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24-03-28 17:32王艳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会计京津冀人才培养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力量,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传统的会计职业,作为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巨大转变。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一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具备数据处理和新媒体应用的能力。

文章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相关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以及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随后,研究聚焦于大数据技能在会计职业中的应用,探讨会计人才在数据分析、财务预测、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财务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一系列针对会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建议,包括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增加更多关于数据分析和新媒体应用的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创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会计;人才培养;京津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09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天津市商务经济研究会科研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定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h2023004

一、引言

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行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越来越多的财务信息,并利用这些海量的数据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是指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以核算监督为主的财务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财务必须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要求。

同时,受到工作内容变化的影响,财务岗位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复杂,核算型会计人员将逐渐被机器人替代,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作出新的调整。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课程中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匮乏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在很多时候还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引入相对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平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及其对新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二)数据采集分析实训机会较少

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是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然而,目前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实训机会,导致他们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1]。

(三)校企合作成效较差

校企合作是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很多校企合作项目的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可能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企业可能缺乏深度参与教育的动力和机制,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预期效果[2]。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会计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数据处理能力要求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尤其是在京津冀这样的经济活跃区域,大量的企业和产业聚集使得数据资源更加丰富和多元。因此,对会计专业人才来说,仅具备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更高級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必要的技能[3]。会计人才不仅要能够处理传统的财务数据,还需要能够对市场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这包括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发现数据背后的隐藏模式,运用预测分析方法来预测未来的财务趋势,以及使用可视化工具来呈现复杂数据,使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更加频繁,需要会计人才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4]。

(二)新媒体应用能力相关要求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应用能力对会计职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会计人才的角色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和对外沟通,因此,会计人才的新媒体应用能力也变得尤为关键[5]。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以展示他们的形象和传达信息。特别是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透明、及时的信息传播对于增强企业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会计人才要能够有效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将复杂的财务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同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具备新媒体相关知识,能够将财务报告和数据转化为具体的沟通材料,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新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互动性。会计人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投资者、客户甚至普通个体进行直接沟通。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回应投资者的财务疑问,收集客户的反馈,或在财务危机时进行舆论引导[6]。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与合作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还可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决策的重要见解。

四、会计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融入新媒体技术应用课程

随着新媒体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传统会计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行业的快速变化和新型技能需求。特别是在京津冀地区,随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市场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

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会计与大数据相关的专业课程,特别是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更新,确保课程内容能够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例如,可以引入关于新媒体平台的财务信息传播、在线财务咨询服务、社交媒体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等主题。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基本工具和平台,还可以让他们对这些技术如何影响会计实务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快速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中,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更为关键[8]。

教育机构可以考虑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项目合作的机会。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新媒体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实际应用,如数据分析、市场预测、客户关系管理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仅是会计专业的技能要求,它还涉及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甚至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拓宽学科视野,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交叉学科课程、组织专题讲座、提供研究项目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等[9]。

(二)增加数据采集分析等实训

在新媒体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当下,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数据分析处理知识与技能,不仅要能够处理传统的财务信息,还要能够采集、分析并理解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这对其数据敏感性、分析技能以及应用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数据采集分析的实训环节,在会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10]。

学校应当设立以数据采集和分析为核心的实训项目,如模拟的公司运营、财务报表分析、市场调研等。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收集和分析数据,包括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当前流行的大数据处理工具[1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更多与现实业务相关的案例,特别是那些涉及复杂数据处理和分析决策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真实的商业案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数据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策略,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不仅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数据技术,还有助于了解业界对数据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12]。

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合作,向学校提供关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最新需求和反馈,帮助学校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新媒体时代,面对会计与大数据专业的快速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人才复合型技能的迫切需求[13]。校企合作,即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教育培养模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通过双方资源的共享、优势的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前瞻性的学习体验,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与企业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互利的合作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可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提供实习名额,共享实战经验;高校则可以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14]。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企业应开放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流程,了解企业文化,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外,还可实行企业导师制度,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精英或管理者进入校园,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他们可以定期開展讲座、工作坊,向学生分享行业动态、前沿技术和职业规划等,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和未来发展[15]。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会计行业的生态和发展趋势,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视角,深入探讨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会计专业教育也应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灵活调整教育策略和内容,努力培养出能够站在时代前沿,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武婷,薛保菊,杨洋.数智化时代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SWOT分析与路径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2,39(3):113-120.

[2] 袁春燕.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2(5):65-71.

[3] 郭冠群.“政产学研企”协同视角下高校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0(19):232-233.

[4] 董秀,谭霞.智能财务时代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2(24):103-105.

[5] 余为凤,张越.武汉自贸区的发展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探析: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2(8):148-150.

[6] 石光.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人口分布变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12):1-8.

[7] 金奂亨.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方案探讨[J].现代营销,2022(5):109-111.

[8] 金奂亨,李静.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方案探讨[J].商展经济,2022(21):96-98.

[9] 王松.围绕“大智移云”新技术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8):224-225.

[10] 杨道玲,耿德伟,张文铖,等.基于大数据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3(6):71-76.

[11] 赵海东,李桥兴.链式发展视角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的推拉模型与关联效应: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科学与管理,2023,43(3):12-20.

[12] 刘金红,李丽,邵文恰,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新思路[J].港口经济,2020(23):21-22.

[13] 伍田凤.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综合性人才培育的研探[J].大众商务,2022(1):328-330.

[14] 李永霞,张建光,丁艳云,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的现状调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0):96-97.

[15] 白慧霞.“1+X”证书制度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1):168-170.

作者简介 王艳,助教,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会计。

猜你喜欢
会计京津冀人才培养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