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2024-03-28 00:57周子琦代红兵刘姣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德昂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周子琦 代红兵 刘姣

摘要:德昂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载,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因此德昂族的各类文化正日益受到损害和破坏,甚至濒临灭绝。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媒体视域下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首先,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和文献,对已有的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整理、归纳、比较、概括,分析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其次,利用问卷、交谈、现场观察等形式,为云南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法与效果提供事实依据,研究新媒体对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最后,对新媒体视域下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东西,提出新媒体视域下的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文章对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其有效传播路径,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献计献策。期望本研究不僅有助于提高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还能为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G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213-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J168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德昂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跨境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与缅甸交界处,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德昂族现有人口约2万,为“大杂居、小聚居”垂直立体分布[1]。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但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2]。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载,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因此德昂族的各类文化正日益受到损害和破坏,甚至濒临灭绝,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音乐、体育等文化呈现逐步消逝的趋势。

德昂族拥有浇花节、神话故事《达古达楞格莱标》、叙事长诗《楠窝玛公主》、民间歌谣《香茶敬客人》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有射弩、打铜炮枪、泥弹、打篾弹弓、打陀螺、象脚鼓舞、佛鼓舞、水鼓舞、竹竿舞和武术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在传播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新媒体视域下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媒体对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德昂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传统体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结合新媒体特点和优势,为传播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建议,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献计献策。

二、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一)德昂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和发展

德昂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德昂族的祖先“濮人”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3]。当时,德昂族人民为了生存和娱乐,开始创造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这些活动通常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出现,如射箭、陀螺、打秋千等[4]。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德昂族人民的体魄,还培养了他们的竞技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德昂族传统体育,源自德昂族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其与德昂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紧密相连[5]。它不仅为德昂族民众提供了一个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往的平台,还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德昂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昂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发展并传承下来。这些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成为德昂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成为他们展示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还为促进德昂族地区的社会和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体育运动中,德昂族人民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传递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这些运动,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体验德昂族的传统文化,感受这个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

(二)德昂族传统体育的种类和现状

德昂族热爱体育运动,如射弩、打铜炮枪、打篾弹弓、打陀螺、象脚鼓舞、佛鼓舞、水鼓舞、竹竿舞、武术等,对于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中的德昂族而言,这些传统体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6]。这些体育项目不仅是一种自卫方式、狩猎工具,还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篾弹弓

篾弹弓是德昂族盛行的弹射武器。在节假日,人们会进行篾弹弓比赛。该比赛分为跪姿、立姿、障碍和速射四种。早在古代,篾弹弓就为狩猎、生产、生活所用,德昂族六七岁以上的孩童就会使用篾弹弓,用其猎取鸟兽,驱打牛群,赶走危害庄稼的禽兽,是德昂人民非常喜欢的体育器械。

蔑弹弓又称泥弹弓,形状和普通射箭的弓一样,其弓和弦都是用篾制成,弦上有一小兜,用来放置弹丸,弹丸是用黏土做成直径1至2厘米的小球[7]。篾弹弓用竹子制成,大小由使用人而定。篾弹弓在比赛时极少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田间地头、路边院前都可以。射击时,一手握弓,一手拿住放好弹丸的小兜把弓弦拉开,对准目标,在放弦射出时握弓的手须将弓往外拨动,否则弹丸会打在射击人手上。

2.武术

德昂族先民自古习武,寨子里80%的男子会打拳,因此流传着“拳是男人的一朵花”的俗语。在德昂族聚居的村寨,至今仍可见多处古代练武场遗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民族平等,德昂族不再受其他民族的欺负和掠夺,德昂族武术则主要用于本民族强身健体和节日喜庆时的表演娱乐活动,练武人数逐年减少,坚持下来的多属爱好者[8]。

德昂族武术是由老一辈人口耳相传和示范模仿传下来的,除了拳术(梅花拳、四门拳、白昼拳、簸箕拳、左拳、狗拳),还有棍(齐眉棍、双节棍、三节棍、德昂棍、十二步棍)、刀(单刀、十二动双刀、十七步刀)、枪(三棱矛)、剑、叉、勾镰等器械。这些拳术和器械具有严密防守和迅速出击等特点,展现出坚韧和勇猛的风格[9]。

德昂刀大小和形状与军用手榴弹的弹头相似,重半公斤左右,一端系有10厘米长的绳圈,用时将绳圈套在手腕上,五指握住锤体藏于袖内,能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手。德昂族棍术舞动时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劲和臂力,实战时往往以其长、大、重先制于人,舞动时可大跳大蹦,劈、扫、舞,灵活多变,气势极为勇猛[10]。

3.水鼓舞

水鼓又叫“嘎奔当”,是德昂族的主要打击乐器。其鼓身是用较软的优质木材芒果树或优质柚木的树干来制作,将树心挖空,并在鼓身的表面绘上各种花纹或德昂族的图腾标志物。它制作精细,外形美观[11],就像一件古朴精美的工艺品,其形状为桶形大头小尾。

水鼓是一種古老的乐器。据说古时,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曾使用过它,但如今唯有德昂族还在使用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打击乐器。传说德昂居住区受到严重灾害,需要搬迁,过大河时受到蟹妖的攻击,于是人们与蟹妖反击。战胜蟹妖后,取蟹妖的钳子做鼓身,用牛皮或青蛙皮作鼓面,又将虎皮披在鼓身上。击打鼓来,千里相传,可为召集民众的信号[12]。德昂族在节日庆典时常打水鼓,跳水鼓舞,代表着德昂族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三、德昂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困境和挑战

