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早期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非换血疗法疗效观察

2024-03-27 09:43
关键词:光疗脑病胆红素

仝 大 鹏

(河北省献县中医医院,河北 沧州 062250)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常见新生儿疾病,如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时、有效干预可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1]。目前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等,但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实施新生儿换血疗法。我们对早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非换血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07—2023-07月献县中医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达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规定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标准,且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排除标准:①胎龄<35周;②入院日龄>10 d;③伴有肝功能损害;④伴有严重心肺疾病或多发畸形。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均>432 μmol·L-1,其中男26例,女20例;足月儿40例,早产儿6例;发病时间最早出生后10 h,最迟出生后240 h。其中<24 h 10例,24~<48 h 10例,≥48 h 26例。黄疸原因:ABO溶血15例,Rh溶血2例,感染10例,其他19例。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儿入院即抽血进行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溶血患儿接受血常规、网织红细胞、溶血实验检查,感染者检测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最高浓度达514 μmol·L-1,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碱化血液,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钠增强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对ABO及Rh溶血患儿,立即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1·d-1,连用2 d)联合蓝光照射,持续双面光疗,并定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当血清总胆红素降至342 μmol·L-1时,改为间歇单面光疗。

胆红素降至《专家共识》光疗指征以下为治愈。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情况

接受治疗的4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治愈45例,治疗24 h、72 h后胆红素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患儿血清胆红素降至光疗标准以下的平均时间为(4.13±1.03)d。1例患儿放弃治疗,其余患儿住院期间未出现胆红素脑病症状。光疗期间2例患儿出现发热,5例患儿出现腹泻,停止光疗后,症状全部消失。出院1个月内门诊复查,电话随访6个月,45例治愈的患儿未出现胆红素脑病后遗症。

表1 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情况

2.2 溶血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变化情况

17例溶血患儿入院治疗72 h后血红蛋白(Hb)仍持续降低,给予Hb<90 g·L-1的患儿补充铁剂、维生素C,余者未予干预,出院30 d后复查Hb未出现贫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tc)治疗前与治疗72 h后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30 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表2)。

表2 溶血患儿治疗前后Hb、Rtc变化

2.3 感染所致黄疸患儿炎症指标变化

10例感染所致黄疸患儿经抗感染治疗72 h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明显降低(P<0.01)(表3),疗效显著。

表3 感染组炎症指标变化

3 讨 论

血清游离胆红素具有较高的神经毒性,易引发胆红素脑病,因此对血清胆红素的及时监测和干预对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具有重要意义[2]。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目前最常用的安全方法是蓝光照射。换血疗法可将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置换出来,一般用于光疗不成功、溶血症或已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的患者。苯巴比妥钠是肝酶诱导剂,能增强葡萄醛酸转移酶活性,提高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光照疗法能使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因此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该方法方便操作,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广泛,至今仍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阻断单核-吞噬细胞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阻断溶血,避免换血。

我们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持续光疗,总胆红素下降至342 μmol·L-1改为间断光疗,有溶血者立即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可重复1剂次[4]。46例患儿中,1例患儿自动出院,其余45例患儿全部治愈。该研究表明,非换血疗法治疗早期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明显减少需要换血和发展成胆红素脑病的病例,是一种降低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可靠方法[5],在基层医院不能开展换血治疗时可推广。

猜你喜欢
光疗脑病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双面和三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间断光疗方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