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发展研究

2024-03-29 00:40曹兵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改革

曹兵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6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且全民身心健康发展已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所在。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全民健康已成为社会大众广泛认同的理念。而目前我国校园的体育教学仍旧存在很多的短板,素质教育改革工作仍旧非常严峻。为了改变这一教育现状,需要有效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政策和要求,并结合校园的实际教学情况,变通地改革创新体育教学工作,不能呆板地执行体育教学改革政策。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监督与指导工作的价值,推动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提升整体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核心素养。

1 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阻碍因素分析

1.1 教学时间不能保障

在体育教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种种原因导致了教学课时的减少,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阶段,本来体育课时就很少,又被其他学科占用,导致体育教学时间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1]。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热情就会出现下降,进而导致学生体育综合学习质量的下降,使得学生的体质健康受到了一定影响。

由于教学时间无法得到一定的保障,学生体育学习周期延长,增加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不稳定性,很多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形成,而在形成的过程中,若是训练周期被打乱,则会增加体育锻炼习惯的不可靠因素。在原有的体育课程教学安排下,学生通过课间的自我锻炼和课堂的教学引导,可以很好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但由于体育教学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计划就此搁置,影响了学生后续的体育综合学习质量与效果。

1.2 课堂教学与户外教学的衔接性不强

在体育课程教学阶段,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侧重于体育理论的教学,没有加强体育实践课程的引导,导致课堂教学与户外教学衔接之间出现了问题,给学生的体育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阻碍[2]。如跑步项目,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跑步成绩与状态进行引导教学,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跑步的理论进行长篇大论,给学生讲解跑步的步频控制、步幅调整、呼吸调整、心率测试等,学生由于没有进行实践训练,对很多体育理论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根本无法理解该理论知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的应用。体育教学课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造成了学生体育综合学习质量的下滑[3]。

由于课堂与户外教学之间产生了脱节,很多学生在户外体育锻炼时,都处于无精打采的状态,部分学生因为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而放弃了体育锻炼。这是因为在户外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案,而是采取“一刀切”的体育教学策略,直接打击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体能差异、体育学习兴趣差异、性别差异等,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及对学生的实际体育学习情况的深入研究分析,教师可以设计编制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案。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体育教学方案编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方案设计工作中,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方案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1.3 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

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的分析,确保教学方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因为在体育教学改革时,必然需要对教学项目进行改动,增加一些新的体育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充满了好奇,同时并没有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适应性练习,因此当参与相关体育教学项目时,就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如在新的体育教学项目开展之后,学生出现了脱臼、肌肉拉伤、骨折、扭伤等不同情况的问题[4]。若是在第一次训练的过程中就发生了安全事故,则会让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在今后的体育学习锻炼过程中,学生将很难投入全部精力。为此,在进行实际体育教学改革时,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体育教学方案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4 体育考试指导性存在问题

在体育考试引导的过程中,如果过于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就会导致体育考试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影响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与体质健康。很多学生都是受到应试体育考试的影响,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只能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其他体育项目的训练,这种情况容易埋没有运动天赋的学生,造成我国体育人才的流失。为了纠正这一问题,需要对体育考试进行重新定义[5]。

1.5 体育教育环境有待建设

学生的体育学习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在校园体育教学环境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通过各方教育人士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环境,促进学生体育综合学习质量的提升。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该项工作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6]。

2 体育教学的发展路径探讨

2.1 政策的有力落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基本教学目标,推动素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和综合实力,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华复兴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努力[7]。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仍旧存在很多短板,素质教育改革工作仍旧非常严峻。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狠抓学生的体能和健康,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8]。从我国2017年对外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资料可知,我国学生的整体体质没有得到持续性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当然,其中部分体质指标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9]。

在我国校园体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学仍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且学生的体质健康和身心健康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0]。为了改变这一教育现状,需要有效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政策和要求,不断强化理论体育课与户外体育训练的结合,确保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体质健康状况。

