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视域下的数字审美规训与情绪困境

2024-03-28 22:44邵筱棠詹悦兰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视觉传播

邵筱棠 詹悦兰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科技不断介入媒介的传播与生产,由技术引发的媒介伦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当前,由数字媒介引发的隐私泄露、数据劳动、国家安全、人工智能赋能下人类主体性消解等科技伦理问题成为人们研究与讨论的重点。但是,人与社会在互动中相互塑造,媒介伦理问题对数字社会中个体的微观影响,以及这些影响造成的规模性社会失范现象同样值得关注。随着Web2.0后期社交网络互动的全面影像化,视像化社交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人们习惯于在日常生活行动过程中时刻使用数字设备进行影像记录,并利用剪辑、包装软件制作影像内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以此进行积极化的生活展演。互联网上随处可见人们精心编辑的Vlog,虚拟主播、AI生成人像等分享自己心情、生活或见解。这种分享思维和影像互动习惯的养成,标示着人们已经形成了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文章从微观视角阐述正在逐渐到来的Web3.0视域下,数字社会人类审美的维度和标准将如何伴随数字影像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以及这种新的数字思维如何对个体产生二元化的审美规训,使人通过社交网络的互动相互凝视,进而陷入情绪困境,造成抑郁症多发等社会问题。

关键词:视觉传播;数字思维;数字审美;微观权力;情绪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01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元宇宙视域下影视艺术的审美及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JYB0646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影像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1]93,但它也在重塑人的审美,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情绪困境。当人过多接触媒介精心打造的“身体美”,则可能产生身体羞耻、焦虑、低幸福感等消极情绪[2]1220,从而引发抑郁[3]75[4]。随着Web3.0社交网络的全面影像化发展,导致抑郁的因素不仅包括影像呈现的外貌,还涵盖了影像所传递的情绪、消费行为、社会地位、社交能力等生活展演。影像审美规训维度的增加为人带来了更多的情绪困境,抑郁、网络暴力等现象的频繁发生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试从Web3.0视域出发,结合Web3.0媒介相关技术的特征,梳理技术参与影像审美规训的过程,对技术介入人类生活的伦理问题作出探讨和反思。

一、Web3.0的符号展演与规训

(一)数字思维:Web3.0时代从身体到生活的全面展演

Web2.0时期,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个人外貌、美食、风景、宠物、工作学习见闻等身体或非身体的自制影像内容,获得他人的关注,因此Vlog、短视频等可以看做是一种从人类身体到生活状态的全面展演。例如,在饭菜上桌之后拍摄影像、调整色彩和构图、编辑文案发布朋友圈等行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用餐之前的一种仪式。

作为互联网的未来形态,Web3.0的各类数字技术,都将对影像互动提供更多可能:AR、VR、XR为数字影像的制作与体验增加了更多感官维度[5-6];5G为数字影像的传输提供了更快的速度;AI为视频的拍摄、编辑和动画虚拟形象的生成提供了便利;大數据则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为用户精准提供所需的视频内容等。

不难想象,制作并发布生活影像、利用AI生成的虚拟形象表达个人见解等行为,将成为Web3.0时期嵌入人生活的思维和审美方式[7]。

(二)数字思维下的二元化数字审美规训

人的身体是交流的符号之一,通过社会中所有个体都认同的姿态,人们可以相互沟通[9]41。当人们一致认为某种身体形态是美的,它就会成为社会定义的美。

传统媒体呈现的“身体美”常包含女性纤细的身材、光滑的皮肤,男性英俊的面容、健硕的体态等[1]94。当观众普遍从媒体中看到这些“完美身体”为身体主人带来的好处时,就会自发产生模仿的行为[9]285。而Web3.0时期,软件中的一键美颜、智能美体、AI换脸、创建虚拟形象等功能,成为人们利用AI塑造美的手段之一[10]27。

当前,人们很难找到一段完全没有经过技术加工的影像,在拍摄阶段提供美颜功能也成为新型数码摄像设备的卖点之一。

数字技术也可以帮助人轻松完成“理想生活”的展演。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帮助人们拍摄高清影像。利用软件提供的一键制作功能,人们可以快速处理影像。同时,用户可以自发创建,或通过参加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将无数同类型内容聚集在词条下。经过大数据分发,这些同质化内容不断出现在用户眼前,被用户模仿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9]283,如“立秋必须喝奶茶,拍摄制作影像,分享到社交媒体,展示自己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这种标准化分享对数字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产生作用,使人的审美和思维方式逐渐变得单一。

梅琼林等人认为,二元对立是传统媒介审美活动的特征:男女明星的“美”,成了人们认可的审美,而与之相反的皱纹、肥胖等身体形象被认为是“丑”[1]95。数字审美的维度则增加至生活层面,如影像内外显露出的外貌、心情、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 当人们按照二元化的数字审美标准来评价自身,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技术水平、经济能力等无法达到标准的时候,就可能会对自身产生厌恶情绪[9]282。当人们按照这样的审美标准审视他人时,则可能对不符合标准的人产生排斥心理。

在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影像并进行分享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数字社会监视权力的去中心化:每个人都会成为摄像头下的被监视者,也都可以利用技术成为监视者[11]105。但是,当去中心化的监视和权力关系蔓延至审美层面,人们却忽视了这种惯习正操控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并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审美层面的二元对立理论上并不成立,然而当前社会对美丽、年轻、富有、高地位的推崇,塑造了单一、二元化的数字审美,并使身处这种审美活动中的个体不断相互凝视。

个体会通过他人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影像来审视他人是否符合审美标准,排斥不符合标准的群体。同时,也会通过观察他人进行自我教化[10]27,对自身采取相应行动,以求能符合标准。数字审美规训不需要科层制的强制力量,就可以使人相互凝视,成为对方和自己的监视者[12]153。

