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影视传播路径优化策略探析

2024-03-28 01:11甄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传播影视

摘要:新媒体是强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传播行业当前取得的丰硕发展成果离不开新媒体的助力。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对传播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不仅能够有效拓宽传播主体的边界,促使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还可以强化媒体传播力及传播效果,优化传播渠道。因此,对此后传播领域的发展来说,分析新媒体下的传播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影视传播的角度来看,新媒体为强化影视传播效果提供了重要助力,影视作品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更加具象地呈现借助传统媒体技术无法呈现出来的信息,优化人们的感官体验。另外,新媒体实时传播信息的特点也大幅提升了影视传播效率。

据此,文章主要探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影视传播路径优化策略。文章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影视传播角度入手,分析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影视传播路径优化策略,发现新媒体对影视传播内容、渠道以及模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提出应当采取三项策略来优化新媒体影视传播,即有效整合新媒体技术、保证传播内容的优质性以及优化互动传播模式。

文章旨在为新媒体在影视传播中的应用提供一定指导与参考,从而助推新媒体在影视传播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助力影视行业及传媒行业改革。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新媒体技术;传播内容;影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249-03

新媒体不仅能够有效拓宽传播主体边界,促使传播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还可以强化媒体传播力及传播效果,且对优化传播渠道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这让新媒体一度成为“万能工具”。

从影视传播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是强化影视传播的重要手段,借助新媒体技术,影视作品能够更加具象地呈现借助传统媒体技术无法呈现出来的信息,优化人们的感官体验。此外,新媒体也是分裂式传播影视作品的重要方式,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一系列影视作品之所以流行起来,正有赖于新媒体强大的传播速度。

一、有效整合新媒体技术

当前常用的新媒体技术主要有四种:一是数字电子技术,二是移动多媒体技术,三是交互式网络技术,四是5G技术。下面简要介绍这四类技术在影视传播中的应用。

首先,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影视作品的信号图像采集工作,并确保图像制作及图像编辑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换句话说,新媒体技术主要影响影视作品的视听效果[2]。

当前,数字电视图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促使视频传输及成像水平获得了极大提升,不仅视频画面内容更为精准,而且视频的画质也更为流畅清晰,进一步确保人们能够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强化了传播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电子技术可谓新媒体技术助力影视传播的基石。

其次,移动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于信息传播。随着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愈加多样化,这让不少人逐渐形成了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习惯。

新媒体之所以能为传播提供重要助力,与其迎合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有紧密的联系,这也极大地促进了移动多媒体技术在影视传播中的发展。移动设备体型小巧,便于携带,且只要有移动信号,便可以完成较高质量的信息传播,因而成为当前服务于新媒体影视传播的主要手段[3]。

再次,交互式网络技术主要应用于提升传播质量。相较于前两种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不是完成新媒体影视传播的基础性技术,而是保证新媒体影视传播质量的关键。基于交互式网络技术,人们可以自行选择观看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内容,从而保证影视传播内容得到精准传播,达到内容高度契合受众需求的目的。

最后,5G技术主要应用于提升传播效率。目前,5G技术在新媒体影视传播中表现出明显的传播优势,各类3D影视作品、VR影视作品等均需要5G技术的支持。5G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获得了丰富的观影体验,并促使人们自发成为作品的二次传播者,进而大幅提升影视传播效率。当然,5G技术对影视传播的助力远不止这些,相关从业者仍在探索,并有望开发出更适用于5G技术发挥效用的影视传播新领域。

综上可知,新媒体技术为新媒体成为传播主力并推动传媒行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媒体传播质效的提升同新媒体技术变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除以上提到的四种常用的新媒体技术外,还涉及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R技术等新兴技术。因此,新媒体下要想优化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应从技术整合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媒体影视传播技术体系,实现“互通循环”的传播模式[4],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作用,优化影视传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影视传播技术应当保证动态性与灵活性,以便持续引进各类可用的新兴技术,丰富技术体系,优化新媒体技术体系功能,强化新媒体影视传播效果[5]。

二、保证传播内容的优质性

谈到新媒体下的影视传播内容,首先应当关注当前新媒体影视传播引发的大众审美倾向的变化。當前,新媒体下的影视审美倾向主要有三:一是平民化倾向,二是娱乐化倾向,三是消费主义倾向[6]。因此,要想保证传播内容的优质性,不仅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筛选贴合大众实际生活的作品内容,还要致力于让作品能为受众带来愉悦的体验,并适当应用新媒体技术,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及传播积极性,优化影视作品的传播质效。

(一)基于新媒体技术提升传播内容优质性

新媒体背景下,要想确保影视作品内容的优质性,应从新媒体技术角度入手,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保障作品的大众化和娱乐性。

首先,应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有效分析当前具备“吸流”效果的传播作品,整合其广受欢迎的各类元素,编制契合目标受众需求的作品内容,实现“影视作品—目标受众”的有效对应[7]。传播内容能否吸引目标受众,是判断影视作品内容优劣的重要标准。

