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髋关节、骶髂关节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布鲁氏菌病一例报告

2024-03-28 07:52张强夏璐邓伟哲师国洋钱春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骶髂骨关节布鲁氏菌

张强 夏璐 邓伟哲 师国洋 钱春生

布鲁氏菌病 ( brucellosis ) 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anthropozoonosis ),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1]。疫畜及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 source of infection ),我国北方牧区以牛、羊为主要传染源[2]。人类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且可重复感染,传染率 ( infection rate ) 与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密切接触的机会和程度有关。国外文献报道,约 30% 的病例出现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 allergy reaction ) 并累及多个器官[3],骨关节病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骨关节损害的发生可能与细菌增殖的直接损伤、继发免疫损伤相关,并存在基因易感性[5-6]。2019 - 2022 年,随着中国北方防控趋势变化,作为易感群体 ( susceptible group )的人类开放牧业行为减少,防护意识增强,感染病例随之减少。部分患者隐匿感染且潜伏期长,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通过反复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易误诊和漏诊。国内外的文献显示,布鲁氏菌感染可引起的外周关节 ( 髋关节 )及中轴关节 ( 骶髂关节及脊柱关节 ) 病变,易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现报道 1 例以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初诊误诊为 AS 的布鲁氏菌病例,供临床参考。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 岁,农民,于 2021 年 6 月 19 日下午,因“右侧髋部疼痛 3 个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康复疼痛科。患者于入院前 3 个月出现右侧髋部疼痛,偶有右侧臀部疼痛,近半个月症状加重,伴有腰痛及右下肢放射痛,弯腰转侧活动稍受限,就诊于当地县级医院 ( 绥棱县人民医院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右侧骶髂关节炎”,给予洛索洛芬钠片 ( 口服0.1 g,1 日 3 次 ) 治疗,经治疗后未缓解。患者自诉无腰背部、髋部、右下肢外伤史或手术病史。查体:腰段棘突轻度压痛,腰椎前屈、后伸及侧弯活动稍受限,右侧坐骨神经臀点压痛;右侧髋部叩击痛,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双膝关节轻度压痛,无明显肿胀,浮髌试验阴性,双踝关节轻度压痛;双侧“4”字试验阳性,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C 反应蛋白 19 mg / L ↑ ( 标准区间值 0~5 mg / L )、超敏 C 反应蛋白 18.5 mg / L ↑ ( 标准区间值 0~3 mg / L )。影像学检查:64 排腰椎 CT 平扫 ( 绥棱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6 月 7 日 ):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64 排骶髂关节 CT 平扫 ( 绥棱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6 月 7 日 ):右侧骶髂关节面不光整,间隙略窄,其余未见明显异常;骨盆正位 DR ( 九六二医院 2021 年 6 月 20 日 ):右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 ( 图1 );髋关节冠状位 + 轴位 MRI ( 九六二医院 2021 年 6 月22 日 ):考虑双侧髋关节少量积液,双侧股骨头头下区骨髓水肿,髋臼局限性脂肪沉着 ( 图2a、b )。骶髂关节斜冠位 MRI ( 九六二医院 2021 年 6 月 22 日 ):考虑右侧骶髂关节炎 ( 图2c、d )。腰椎 MRI ( 九六二医院 2021 年6 月 22 日 ):考虑 L2~3、L3~4、L4~5椎间盘突出,腰椎椎间盘退变,L5、S1椎体骨髓水肿,待除外结核或其它病变( 图2e、f )。

图1 骨盆正位 DR 显示右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Fig.1 Pelvic anteroposterior DR: narrowed right sacroiliac joint gap

