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策略探究

2024-03-28 22:44刘亚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大学语文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既有学生阅读习惯改变带来的现实问题,也有学科教学滞后带来的危机。文章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倡导、教育大文科观念的推行、教学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以及个体对生命意识的审视四个层面出发,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需求与改革目标,提出大学语文应借助新媒体技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文章采用实证法,分析总结具体案例,探究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民办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如何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革新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与策略构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为学生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精读原典,结合网络热点和实践操作,以今古释,中外融通。文章强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应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特别关注几种能力的培养,如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实践性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跨学科融合能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具活力,能够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053-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广州华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新媒体时代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研究与改革”成果,项目编号:HS2019ZLGC46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通识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中一个最为特殊的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教育功能”[1]。它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该学科衔接高中语文与大学学科,一般在大一开设,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发生了极大变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各种选本均以古代文学为主,兼以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赏析,选本中蕴含的古典美学与现代精神的结合,恰是当代各种文化整合的一个方向。大学语文课程是否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与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突破,形成新的机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这种突破的可能性。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遭遇与困境

“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这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2]。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具有实时性、多样性、便捷性、互动性、虚拟性、共享性、融合性等特征[3]。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新媒体对普通人的学习习惯影响巨大,尤其是对信息获取、文学观念、写作模式以及阅读趣味等都有重要影响。

(一)阅读习惯的改变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视听感觉取代文字成为大众获取当代文艺信息的重要途径。当代青年人更乐意通过便捷、通俗化、娱乐化的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如微信、QQ、听书网等。阅读学习进入读图时代,快节奏生活和信息爆炸使得“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及艺术光晕被消解,人们更乐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情感读物、时尚杂志、网络文学”[4]。在网络文学、流行、畅销产品感官愉悦中,人的价值认同也普遍受社会上丧文化、佛系文化等影响,放弃深刻而转向简单化,由单一化的价值取向取代丰富多元的价值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对于远离其专业的人文素养通识课程,成为最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探究的知识。在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学科设置背景下,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社科知识中最具审美特征的以文学作品类为主的课程,显得苍白而无力。加之文学自身的话语体系和审美精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也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二)学科教学相对滞后

大学语文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变革。教學方法上,大多院校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普遍反映文本细读上不如高中语文精细,思想上没达到大学阶段应有的深度广度。仅靠一周两学时的课程讲授很难增加对文学的兴趣,应用写作也因缺乏相应的训练而变得无用、无味、无趣。教材选择上,虽然大多高校采用自编教材,但教材所选作品一方面缺乏与当下社会的直接联系,与文学语境形成错位;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也较难突出,因此难以突出大学语文时代性、应用性、审美性的特征。此外,师资配备不够专业。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多为其他教师兼任,师资缺乏专业性。部分高校还采用大班教学,教师教学任务重,课堂互动较少,课堂教学很难延伸到课后。鉴于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寻找突破,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将人文素养通识课真正落实到当下对大学生的思政和美育中,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需求与目标

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综合素养方面当仁不让,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写作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风潮下高校人文素养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6]。国家从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从中小学到大学,再到社会各个行业,都掀起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潮。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7]。

近年来,“国风潮”在社会生活中蔚然成风,出现了大量跨界作品,并借助当代媒介广为流传。如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将中国服装与古典绘画、传统工艺中“只此青绿”的意象融为一体,形成崭新的艺术作品。央视播出的《经典咏流传》第五季,围绕“大美中华”主题,在锦绣山河与人间煙火中传唱经典,体现出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的融汇。《长安三万里》《新封神:杨戬》《哪吒之魔童降世》《醒狮少年》等优秀的国产动漫作品,给大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此外,还有美食类节目对中国美味的找寻;《典籍里的中国》《跟着书本去旅行》等节目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以故宫文创为代表的各地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网络文学对神话、玄幻、新武侠等题材主题的开拓与审美挖掘……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8],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演绎。这些艺术作品既需要设计者具有良好的中国古代美学素养,也对读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一定要求。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培养大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也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因此,作为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回到语文教育的基础要求是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强化课程思政,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9]。在充分衔接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综合培养大学生口语、书面语的表达能力和对文学文化的理解能力。以新闻传播行业为例,“急需具有全媒型新闻传播理念,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同时掌握采访、写作、编辑、播音等多元知识与技能的人才”[10]。

课程目标应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并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1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人文湾区”的建设理念。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高素质人才。