值得一提的是,媒介中驯化人审美的影像都是被夸大的、虚拟的,因为个体更倾向在公开网络平台进行积极、理想化的呈现,来满足自身对社会交往、自我提升、自我呈现的需要[3]75,这在无形中加重了数字审美的规训力量。

二、伦理反思:数字审美规训下的情绪困境

(一)自我监视带来的情绪困境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发展自我的心理叫作“社会比较”,与他人信息接触时,“社会比较”会自动触发。其中,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社会比较被称为“上行比较”[13]。

数字社会中,个体每天发布和接收海量信息,在相互监视的过程中触发比较。“虚拟积极”的影像会诱发个体进行上行比较,使个体觉得自己长得不如他人好看、过得不如他人幸福、事业或学业不如他人成功等,从而自尊水平降低,产生消极、妒忌、自卑等负面情绪[14]1104。

频繁接触网络信息,产生过多负面情绪是引发抑郁症的因素之一。

刘诏君等人通过元分析,表明“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14]1104。

姚敏等人通过对中国家庭的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经常观看短视频会显著增加青年人抑郁风险”[3]81的结论。

梁晓燕等人对366名有短视频使用经验的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短视频使用与女大学生抑郁呈显著正相关”[2]1220。

当个体在上行比较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后,数字思维会使他们试图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极个人状态进行表达,得到安慰。但是,这类行为其实也会因为“增加反刍思维从而引发抑郁”[14]1104。

(二)被他者凝视产生的情绪困境

“从众”是社会互动中的常见心理,指“个体在群体影响下,出于各种原因做出与大多数人一样的行为”[15]。当个别账号发布对他人不友好的信息后,其他用户出于从众心理可能对受害者做出同样的网络暴力行为。

同时,数字社会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的易获取性会导致“上行比较”发生得更为频繁,提高了负面情绪增加的可能性。当个体产生负面情绪且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宣泄口,而在网络平台匿名攻击他人又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人们就可能采取在虚拟世界与陌生人互相攻击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大数据根据个人使用习惯推送的信息使他们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认同,进而出于群体情绪在匿名网络的保护下对受害者产生更激烈的攻击行为。

在粉色头发研究生被网暴后轻生的个案中,受害者自发分享个人生活,以及霸凌者集体发布辱骂信息的行为,都是数字审美对当下人类的规训。不论是出于相信谣言而产生的从众心理,还是出于“上行比较”后对受害人保研成功、外形条件优越等数字审美因素的嫉妒心理,网络暴力参与者均选择了“染粉色头发”这一不符合“标准审美”的视角对受害人进行打击,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三、结语

数字社会的“监视”产生了许多有待解决的伦理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技术霸权对自身的监控,了解到个人数字劳动对资本产生的商业价值,但又往往忽视了由技术规训与自发参与数字审美而引发的相互规训。

数字审美维度的增加、审美标准的二元化成为数字社会独有的思维和审美方式,并引发网络互动参与者的情绪困境。在抑郁症及其引发的社会事件形成一定规模的今天,“数字参与”这一情绪困境引发因素,值得人们共同关注。

政府部门需对网络互动产生的乱象制定更详细的管理制度,在利用数字监管技术避免网络暴力行为发生后“法不责众”现象的同时,预防负面信息传播、网络暴力現象的发生,构建和谐网络环境。

相关企业需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自我约束,建立合理、健全的数据分发机制,不为引发负面情绪的信息提供过度传播的空间,不利用容貌焦虑营销产品。

教育机构应加强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和情绪状态的关注,培养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媒体及影像内容的能力。

用户个体可以尝试加强对Web3.0相关技术及传播机制的了解,科学分配上网时间等,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梅琼林,陈旭红.视觉文化转向与身体表达的困境[J].文艺研究,2007(5):93-101.

[2] 梁晓燕,郭晓荣,赵桐.短视频使用对女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自我客体化和身体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0,43(5):1220-1226.

[3] 姚敏,李凌鸥,陈新力.观看短视频对青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2(5):74-82,118.

[4] 丁倩,周宗奎,张永欣.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6):683-690.

[5] 王楠.模式的演变:元宇宙视域下VR纪录片叙事研究[J].当代电影,2023(11):134-140.

[6] 李斌.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与网络功能:数字文学的审美新变化与发展新趋势[J].当代外国文学,2021,42(1):134-141.

[7] 蓝江.宁芙化身体与异托邦: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J].文艺研究,2021(8):92-102.

[8] 米德,乔治·H.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41-44.

[9] 王玉慧,吕振勇,陈红,等.男性身体意象失调:大众媒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2):282-292.

[10] 曹晔阳,秦钰雯.身体间性、符号展演与审美规训:浅析人工智能对身体美学的影响[J].当代电视,2022(6):21-28.

[11] 陈阿江.从熟悉社会到透明世界:监视视角下的社会类型演变[J].江海学刊,2022(2):100-107.

[12] 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53.

[13]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等.基于QQ空间的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序列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48(10):1282-1291.

[14] 刘诏君,孔繁昌,赵改,等.抑郁与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6):1104-1110,1135.

[15] 马海燕.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受众心理研究:以抖音APP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5):59-60.

作者简介 邵筱棠,讲师,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研究方向:影视制作、文化传播、社会学。 詹悦兰,副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哲学。

猜你喜欢
视觉传播
基于视觉传播的学科竞赛宣传新途径
平面元素在富媒体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南昌城市形象的公共艺术建设现状的分析反思
电视广告视觉传播要素探讨
新媒体“图像事件”的传播及其影响
论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传播现状
《我是歌手》节目视觉传播要素分析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视觉传播时代图像的呈现方式及符号化功能
浅析传播于语境中的视觉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