、APTT、T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低体温是剖宫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感染、寒战的主要原因。低体温对产妇术后康复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引发剖宫产手术低体温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1)一般情况下手术室温度为22~25 ℃,对于术野暴露及麻醉患者而言,温度较低[4]。(2)硬膜外麻醉会致使血管扩张,加快机体散热速度;麻醉药物会产生抑制作用,降低体温调节阈值[5]。(3)剖宫产手术需暴露腹腔脏器,术中输液和术后冲洗需大量与手术室等温的液体,形成冷稀释作用,增加产妇热量的散失[6];手术器械操作、羊水流失、血液浸透也会降低产妇体温[7]。针对低体温的形成诱因,探寻有效的保暖措施已成为临床产科的研究重点[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时、手术结束时体温高于对照组,寒战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室保暖护理可避免术中低体温与术后寒战的发生,确保剖宫产手术安全。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热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室保暖护理可提升分娩舒适度。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凝血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室保暖护理可积极调节产妇的身体状况,确保产妇体温安全,减少术中失血。作为一种对低温的代偿性响应,产后寒战会明显提高产妇体内的代谢率,使母体的氧气消耗增大,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故应注意防止剖宫产时出现的低温和术后寒战。环境温度与产妇低体温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必须保证手术室温度合理来有效调节产妇的体温[9]。手术室温度过高会导致切口处细胞脱水,影响术后愈合,引发手术医护人员不适。研究显示[10],为取得减少手术患者热量丢失和术中医护人员耐受之间的最佳平衡,手术室室温应设置为22~24 ℃。充气式保温毯为常用的低体温主动保温措施,可通过阻断辐射、蒸发的原理保持体温,提高持续性保温效果。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散热器官,90%的热量经由皮肤散发。术中保持产妇躯体干燥可减少热量散失,提高产妇的躯体舒适度;用温热的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注射液浸湿的纱布覆盖于手术切口周围,可进一步减少皮肤和体腔散热[11]。研究表明[12],输入与手术室环境温度相同的1 000 mL晶体液,可降低约0.25 ℃的体温,有效避免或减少其对机体的“冷稀释”作用,保持产妇体温恒定。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有效的手術室保暖护理,可减少低体温、寒战事件的发生,改善其凝血功能,确保手术安全,提升术中产妇的舒适度。

猜你喜欢
剖宫产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手术竖切更“划算”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3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