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空间·记忆:孟二冬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24-03-28 17:32沈靖孙颖鲁欣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媒介记忆

沈靖 孙颖 鲁欣宇

摘要:孟二冬是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如今,学界对孟二冬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部分成果,然其关注点多聚焦于文化层面。实际上,孟二冬纪念空间所生成的历史和现实交织的意义世界,有助于人们从一个反思性微观视角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将孟二冬研究从文化层面转向记忆层面加以深入解读。这不仅能够为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介话语表达提供重要平台,而且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孟二冬研究的边界。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借助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学者开发的CiteSpace 5·7·R1版本数据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系统、全面地呈现孟二冬有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以此寻找可拓展的研究空间。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切入,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地方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加深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理解。记忆是不可能脱离空间而存在的,因为要依托空间场所进行记忆实践,旨在表明空间研究必须根植于社会理论之中。就整体而言,孟二冬本人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并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媒介记忆研究的空间转向,有助于突破记忆研究的瓶颈,拓宽记忆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孟二冬;媒介;空间;记忆;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081-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宿州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媒介·空间·记忆:孟二冬纪念场所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310379034;2022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十七年时期安徽省中共党报历史研究(1949—1966)”成果,项目编号:2022KD006;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科研项目“液态的记忆:孙中山五五纪念话语流变研究(1927—1937)”成果,项目编号:SK2021A0704

作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孟二冬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曾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这对于净化当下的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微观个案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深入分析孟二冬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

一、文献综述

本文在孟二冬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过程中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借助美国德雷克塞爾大学陈超美学者开发的CiteSpace数据分析软件[1],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系统全面地呈现孟二冬有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以此寻找可拓展的研究空间。笔者以“孟二冬”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剔除与研究不符的文献,如“征稿启事”“人物访谈”“卷首语”“学术茶座”等,共计83篇有效数据资料。在数据处理之前,首先要进行参数设置:最小统计时间为1年,时间分隔为1995(首篇文献出现时间)至2020年,节点类型为作者、主题词、凸现词等,网络裁剪选择寻径。

第一,从作者分布来看,呈现出集中与零散共存的特征。借助CiteSpace数据分析软件,节点类型选择“作者”,选择路径算法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字体大小代表的是作者频数多少,连线代表的是共现关系强度。根据数据分析可知,节点=101,连线=56,网络密度=0.0111。孟二冬研究的作者共现网络密度较低,这表明作者间的合作程度较低。论文高产作者如许友根、赵国付、桂和荣、黄凯、武艳芹、张万明、李树林、杨明方、钟慧笑等,其中宿州学院赵国付成果高达7篇,黄凯和桂和荣3篇,其他则较为零散。换言之,孟二冬的研究作者主要集中在宿州学院等院校。

第二,从孟二冬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化研究层面。借助CiteSpace数据分析软件,节点类型选择“主题”,选择路径算法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知,节点=269,连线=544,网络密度=0.0151。孟二冬文化研究是孟二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孟二冬研究应跳脱文化研究层面的束缚,拓展研究广度。

孟二冬文化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其一,孟二冬文化本身的研究,桂和荣与赵国付从时代、社会、生命、文化四个方面阐述孟二冬纪念的意义[2];其二,将其嵌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着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意义和策略等层面进行解读[3],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5]等;其三,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来分析,如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品格[6]、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改造[7]、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孟二冬研究[8]等等。孟二冬研究的创新性分析路径有待进一步推进,挖掘潜在的分析空间。

第三,从发文数量来看,近年来关注度较高且具有明显的栏目化特征。1995年至2020年孟二冬相关研究成果共计83篇,平均每年3.32篇。为纪念孟二冬,《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开辟孟二冬相关研究专栏,2010年改为“孟二冬专题与大学文化研究”专栏。笔者发现,2009年至2015年该专栏共发文75篇,平均每年3篇。其中标题含有“孟二冬”的共15篇,仅《宿州学院学报》就刊发了9篇,占总篇数的60%。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年来学界对孟二冬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度有所提高。