图2 患者治疗前髋关节、骶髂关节及腰骶椎 MRI a:( T1WI )髋臼长 T1 信号,股骨头头下区可见小斑片状短 T1 信号;b:( STIR ) 髋关节少量积液,股骨头头下可见小斑片状长 T2 信号;c:( T1WI ) 髂骨面可见大斑片状低 T1WI 信号,右侧骶髂关节面模糊、间隙变窄;d:( STIR ) 右侧髂骨面、骶骨面可见大斑片状长T2WI 信号;e:( T1WI ) L2~3、L3~4、L4~5 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L5~S1 间隙变窄,L5 椎体及 S1 椎体可见短 T1 信号;f:( T2WI )L5 椎体及 S1 椎体边缘不清晰,呈虫蚀样改变,L5 椎体下象限及S1 椎体上象限可见斑片状长 T2 信号Fig.2 Hip joint, sacroiliac joint and lumbosacral vertebrae MRI before treatment a: The acetabulum had a long T1 signal, and small patchy short T1 signals were seen in the subcephalic region of the femoral head ( T1WI ); b: A small amount of effusion of the hip and femoral head, small patchy long T2 signals ( STIR ); c: Large patchy low T1WI signals on the surface of the ilium, fuzzy and narrow gap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surface ( T1WI ); d: Large patchy long T2WI signals were seen on the right iliac and sacral surfaces( STIR ); e: L2-3, L3-4, L4-5 interverbebral disc oppression to the dural sac, narrowed L5 - S1 gap, short T1 signal of L5 and S1 ( T1WI );f: Unclear L5 and S1 vertebral body edge, insect damage appearance change, patchy long T2 signals in L5 lower quadrant and S1 upper quadrant ( T2WI )

结合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等情况,入院 8 h 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AS?给予甘露醇注射液 ( 静脉滴注100 ml,1 日 2 次 ) 及丙帕他莫注射液 ( 静脉滴注 100 ml,1 日 1 次 ),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缓解。2021 年 6 月21 日风湿免疫科会诊意见,入院 48 h 确定诊断:AS;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依据符合诊断 AS 的 1984 年修订的纽约标准[7]:( 1 ) 炎症性腰背痛病史 3 个月;( 2 ) 骶髂关节间隙狭窄 ( Ⅲ 期改变 )。给予口服剂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 ( 口服 75 mg,1 日 1 次 ),择期给予生物制剂。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未缓解,入院第 3 日病情变化,出现发热伴有腰部剧烈疼痛,体温最高达 38 ℃,疼痛呈持续性,放射至右侧小腿后侧及外侧。追溯病史,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4 月间断居住于绥棱县当地亲属家中 ( 饲养羊约 20 头 ),并且帮忙饲养。2021 年 6 月 23 日感染科会诊意见,查布鲁氏菌凝集两项,结果回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入院第 4 日转入感染科并修正诊断:布鲁氏菌感染;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诊断依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 布鲁氏病诊断 ( WS / T 269-2019 ) 》确诊病例[8]:( 1 ) 有传染源接触史;( 2 ) 发热伴有乏力、肌肉酸痛及关节痛;( 3 ) 骨关节系统损害;( 4 )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 5 ) 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考虑患者存在骨关节系统损害,根据《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9],给予头孢三代抗生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 静脉滴注 4.5 g,1 日2 次 )、利福平 ( 口服 0.6 g,1 日 1 次 ) 及多西环素 ( 口服100 mg,1 日 2 次 ) 联合治疗,经治疗 7 日后,体温恢复正常,右侧髋部及臀部疼痛缓解,腰部疼痛明显缓解,无放射痛。患者于 2021 年 7 月 9 日要求出院,嘱其继续口服利福平及多西环素 6 周后复诊。2 年期间患者因个人原因未复诊,2023 年 7 月经风湿科回访后患者就诊并复查 MRI,详见图3。

图3 患者 2 年后复诊髋关节、骶髂关节及腰骶椎 MRI a:( STIR ) 髋关节少量积液,余未见明显异常;b:( STIR ) 右侧骶髂关节面模糊,余未见明显异常;c、d:( T2WI 和STIR ) L5~S1 椎体边缘不清晰,间隙模糊;余未见明显异常Fig.3 Hip, sacroiliac joint and lumbosacral vertebral MRI 2 years later a: There was a small amount of fluid in the hip joint, and the rest results were normal ( STIR ); b: The right sacroiliac joint surface was blurred,and the rest results were normal ( STIR ); c - d: The L5 - S1 edge was not clear, and the gap was blurred, with no obvious anomaly ( T2WI and STIR )

讨 论

本例患者有牛羊接触史,以右髋及右臀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病程中有进展性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实验室检查有炎症指标升高,影像学可见中轴及外周多个部位骨与关节损害,在多个维度都需与 AS 相鉴别,经复习国内外指南及文献,对鉴别要点进行汇总。

布鲁氏菌病患者有明确的畜牧接触史,可在各个年龄发病,病程中有发热,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补体结合、抗人球蛋白试验可有阳性检出,或经培养出布鲁氏菌,根据病程长短及疾病严重程度给予抗生素联合治疗[10]。AS 为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青年阶段发病,部分患者可检测出 HLA-B27 阳性,呈明显家族聚集性[11],根据疾病活动性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生物制剂治疗。

