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 母乳喂养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3-27 01:13杨珮瑶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初产妇母乳喂养

杨珮瑶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母乳喂养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进贤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全程优质护理,2组均持续随访4周。比较2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高于对照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联用康复治疗仪与全程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促进产后泌乳,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初产妇;产后康复仪;全程优质护理;产后泌乳;母乳喂养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8-0079-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714.6

母乳喂养在确保婴儿健康发育和成长中意义重大,而实施母乳喂养的关键是产妇泌乳量充足[1]。初产妇因对分娩相关知识认知度低,缺乏哺乳经验,易产生一系列负性心理,影响身心恢复,不利于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和产后泌乳,导致母乳喂养率降低,故临床需加强护理干预[2]。全程优质护理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内容更为全面、更具针对性,能更好地满足个体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3]。产后康复治疗仪采用低频电流及设备对乳腺进行刺激按摩,提升产妇泌乳功能,改善产妇泌乳。本研究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与全程优质护理联合应用于初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进贤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28.24±2.37)岁;孕周36~41周,平均(38.51±1.26)周;体质量55.7~83.2 kg,平均(68.47±6.05)kg;新生儿体质量2 620~3 915 g,平均(3 321.42±251.31)g。观察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8.36±

2.29)岁;孕周36~41周,平均(38.27±1.41)周;体质

量55.2~83.6 kg,平均(68.64±6.11)kg;新生儿体质量

2 614~3 922 g,平均(3 214.18±258.57)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20岁;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度高;乳头发育良好,无孕期合并症。

排除标准:平素过量吸烟饮酒,滥用镇静催眠药物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者;年龄>40岁;严重脏器功能损害、急性传染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随意退出研究者;存在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住院期间对产妇开展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告知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及产后恢复的好处,叮嘱产妇每日用温水清洗乳房,保持清洁卫生;产后30 min内,护理人员指导新生儿吸允产妇乳头,以达到促进乳汁分泌的目的;教授产妇正确的喂养技巧,每日进行乳房按摩。

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耐心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指导产妇家属多关心产妇的心理状态,多陪伴、交流,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在产妇分娩后,指导产妇多参与母婴交流会,与其他产妇交流经验,帮助产妇实现家庭角色、社会角色转变。(2)健康认知。发放产妇知识手册,让产妇了解孕期、产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鼓励产妇采用母乳喂养,通过动画视频、仿真人偶等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尽可能增加母婴接触时间。(3)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合理安排产妇饮食,加强产妇的饮食护理,嘱产妇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坚持清淡、营养的原则,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嘱产妇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乳汁分泌;指导产妇以腹部呼吸,采用专业产后束腰带帮助产妇恢复腹部,指导产妇多进行缩肛运动,促进身体机能恢复。(4)产后康复治疗仪护理。选择麦澜德产后康复治疗仪(江苏双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92090672,型号MLD B2),嘱产妇取仰卧位,将2片半圆形电极片充分仔细贴于产妇乳房两侧后,调整电流强度直至产妇最佳耐受程度,20 min/次,2次/d,持续5 d。(5)环境护理。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病区环境,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帮助产妇采取舒适的体位,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垫,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尽量避免不良刺激,使产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2组均持续随访4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产妇心理状态、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1)产妇心理状态。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5]评定2组心理状态。SAS包含焦虑、头晕、心悸、呼吸困难、惊恐、躯体疼痛等20个项目,每项采用4级评分,標准分100分,分值<50分为无焦虑,评分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严重。SDS包含忧郁、决断困难、思考困难、不安、易倦、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20个项目,每

项采用4级评分,标准分100分,得分范围25~100分,

<53分为无抑郁,评分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2)产后泌乳量。喂乳8次/d,可正常哺乳且满足产儿需求为泌乳充足;与配方奶联用后能部分满足产儿需求为泌乳基本达标;产妇自身感知泌乳量少,哺乳时需大力挤压,无法满足产儿需求且需与大量配方奶联用为泌乳不足。(3)母乳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象征性母乳喂养、混合母乳喂养。(4)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6]评价2组生活质量,包含8个模块(心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共36个条目,总分100分,生活质量与评分呈正相关。(5)护理满意度。干预后采用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评定2组护理满意度,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32分,>25分为非常满意,17~24分为基本满意,≤16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干预前后心里状态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产妇产后泌乳量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产妇产后母乳喂養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产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SF-36中心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产妇分娩后身体十分虚弱,各项器官和系统功能未恢复正常,且受疼痛、新生儿照护等影响,心理压力较大,易产生焦躁、抑郁等情绪,而负性情绪会影响泌乳素的分泌,导致产后乳汁分泌不足,难以保证新生儿的母乳喂养需求,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率[7-9]。初产妇初次分娩,缺乏喂养经验,母乳喂养信心较低。故临床需要对分娩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缓解初产妇身心压力,增强母乳喂养信心。

常规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护理以基本护理模式为主,对产妇心理方面关注不足,不能根据产妇的自身需求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导致整体护理效果不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产妇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产妇产后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利于改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提升产后泌乳量,改善母乳喂养情况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更高。分析原因,全程优质护理以产妇为中心,根据产妇具体情况从心理护理、健康护理、综合护理、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优化护理措施,通过提升护理质量,确保产妇获得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达到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产后康复水平的目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重视产妇心理变化对产后康复的影响,开展健康宣教满足产妇认知需求,使产妇认识到负性情绪对康复的不良影响,配合心理疏导和安慰,减轻产妇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确保产妇保持良好情绪、积极配合产后康复措施并主动进行母乳喂养,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10]。针对母乳喂养强化健康宣教,可帮助初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通过教会产妇正确哺乳方法及产后恢复知识,进一步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遵照要求进行护理。合理安排产妇饮食,保证产妇充足睡眠,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可改善产妇生理状况,增强身心舒适度,为产后泌乳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促使产妇舒适渡过产后康复阶段[11]。产后康复治疗仪采用低频电流对产妇进行刺激,促使乳房生成热效应,促进产妇乳房血液流动,进而增加产妇母乳量,缓解因乳液囤积造成的乳房不适。产后康复治疗仪通过持续按摩乳腺小叶,进一步改善乳房微循环,疏通乳腺管,清除瘀积乳汁,减轻乳房胀痛不适,利于乳汁顺利排出,方便新生儿吮吸,不仅有助于建立泌乳反射,还能缩短泌乳时间,提高泌乳量,形成良性循环,促使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后康复治疗仪利用机器模拟的新生儿吸乳方式,对产妇乳房加以刺激,增加产妇的乳素,促进产妇泌乳量增加,进一步提升纯母乳喂养率[12]。产后康复治疗仪与全程优质护理联

用,可满足产妇喂养等多方面需求,加快产后恢复,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故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产后康复治疗仪与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联用于初产妇产后护理,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负性情绪,增加泌乳量,改善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下转第95页)

猜你喜欢
全程优质护理初产妇母乳喂养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乳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分析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解析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