第四,从发文机构来看,主要以宿州学院为主。借助CiteSpace数据分析软件,节点类型选择“机构”,选择路径算法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知,节点=52,连线=6,网络密度=0.0045。从数据分析来看,网络密度值较低,发文单位主要以宿州学院为主,包括宿州学院党委、学报编辑部、文学与传媒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办公室、孟二冬与文化研究所、科技处、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等。此外,为铭记孟二冬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贡献,一些教育教学单位或研究所如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中国孔子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也有零星分布。

第五,凸现词的热点分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关键词凸现能够对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的频次变化进行有效筛选。从11个关键词凸现分布来看,2006至2008年,“孟二冬”凸现强度为1.5974,这表明2006年孟二冬逝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研究热度相对较高;2009年至2011年,“孟二冬”凸现强度为3.0434,是因为宿州学院开辟“孟二冬与大学文化建设”研究专栏,研究人员发文数量增加。此外,与孟二冬相关的“登科记考”“唐代科举”“传统文化”等在不同时间段研究热度也有不同的变化(见表1)。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虽然取得部分成果,但也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首先,研究视角侧重于孟二冬文化研究层面,而对于孟二冬微型纪念场所呈现的记忆图景及其媒介、空间、记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不够透彻、全面;其次,既有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基于经验材料且有深度的实证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话语分析、跨学科研究、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运用不足;最后,在思想观点上,偏重于认同和维护孟二冬教书育人的师德楷模形象,有待深入拓展以提炼创新性观点。

尽管记忆是流动的,而对于那些被授予荣誉称号的教书育人楷模如孟二冬等则具有持久的稳定性或永恒性,这说明集体记忆理论有其适用范围,并不具有普适性,这也是对当下学界理论滥用、误用的一种修正。

二、研究路径

本文认为,孟二冬纪念场所将会是孟二冬研究新的知识增长点,如孟二冬纪念馆,包括虚拟纪念馆和实体纪念馆;孟二冬雕像广场、孟二冬与传统文化研究所、二冬大道、孟二冬研究会等。围绕媒介、空间、记忆三个方面展开孟二冬研究,换言之,就是解决谁的记忆、记忆什么和如何记忆的问题。

(一)孟二冬纪念空间呈现了谁的记忆

孟二冬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孟二冬记忆的主体是相当多元的,如新闻媒体所进行的新闻报道、在校师生在孟二冬网上纪念馆的留言、党政职能部门所开展的纪念仪式等等。因此,为了达到记忆的目的,一般会采用文化的形式,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纪念活动、报刊宣传等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呈现,而文化的繁荣与否也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二)孟二冬纪念空间呈现了什么记忆

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在其享有盛誉的学术著作《现实的社会建构》一书中提到,“在人类的总体经验中,只有一小部分存留在意识里。这些被存留的经验沉积下来,凝结为记忆中可识别与可记忆的实体。只有在这种沉积出现的时候,个人才有可能理解自己的人生”[9]。这些所谓的“沉积的经验”,就是人们所说的客体。比如对孟二冬这一人物的记忆,既包括对孟二冬品位高雅、崇高人物形象的记忆,也涵盖对孟二冬学习、工作、生活经历的记忆,以及孟二冬身上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时代人物的记忆等等。

(三)孟二冬纪念空间如何借助不同的媒介进行记忆

孟二冬记忆需要通过载体才能呈现,如孟二冬纪念馆里所展现的图片、新闻、影像、书籍、书信等资料,以及学生们在孟二冬线上纪念馆的留言评论,孟二冬雕像纪念广场定期举行的纪念仪式、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新闻报道、孟二冬与传统文化研究会、宿州学院二冬大道、孟二冬文学院等等,这些都承载着丰富的记忆。可以说,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记忆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法国媒介技术哲学的代表人物贝尔纳·斯蒂格勒认为,“第三持留指的是在记忆术机制中,对记忆的持留的物质性记录[10]。而报纸作为第三持留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新闻报道和各种事实与技术相结合,使得更广泛的读者群得以建构,人数将超过19世纪末以前的一百多万读者”。因此,技术从一开始就是记忆的载体之一。然而,并非所有的技术都是记忆的技术,“最早的记忆术体系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期之后,后来演变成文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研究意义