在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方面,一周的体育课往往只有3节或2节,因此可以将体育教学课时整体增加1个课时。在具体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政策时,需要深入学习体育教学改革思想,并结合校园的实际教学情况,变通地改革创新体育教学工作,不能呆板地执行体育教学改革政策。如在农村地区开展游泳体育课的教学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为此,教师必须对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变通,不能困于教条思想,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改革的质量与效果。

在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时,需要充分发挥出体育监督与指导工作的价值,实现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例如,姚明在上任篮协主席之后,开始了国家队的篮球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本期望中国队可以在2019年篮球世界杯赛上取得好成绩,但实际比赛情况非常惨烈,中国队直接失去了直通东京奥运会的资格,这对我国的篮球事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由此可见,篮球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有限。为了推动我国篮球向国际水平发展,必须深化篮球改革工作,从国家队、校园篮球、职业联赛、社会氛围等领域同时入手,全面深化我国篮球教学改革工作。篮球教学只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未来我国体育改革的阻碍仍旧会非常多,而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会坚持不变地进行,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

例如,北京市相关学校在体育改革工作落实过程中,将学生早晨到校的时间一律延后20 min,主要的目标是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迎接崭新的一天。而我国新疆地区的体育教学改革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教学情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主动取消了体育学科的竞赛机制,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领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2 教师团队的建设

体育教师团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应的体育改革相关政策,以确保教师团队建设工作的质量与安全。在进行校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时,校长的态度和重视度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改革创新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因为校长是体育教学政策执行的第一责任人,对传达上级教育工作和执行教学改革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校园体育课是否存在挤占问题、体育教学经费是否充足、课间的体育活动是否得到有效的开展、体育户外课程是否得到很好的落实等,这些工作都在校长的监督管理范畴之内。若是校长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责,则会直接导致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停滞不前,给学生的体育学习与体质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校长肩负着体育素质改革的重任,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了直接作用。在进行校园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时,校长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和自己的思想认知,将直接指引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方向。为了保证体育教师团队建设的可行性,应全面深化改革体育教学工作。

在体育教学课程安排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同时需要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体育管理条例,合理地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进而确保体育教学工作的可靠性。在大课间体育教学时,需要充分激发出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开展各项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因此,在体育教师团队建设阶段,需要对教师的师德、品格、能力、素养进行严谨的考评,确保每一位任职的体育教师都具有超强的体育教学实力,确保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综合效果。

2.3 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体育教学对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落后,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重复单一的训练动作,根本无法让学生释放出体育潜能,也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热情。在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这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无法提高。为了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通过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工作。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必须对我国的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工作,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掌握相关体育项目的技巧,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

在开展实际体育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体育技术动作,还需要确保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一定的快乐。让学生在增强体质的过程中,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愉悦感。学生体育锻炼的正向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一些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和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竞技精神、顽强的品格,促进学生身心不断强大。当遇到任何事情时,体育精神都会鼓励学生迎难而上,解决相关的问题。在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时,需要对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体育安全、教学内容等进行深入的改革,确保教学可以紧跟时代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学习质量与核心素养。

2.4 体育课堂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

体育课堂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需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强调健康第一的主旨思想。在开展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时,需要进行体育课堂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要在校内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价值,还要在校外改善运动环境,社会各界人士要共同努力,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在社会体育环境的不断熏陶下,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在引导学生体育学习时,家长需要充分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势,让学生从小接受体育锻炼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家长对学生的鼓舞非常重要,家长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快乐,交到更多的朋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在学生放假的自由时间,家长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一些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游泳、跑步、登山、徒步、网球等,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体育教育引导优势,需要构建合理的家校联合体育教学模式,推进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出家校联合教学模式的优势,需要家长对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进行有效监督与检查,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引导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学习生理健学、心理学,并加强学生的营养保健。此外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学生安排合理的饮食起居,照顾学生的膳食健康,让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起居习惯,保障每晚充足的睡眠,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创新,推动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改革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