其次,应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构建受众参与及反馈机制。可通过调查问卷、弹幕信息收集、用户画像、直播问答等互动方式,增强受众参与感,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在提升受众忠诚度的同时,持续优化传播内容,彰显传播内容的大众化特征,以便扩大受众群体。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受众参与及反馈机制时,应当特别关注同受众互动交流的有效性,积极回答受众提问,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影视作品相关话题[8],以保持热度,为此后的影视传播奠定流量基础[9]。

最后,应基于新媒体技术,在保证传播内容娱乐性的同时,突出传播内容的有效主题。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新媒体促进了一部分内容空洞的影视作品的发展,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此类影视作品具有视听效果好、娱乐性强的优势,因此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只有优质的传播内容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相关从业者在制作、传播影视作品时,当引以为戒,适当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保证良好视听效果及娱乐性的同时,有效突出主题,深化影视作品在受众心中的印象,避免让作品落入低俗趣味的陷阱,强化作品整体生命力。

(二)基于版权保护提升传播内容优质性

表面上看,版权保护似乎同传播内容优质性并无太大关系,实际上,二者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版权保护到位,才能有效净化行业环境,以此鼓励有能力的从业者创作并傳播优质内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10]。

从这个角度来看,版权保护对提升传播内容优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据此,相关从业者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来加强版权保护。

首先,应当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信息数据检查系统,将各类影视企业、影视平台联系起来,实现多方信息共享,以此快速锁定疑似侵权作品,有效净化行业环境,规范行业整体秩序。

其次,应当构建行业规范制度,明确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规范,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降低版权侵害的可能性。此外,也可在内容传播中适当宣传版权保护,加深受众对版权的认知,促使受众自发做好版权保护。

三、强化互动传播模式

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媒介融合成为媒介生态中的新景象,影视传播阵地持续扩张,微博、微信、短视频APP等均可成为影视传播的主要渠道[11]。从我国新媒体下影视传播现状来看,互动传播已成为其主要的传播特征。

所谓互动传播,一是指传播内容和受众相互影响,二是受众自发进行内容传播,促成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

互动传播是新媒体传播引发的必然结果[12],当前颇为流行的各类影视作品的二次剪辑和创作,正是大众参与下的新媒体影视互动传播的表征。可见,要想提升传播效率,优化传播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互动传播模式,扩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途径。据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首先,应当建立起强互动性的社交媒体体系,实现影视传播和社交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影视作品的同时,利用社交媒体获知受众体验和反馈,及时回答受众疑问,提升受众参与感,并促使受众自发成为传播中的一环[13]。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按照受众爱好、年龄、媒体平台使用偏好等分层搭建社交媒体体系。换句话说,社交媒体体系应当囊括各类受众的媒体使用需求。此外,鉴于社交媒体平台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使用需求等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因此,所构建的社交媒体体系应具备良好的动态性[14]。

其次,应当打造传播品牌化效应,既鼓励通过二创、剪辑等手法进行传播,也保证作品版权不被侵害。总体来看,当前大众自发参与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二次剪辑及创作,这也是提升影视作品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对影视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情况下,若想保障作品版权不受侵害,可以采取打造传播品牌化效应的策略[15],基于影视作品本身,构建起品牌化传播模式,让大众传播自然地成为品牌化传播模式中的一环,充分发挥大众传播优势,利用品牌化效应放大影视作品的存在感,使得在互动传播过程中,作为源头的影视作品始终为人们所知,从而降低影视作品受侵害率。

四、结语

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支持。新媒体不仅能够有效拓宽传播主体边界,促使传播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还可以强化媒体传播力及传播效果,且对优化传播渠道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利用新媒体助推影视传播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利用新媒体优化传播内容、传播模式及传播渠道,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进一步优化传播质效,推动传媒、影视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向东.技术赋能下的新媒体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编辑,2023(6):22-27.

[2] 郭易铭.新媒体助力非遗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J].对联,2023,29(20):15-17.

[3] 闫婷.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99-102.

[4] 赵一帆.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J].华东科技,2023(10):108-110.

[5] 张秀丽,韩立新.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83-100.

[6] 苏炜,段雨旋.网络新媒体的新型传播功能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28(3):36-39.

[7] 饶雪蓉.新媒体对影视文化传播力的建构与反思[J].电影评介,2022(4):56-59.

[8] 陈卓.新媒体传播对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建议[J].新闻传播,2023(18):77-79.

[9] 李勋.新媒体科技赋能影视传播的表征与价值探索[J].电影评介,2022(10):84-87.

[10] 饶雪蓉.新媒体对影视文化传播力的建构与反思[J].电影评介,2022(4):56-59.

[11] 彭兰.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可供性的变化及其影响[J].现代出版,2022(6):60-73.

[12] 杨有韦.新媒体时代文化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研究[J].记者摇篮,2023(9):138-140.

[13] 曾周岚.地方新媒体传播平台打造路径[J].中国报业,2023(17):208-209.

[14] 黄楚新,陈玥彤.数字赋能:中国新媒体发展新特点[J].新闻论坛,2023,37(4):7-11.

[15] 蔡春光.短视频环境下群众文化传播路径[J].中国报业,2023(16):12-13.

作者简介 甄明,编辑,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传播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风起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影视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