(一)很多项目缺乏传承人和传播者

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许多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缺乏传承人和传播者,因此正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首先,年轻一代对新型娱乐活动的青睐度日益提升,导致传统体育运动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电子游戏、短视频、直播等现代娱乐方式,而不是参与传统的体育运动。

其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传统村落环境逐渐消失,德昂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传统体育运动需要在特定的场地和环境下进行,如若不然,其独特性和原真性将大打折扣。

最后,信息时代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很容易导致传统价值观的流失。这也对德昂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部分传统体育项目自身有局限性

部分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无人传承。例如,大水鼓曾是德昂族祭祀和庆祝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其沉重的独特音律,描绘了德昂族历史的厚重,激发了他们的团结奋进精神。然而,现在德昂族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轻便的象脚鼓参加各种活动,他们普遍认为大水鼓过于笨重,即便由强壮的男子背着跳跃,也相当费力。因此,现在德昂族的大水鼓已无人背着跳。尽管部分村寨至今仍保存有大水鼓,但它们通常被放置在奘房(佛寺)里,只有在重大喜庆和祭祀活动时,村里的长者们才会去敲打[13]。表演时,他们通常会配合象脚鼓坐着敲打,有些村寨则将大水鼓置于四个轮子的架子上,舞蹈时推着架子上的大水鼓进行表演。

四、新媒体对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机遇

新媒体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技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信息创作、储存、传播和交流的媒体形态。其特点主要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覆盖范围广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14]。

新媒体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扩大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15]。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观点,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互动交流。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参与感,还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媒体可以使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有趣和多样化,同时也可以为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影响力提供便利。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形式,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轻松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二)新媒体对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数字鸿沟”“信息茧房”等。

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难以考证。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对报道对象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如何去伪存真,运用新媒体宣传自己的同时,不被负面网络舆论干扰,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群体在获取、使用、处理数字技术方面的差异。由于经济、地理、社会等原因,一些人无法接触到新媒体,因此无法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和机会。这对于一些擅长德昂族传统体育运动但不了解新媒体使用方法的长者而言,无疑是一种阻碍,意味着他们无法享受时代带来的红利。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类型,从而造成信息的单一化和偏颇化。这种现象会导致人们对比较小众的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其传播效果。

五、新媒体视域下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策略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除了传统的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等,还需要寻找更加新颖、更加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例如,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这些平台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精准传播,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有关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章、视频等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还可以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如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来进行直播,将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的现场情况实时传递给观众,让他们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和表演的精彩。

(二) 创新传播内容与形式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文化爱好者,须创新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例如,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将德昂族的传统体育、舞蹈、服饰等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尚感和个性化的作品,并通过网络传播给更多的年轻人。同时,可以通过与知名文化机构、社会组织和媒体合作,共同策划和推广德昂族文化活动,如体育节、艺术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文化爱好者关注德昂族文化,还可以促进德昂族文化与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德昂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强传播的互动与参与

新媒体的互动性为传播者与网友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了增强传播的互动与参与性,可以借助线上论坛、微博热点、抖音话题、微信群等多种渠道,鼓励网友们积极发表观点和建议,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内容服务。还可以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让网友们亲身参与到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来。例如,可以举办体育比赛、文化交流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德昂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四)提升传播者的素质与能力

传播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传播者的培训和选拔至关重要。传播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了解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传播者还需要具备对新媒体的敏感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传播者需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够捕捉到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亮点和价值,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传播。传播者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传播内容。

(五)完善传播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

一套完善的传播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应包括对传播效果进行实时监控、评估和调整,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有效地传达给目标受众。通过建立这样的机制,可以及时了解传播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传播者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用户调查等,对传播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这种反馈机制不仅可以帮助传播者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建议。根据反馈信息,传播者可以调整传播渠道、信息内容和传播时间等关键因素,以提高传播效果。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帮助传播者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六、结语

通过对新媒体视域下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的研究,发现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内容与形式、加强传播的互动与参与、提升传播者的素质与能力、完善传播效果评估與反馈机制是传播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策略。这些策略的落实需要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610-618.

[2] 熊威.德昂族文字丢失神话与中华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2):111-115.

[3] 姜科.德昂族文化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1-178.

[4] 阿果.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J].民族工作,1995(11):6-9.

[5] 赵家祥.德昂族历史文化研究[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27.

[6] 殷俊.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4):78,80.

[7] 董有湘.篾弹弓手的精气神[EB/OL].德宏网,2020-09-27. https:// www.dehong.gov.cn.

[8] 刘霓尘,陈飞宇.复兴传统武术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11(5):10-11.

[9] 钟婷婷,李浩铭,刘春.德昂族传统棍术溯源与保护研究[J].武术研究,2023(9):58-60.

[10] 申波.德昂族“水鼓乐舞”的符号化意象考察[J].民族艺术研究,2019(2):67.

[11] 陈奕宏.德宏州德昂族水鼓舞文化变迁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2):108-112.

[13] 周灿.多元文化视野中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德昂族水鼓舞为个案[J].学术探索,2015(4):130-134.

[14] 姬智爽.传媒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1):43-45.

[15] 杨红亮.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机制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1):72-76.

作者简介 周子琦,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新媒体运营、新闻传播教育。 代红兵,副研究员,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刘姣,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体育旅游。

猜你喜欢
德昂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德昂族服饰文化的子文化
——腰箍文化的探索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传统体育养生对提高大学生体质的综述
影响成都市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
德昂族腰箍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