尽管本文考察的孟二冬只是一个微观层面的个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研究价值”,这些微小的历史和记忆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实际上,虽然微观历史津津乐道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或“小历史”,但其所揭示的问题有助于人们理解大历史[11]。微观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广义和抽象的层次。其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地方知识,还有助于加深人們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理解。正如安德森所言,“我们并不通过个案研究去揭示全世界,而是经由这一个案去唤起某个特定的世界”[12]。因此,对微观人物的记忆研究,不仅能够使人们观察那些“知之不多的现象”,也能够使人们在研究微观问题时充分注意到宏大的历史事件。该项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一)提升孟二冬媒介记忆研究的学术地位

陈全黎认为,目前的记忆史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学、历史学领域[13]。虽然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也出现了一批代表性学术研究成果,如《记忆的政治》[14]、《记忆的纹理》[15]等专著和相关学术论文,但是放眼整个记忆史研究领域,其仍然处于链条上的薄弱一环,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开展微观人物记忆相关研究,通过组建相关研究团队、举办学术会议讲座、出版报刊记忆研究刊物,能够深化孟二冬研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孟二冬记忆研究的开展,能够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为避免记忆研究的平板化和定型化,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史料、多学科视角,并不断探寻新的研究方法,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对话。“记忆力图捍卫过去,以便为现在、将来服务”。例如,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术机构组建记忆研究团队;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举办“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记忆建构”学术研讨会;《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2期开辟了“媒体与社会记忆”研究专栏、《中国传播学评论》推出“媒介/记忆”专辑等。

四、结语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转换:本文并非从文学层面分析孟二冬及其传统文化,而是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探讨和分析孟二冬纪念场所及其所形塑的记忆。此外,与一些宏大的历史叙事相比,本文所考察的尽管是微观叙事,但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因为微观研究所揭示的问题更有助于人们理解历史。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新文科提倡跨學科综合性研究,本文结合文献计量分析了解孟二冬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挖掘可以深入探索的领域。第三,思想观点的创新:尽管记忆是流动的,但对于那些逝世后被授予荣誉称号的教书育人楷模来讲,仍具有持久的稳定性或永恒性,这说明集体记忆理论有其适用范围,并不具有普适性。

一言以蔽之,空间是记忆研究的重要维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记忆不可能脱离空间而存在,因为要依托空间场所进行记忆实践并将其置于核心位置,可以说目前并没有得到重视。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空间具有相对于时间的优先性,而是为社会学家解释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空间只有依据构成它的对象和过程才能被理解,这表明空间研究必须根植于社会理论中。由此,媒介记忆研究的空间转向,有助于打破记忆研究的瓶颈,拓宽记忆研究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李杰,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2.

[2] 桂和荣,赵国付.孟二冬精神的意义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2):6-8.

[3] 黄凯,付金沐.论孟二冬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重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0(1):1-4.

[4] 刘影,徐会.论孟二冬精神与大学班级文化建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3.

[5] 赵国付,陈国龙,李静.孟二冬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以宿州学院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2-115.

[6] 王绍卫,桂和荣,赵国付.论孟二冬精神与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品格[J].宿州学院学报,2009(4):1-3.

[7] 霍美丽,王绍卫.含英咀华 推陈出新:从为学与处世谈孟二冬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改造[J].宿州学院学报,2021(3):1-3.

[8] 赵国付,张亚锋.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孟二冬精神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6):1-3,54.

[9] 彼得·L.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M].吴肃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86.

[10] 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M].方尔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315.

[11] 王笛.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从社会底层看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9.

[12] 黄顺铭,陈彦宁,王周霖欣.公园作为“实践景观”:对洛带公园(1928—2019)的个案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9(9):26.

[13] 陈全黎.中国记忆史研究的路径问题:以《记忆的政治》为中心[J].史学月刊,2015(10):24.

[14] 周海燕.记忆的政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20.

[15] 李红涛,黄顺铭.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8.

作者简介 沈靖,研究方向:传播理论。 孙颖,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鲁欣宇,研究方向:新闻史论。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媒介记忆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记忆中的他们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