布鲁氏菌病患者中轴关节病变以骶髂关节、脊椎关节为主,其中脊椎关节炎多发生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腰椎L4~5更易受累。布鲁氏菌病患者病程中出现的急性剧烈腰部顿挫性疼痛,伴有放射性神经根征,呈现出坐立不安的表现,与脊柱炎、坐骨神经根炎相关[12]。本病例入院第3 日出现的急性腰痛伴有右下肢放射痛亦可能来源于此。Patil 等[13]在一项研究中发现,100 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中31 例出现骶髂关节受累。Sayin Kutlu 等[14]在研究中纳入了 219 例布鲁氏菌感染的患者,发现其中 59 例 ( 26.9% )出现椎体炎及椎间盘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Santiago等[15]对科英布拉大学医院 ( The Coimbra University Hospital )10 年内的 90 例布鲁氏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与关节并发症 44 例,最常见的是脊柱炎 ( 25 例 ),其中17 例出现腰椎受累。Gheita 等[16]在一项对 100 例布鲁氏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24% 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其中单侧病变为主,占 20.8%。而 AS 骶髂关节病变及脊柱关节病变可发生在各年龄、各病程阶段的患者人群之中,以疼痛及僵硬感为主要表现,呈现慢性进展性,晚期可出现韧带钙化、骨性强直。

布鲁氏菌病外周关节病变髋膝更常见,以滑膜炎、关节积液、髋臼及股骨头炎为主,偶有化脓性炎症出现,多呈单发性。Bosilkovski 等[17]在一项关于儿童骨关节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受累的研究中发现,1989 - 2011 年,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传染病医院和诊所接受治疗的 133 例儿童骨关节布鲁氏菌病患者,其中 71.4% 的骨关节受累是单发的。髋关节受累的发生率为 49.6%,膝关节受累发生率为 30.1%;而 AS 外周关节病变主要以髋、膝关节等下肢大关节为主,约 38%~66% 的患者存在髋关节受累,多为对称性,伴有关节积液、关节间隙变窄[18]。

MRI 是用于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影像技术之一,亦可作为治疗后随访影像技术的首选,其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 96%、92% 和 94%[19],有助于区分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和其它疾病 ( 感染性脊柱炎、结核性脊柱炎及 AS )[20]。布鲁氏菌病患者 MRI 可见骶髂关节骨髓水肿 ( STIR 序列上 T2WI 长信号 ) 及髋关节积液,同 AS 极为相似,脊柱矢状位可见骨髓水肿 ( STIR 序列上 T2WI 长信号 ),以终板和终板下骨质为主,伴有椎间隙模糊变窄及侵蚀性破坏。相邻椎体边缘局限型骨质破坏,可见小而多发的虫蚀样改变,椎体中央骨质亦可被侵犯,T1WI 呈低信号,“花边征、鸟嘴状”为布鲁氏菌病特征性表现之一[21]。Li 等[22]的一项分析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 MRI 特征的研究中,47 例布鲁氏菌病的患者进行脊柱 MRI 检查时发现共计 112 个椎体受累,其中 71 个呈弥漫性破坏表现,41 个呈局限性虫蚀样破坏,29 个出现了椎间隙狭窄。而 AS 脊柱关节病变可见方椎畸形[23],矢状位上可见以椎体终板 - 椎间盘纤维环附着处为中心的扇形或三角形、边界清晰的非侵蚀性改变 ( 长 T1WI 长 T2WI 信号 ),即亮角征 ( romanus 病灶 )[24]。此外,AS 具有典型的X 线表现,分为骶髂关节表现以及脊柱的表现,通常由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髂骨侧先受侵犯,出现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部分强直等,脊柱的病变一般是在晚期可以发现韧带钙化,脊柱的竹节样改变,椎体方形变等[23]。

综上所述,布鲁氏菌感染导致髋关节、骶髂关节病变与 AS 非常相似,容易误诊误治,当患者接触史不详或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通过实验室检查及脊柱 MRI影像学检查识别诊断。

猜你喜欢
骶髂骨关节布鲁氏菌
腰痛也可能是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牛种布鲁氏菌生物Ⅰ型的分离与鉴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