广州华商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基于这一背景,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加强“创意写作”培训。2020年,广州华商文学院成立“创意写作教学和研究中心”,并成立荔湖剧社,为培养创意写作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为丰富大学语文课堂,将课上与课下、实践与教学结合起来。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还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如语言文字调查、地方民俗调查、增城名人名事书写、前往“非遗”基地进行研学活动等。课程立足本土,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发掘地方文化的魅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三)生命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全人发展培养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12]。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命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理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生命教育实质上就是“全人教育”[13]。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重视生命教育,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深度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使青年人正确认识自我的存在价值,进一步坚定理想与信念,担当起青年人的责任与义务。大学生通过对生命教育的感悟,能够正确认识人性,理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会感恩,懂得宽容,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广州华商学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如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以线贯穿;引入即时素材,让文本与现实互相映照;鼓励进行生命主题的创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生命教育从纸上走入课堂,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身体走向灵魂。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公民。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策略设想

当下大学语文改革要借力新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也可利用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一)借力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流行热点丰富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沉浸于文学作品本身,理解作品内涵,进而体验人生意义。应在重读经典的同时,结合当代热点话题,融汇古今中外,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勇于探索。

1.借用新媒体素材和网络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媒体时代,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整合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图像等,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在讲授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时,可借助影视素材、短视频资源、微课、慕课等材料进行补充,利用网络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及人生。教师也可有效利用信息库、文学网站,引入在线学习平台。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作业提交等。

2.援引网络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网络热点,如讲到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时,可引入2023年热门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从审美、典故、历史背景上都力求还原真实,并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历史人物。引入电影的剧照、视频、剧中人物语言等,与经典作品研读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经典和历史的理解。

3.辨析网络文化现象,强化思辨能力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繁杂,如果没有较高的古典文学素养,缺乏对中国古典美学的解读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对文化的误解。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更是出现扭曲史实,将历史情节碎片化、片面化,随心所欲、捕风捉影的荒谬创作现象。如短视频上“李白很忙”的网络梗,就是各种杜撰或乱改李白的诗,类似的还有知乎上“假如屈原也有朋友圈”。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入有争议的话题讨论,能培养青年一代对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及审美价值的正确认知,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

(二)引进新媒体技术,优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手段

1.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开展移动学习

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大学语文学习可以借助新媒体和智能工具,改变单一的阅读方式,既可以进行在线阅读和下载,还可以利用微信听书、喜马拉雅等软件,收听各类音频。除了阅读方式的更新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新媒体技术,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游戏化教学、虚拟实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视听AR技术、三维技术,构建更具视听冲击力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比如,讲中国传统节日时,援引河南卫视2023年《中秋奇妙游》等节目,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正是中国传统语文本色正宗的做法”[14]。

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强化课堂互动与合作

利用新媒体工具可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例如,通过在线讨论、协作编辑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QQ、雨课堂、腾讯课堂设置讨论群,让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发言;通过“任务导学、合作助学、活动促学、网络拓学”[15]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打破了传统课堂只有个别活跃学生发言的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3.利用网络资料库,培养信息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搜索、筛选和评估信息,锻炼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需求建设自己的虚拟资料库,充分利用各种云空间,如阿里云、百度云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学生之间也可以共享资料,打造课程资料库,提升集体的学习效力。因此,新媒体时代,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做新媒体应用的导航者,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打破学科界线、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大文科视域下,应关注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在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特别关注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实践性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复合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学更符合时代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无论从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层面、大学教育本质层面,还是从个体生命意义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学科的发展面临着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语文学科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有危机,也有机遇。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技术,整合多种资源,将线下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加强经典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援引当下热点,将课堂延展至课外。同时,以实用为目的,结合第二课堂、实践课程,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类文体的感知力。总之,大学语文课程应做到读、写、说;品、鉴、赏;学、训、用三位一体,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2):25-31.

[2] 彭兰.新媒体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3] 李舟.新媒体时代下对公共话语权的再认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8,9(4):27-28.

[4] 蒋艳萍.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5):90-98.

[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2).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7]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8] 张莉萍.基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品位·经典,2022(13):143-145.

[9] 左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回归与融合[J].社会科学动态,2021(9):54-57.

[10] 刘磊.浅论融媒行业需求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6):35-36.

[11]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6):60-64.

[12] 王岩.疫情背景下中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究与实践[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12-31(07).

[13] 江紫娟,吳小利.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81-82,85.

[14] 哈迎飞.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究[J].教育导刊,2022(4):28-34.

[15] 姜云霞.以文学体裁为纲的《大学语文:经典欣赏》教学策略研究: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38(1):105-107.

作者简介 刘亚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