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探究

2024-03-28 00:15林剑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借鉴意义数字资源图书馆

摘要:融媒体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可以推动图书馆实现数字化转型,有效丰富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同时,应用融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使文化资源得到数字化创新和弘扬。此外,成功的应用案例可以为其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借鉴,积累宝贵经验。文章以闽西特色图书资源保护项目为例,探讨融媒体技术在其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文章首先阐述融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及优势,介绍闽西地区的文化背景及特色图书资源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数字资源建设方案,并重点探讨融媒体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与取得的成效。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融媒体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案例,以及闽西地区特色图书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同时,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闽西地区的图书馆现状和数字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融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文章提出了适用于闽西地区特色图书资源保护的数字资源建设方案,并采取了相应的应用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融媒体技术在闽西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应用融媒体技术,图书馆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将闽西地区的特色图书资源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丰富了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同时,融媒体技术的应用还促进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得文化资源得到了数字化创新和广泛传播。

关键词:融媒体技术;数字资源;特色文献;图书馆;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164-0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而融媒体技术也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1-3]。融媒体技术指的是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播。该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实现资源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能。

一、融媒体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

融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播,它通过数字化手段编码不同媒体格式的信息内容,并基于网络平台实现了各种数字化媒体的连接、传输和展示,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和开放性[4-5]。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融媒体以其独特的多元化、交互性和个性化特点,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6]。多元化体现在融媒体技术可以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媒体界限,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内容。另外,融媒体技术支持用户和媒体进行双向交互,不仅增强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前,融媒体技术丰富了信息表达方式和媒体形式,提供了更多樣化、多元化的内容形式[7]。依托融媒体技术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能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和引人入胜的信息内容,丰富用户的阅读体验。这种多媒体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注意,提升信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概况

闽西地区是一片富饶的文化沃土,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图书资源。首先,闽西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图书资源,主要包括关于闽西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图书。其中,对于闽西的历史研究时间跨度较大——从古代至近代,内容深入翔实,为研究闽西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各类图书也反映了闽西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客家文化、闽西土楼等,展现了闽西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

其次,闽西地区的现代特色图书资源也非常丰富。相关图书资源主要反映了闽西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变化,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例如,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的发展情况,被详细地记录在各类图书中,为研究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闽西地区的社会发展,涉及教育、卫生、环保等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相关的图书资源为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融媒体技术在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中的应用

笔者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发现,融媒体技术在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在资源建设流程、数据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10]。对融媒体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实现了闽西特色文献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服务,保护和传承了当地图书文化,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便利的特色数字资源服务。

(一)资源建设流程

融媒体技术在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中,主要应用于资源建设流程中数字化资源的获取和处理、数字化资源的呈现和传播两个方面。

在获取和处理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融媒体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通过数字化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将闽西特色图书资源转化为数字化形式[11]。融媒体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和修复,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和可视化效果。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和技术,相关人员可以修复破损的图书页面、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增强数字化资源的可读性和可视化效果。此外,融媒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文字识别,从图像中提取文字内容,并进行自动化的OCR识别和校对,提高数字化资源的检索和可用性。

另外,融媒体技术在数字化资源的呈现和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媒体技术,宣传人员可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和传播闽西特色数字化图书资源,将图书内容与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创造丰富多样和互动性强的数字化资源体验。

(二)数据库构建

融媒体技术在数据库的结构设计中起到核心作用。一个优秀的融媒体数据库需要能够存储和管理各种形式的媒体数据,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12]。这就要求数据库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存储和检索。在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使用融媒体技术来设计和实现这种复杂的数据库结构[13]。例如,可以设计一种混合型的数据库模型,其中既包含传统的关系型数据表,用于存储图书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年份等),也包含大型的二进制数据字段,用于存储媒体数据(如图像、音频和视频文件)。

融媒体技术在数据库的应用和服务中也扮演了关键角色。一方面,可以使用融媒体技术来高效检索和展示数据库中的媒体数据[14]。例如,可以设计一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或者上传图片,找到数据库中与之相关的图像。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用融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偏好,推送相关的图书和媒体内容,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15]。

(三)资源共享平台

融媒体技术实现了闽西特色图书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与存储,研究人员通过数字化扫描和处理技术,将闽西特色图书资源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平台,用户可以便捷地访问、浏览和检索闽西特色图书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全面利用与保护。

在资源共享平台上,利用融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图书资源与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有机结合,优化用户的整体体验。通过添加音频、视频和互动元素,用户可以更生动、直观地了解和体验闽西特色图书资源。融媒体技术强化了数字化资源的可视化效果,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为用户提供了极具趣味性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四、融媒体技术在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从应用效果来看,融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图书资源的表现形式和使用体验。整合利用融媒体技术,不仅实现了文字内容的数字化呈现,同时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也被有效纳入,为读者提供了更立体、生动的阅读体验。例如,对于一本反映闽西历史的图书,读者在阅读文字内容的同时,还能通过查看相关图表,甚至听到历史人物的声音,了解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历史事件形成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从评价角度来看,融媒体技术在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一方面,用户高度评价融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他们认为,这不仅使阅读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研究闽西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专家和学者也对这种新型的图书资源数字化方式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不仅为闽西特色图书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五、融媒体技术在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中应用的借鉴意义

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是融媒体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此项目通过数字化扫描、音频录制、数字摄影等手段实现对特色文献的数字化,通过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实现资源组织和共享,充分发挥了融媒体技术的优势,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项目为其他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可以将其推广至更多图书馆的特色文献保护中,进而推动更广泛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该项目展现了融媒体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优势,包括利用数字扫描实现图文数字化、利用数字音频录制保护语音资料等。这些技术手段丰富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拓展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路。同时,项目网站和移动平台的建设也为数字资源共享提供了范例。所以该项目的技术经验可以推广应用到更多图书馆,以丰富其数字资源建设的技术手段。

六、结语

本文通过探讨融媒体技术在闽西特色图书资源数字化保护项目中的应用,发现融媒体技术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融媒体技术实现了对特色文献的全面数字化处理,构建了资源丰富的数据库,并建立了便捷的网络共享平台,读者可以随时浏览和利用这些数字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地特色文化,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线上信息服务,同时也积累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宝贵经验。因此,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运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途径。当然数字资源建设也需要解决版权、技术、管理等问题。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完善融媒体技术功能服务,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辰寤.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推广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8):194.

[2] 凌亚南.融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创新的实现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10-212.

[3] 李莉.新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32(1):91-93.

[4] 李若云.流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口述历史数据库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9,29(8):37-39,42.

[5] 刘畅.移动流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5):140-141.

[6] 姜洁.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2(3):115-117.

[7] 哈万芬.流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运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2(12):111-113.

[8] 赵兰英.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21(6):51-52.

[9] 周杭群.全媒體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案例分析[J].电子技术,2020,49(12):134-135.

[10] 张莲萍,周霜菊.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案例: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8(15):170-171.

[11] 李东燕.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云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8(9):101-102.

[12] 张凯.全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17(10):68.

[13] 刘怡.基于融媒体的图书馆微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探究[J].采写编,2023(9):155-157.

[14] 王婷婷,崔璨,杨丽,等.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2,5(19):118-120.

[15] 孙金宝.智媒体技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作用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5):91-92,120.

作者简介 林剑平,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建设、闽西特色图书资源保护与利用。

猜你喜欢
借鉴意义数字资源图书馆
图书馆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克拉克财富分配理论对中国财富分配现状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建立中文DOI标识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