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现代临床应用概述*

2024-03-29 01:47翟冬妍吕冠华范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赭汤代赭石胃气

翟冬妍,吕冠华,范颖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847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沈阳 110034

旋覆代赭汤出自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仲景云:“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伤寒发汗后,又误用吐法、下法,致胃气受损,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气机升降及运化功能失司,则津液输布障碍而有痰,痰阻滞中焦,气机不得畅,故而出现“心下痞硬”;脾虚胃弱,痰气相博,胃气不降,故可见“噫气不除”,或见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上述症状皆由胃气虚弱,痰浊阻滞所致,故应治以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宜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旋覆代赭汤由旋覆花、代赭石、甘草、人参、生姜、半夏、大枣等七味药组成。方中旋覆花为君药,降气又兼消痰;代赭石质重,重坠降逆,与旋覆花相辅相成共降上逆之气,为臣药;半夏、生姜同用,起和胃降逆,祛痰散结之功效;人参、炙甘草、大枣三药甘温补气,调养脾胃。诸药相合,共奏降气化痰、健脾和胃之功效,使上逆之气得以降逆,所化之痰浊得以消泄,所伤之中焦得以调补,此方消痰与补虚相伍,祛邪而不伤正,胃气不虚,痰浊得消,症状可除。临床上旋覆代赭汤应用广泛,本文就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近况概述如下。

临床应用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脾胃虚弱为主[1-2],可因外邪、药食、情志因素加重,气机升降失常贯穿疾病始终,进而脾胃功能受到影响。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失司,则生痰,故可见胃痛、胀满,食欲不振。赵立国教授[3]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所致,并认为治疗中应以“通”为治则,以此治则创立了以旋覆代赭汤加减而成的胃炎合剂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有研究表明,旋覆代赭汤联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缓解情况与病理检查好转情况优于中成药对照组[4],其中旋覆代赭汤联合丹参饮在和胃理气方中加之活血化瘀之品,使气血相和,运行通畅,在一定程度上濡养胃黏膜,可使萎缩的腺体受到濡润,恢复功能。

2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以烧心、反酸为主要表现,脾主升,胃主降,升降无序,不通则痛,故胃脘痛;胃气上逆于食管,胃液灼烧食管,故可见胸骨后灼热;胃液随胃气上逆,故可见反流。本病根本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已得到多数医家认可[5],故临床上用旋覆代赭汤降逆和胃,方中旋覆花与代赭石一轻一重,共奏调畅气机之功,从而改善反流,重镇降逆又不伤胃气,益气和胃又不助痰。赵文霞教授[6]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从肝胆论治,重视身心同调,以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进行临证加减,有反酸、烧心者,加海螵蛸、瓦楞子等制酸之品;若有口苦,则加龙胆草、黄芩等清肝火之品;若有失眠、心烦,加炒栀子、黄连等泻心火之品,取得了显著疗效。王盼盼等[7]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8例,通过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后湿咽成功率、卧位/立/总反流时间百分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组。侯一军等[8]以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3例为治疗组,以胃动力药、抗酸、抗感染治疗32例为对照组,从有效率、是否出现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及治疗半年后症状是否复发等方面对比,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优于对照组。

3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部不适、饭后饱胀、有早饱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多由饮食不节和情志所致,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因不节饮食而损伤脾胃,即《黄帝内经》中云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从另一方面来看,人们社会及生活压力逐年增加,“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气机不畅,脾胃纳运失职,因虚致实,易产生痰湿病理产物,有形之邪阻滞中焦气机,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故可见腹泻、腹胀,即《黄帝内经》中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张声生等[9]基于“寒、热、虚、实”二次辨证观察5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研究发现证候分布以脾虚气滞证为主。本病治疗应温中补虚、健脾祛湿[10],符合旋覆代赭汤病机。徐晓众[11]认为本病症状皆因胃气不降,而脾虚为核心病机,肝郁为病因,故用旋覆花功降气,代赭石降逆又平肝,再加人参、炙甘草、大枣等补脾之品。陈丽娟等[12]应用多潘立酮联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6例,发现其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上腹痛、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而且发现旋覆代赭汤能通过促进胃肠激素水平恢复进而缓解症状,不良反应例数也少于多潘立酮对照组,综合各项评价指标,中西医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多潘立酮治疗。

4 胃排空障碍(胃瘫)

胃瘫是胃肠道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亦可继发于各种风湿类疾病、糖尿病,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后胃瘫综合征多因素体虚弱,术后耗伤气血,脾胃虚弱,气机不畅而致恶心、呕吐、腹胀、进食困难和上腹痛。左明焕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实邪致中焦枢机不利[13],其治则根本为恢复中焦脾胃枢纽,故用旋覆花、代赭石一轻一重以恢复中焦气机。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中医学“消渴兼痞满”范畴,消渴日久,脾胃虚弱,病后体虚,若再加劳逸不当,胃气虚弱不能正常受纳水谷,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谷而化生水谷精微,水谷停滞胃中,随胃气上逆而成呕。旋覆代赭汤是治疗胃虚气逆证的代表方,本病根本病机与旋覆代赭汤相契合。邹利艳等[14]在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时,两组在进行基础治疗上再分别进行旋覆代赭汤联合针刺治疗及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相比,旋覆代赭汤联合针刺治疗在改善症状上所用时间更短,大大缩短了胃瘫的缓解时间,有助于恢复胃肠正常功能。肖东靖[15]用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观察发现,旋覆代赭汤能够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动力,改善临床症状,若再加上黄芪、当归、白术、升麻、陈皮、木香六味药,对于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5 上消化道肿瘤

肿瘤类疾病病程长,久病体虚,脏腑多受累及,常先累及脾胃,脾胃受损,升降失常,故此类疾病常有恶心、呕吐、噫气频频、呃逆等症状,肿瘤患者化疗后也常出现恶心,呕吐,多由胃气上逆所致。胃以降为顺,调畅气机时应重视降胃气。脾胃虚弱,脾不运化水湿,津液输布障碍,聚湿而生痰,痰浊阻滞气机,故此类疾病患者常有胃脘部至咽喉部的满闷不舒。张德忠[16]认为旋覆代赭汤既可以助脾升清、胃降浊,又可以标本同治,补虚泻实,与上消化道肿瘤病机相切合。马长德等[17]用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常加上有抗癌作用的半边莲、半枝莲,再随证加减活血、健脾、散结之品,极大地改善了进食困难或吞咽困难主要症状。有实验表明,旋覆代赭汤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干性[18],也为临床上旋覆代赭汤治疗食管癌奠定了理论基础。

6 呃逆

现代医学中认为呃逆是由膈肌痉挛所致。中医认为呃逆是由外邪、内邪或机体虚损致使胃气上逆,扰动于膈,和降失调所致[19],即《素问》云:“胃为气逆,为哕为恐。”故本病应治以降逆止呃、理气和胃,与旋覆代赭汤病机相似,临床常用旋覆花、代赭石以降逆,半夏、生姜以和胃。李勇等[20]用针灸与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加减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87例,治愈率57.47%,总有效率达95.40%。叶松教授[21]认为呃逆的关键点不在膈,提出:“呃之要在于升降,治呃必先疏肝”的观点,治疗中用旋覆代赭汤中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三味合柴胡疏肝散效果颇为显著,为各医家提供新思路。

7 呕吐

呕吐是指有物吐出或有干呕恶心的病证,其根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治宜降逆和胃,与旋覆代赭汤的病机相符。张介眉教授[31]在治疗神经性呕吐时常用旋覆代赭汤合大黄甘草汤加减,疗效确切。杨梦霞等人[32]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旋覆代赭汤主要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止吐作用,为后期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8 咳嗽

咳嗽基本病机为肺气不宣,肺气上逆,但其根本为气机不畅,治疗应重视调畅脏腑气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升降无序则气机不畅,影响肺气,进而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应重视脾胃升降功能。任宝成[22]认为“治咳先治痰”,尤其治内伤咳嗽,重在理气、健脾、化痰,与旋覆代赭汤治疗方向一致。郭素香也基于任宝成对咳嗽的治疗法则,创制了百茅汤,其由两方化裁而来,分别是《伤寒论》中的“旋覆代赭汤”与《圣济总录》中的“百部丸”,获得良好疗效[23]。周嘉鹤等[24]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单纯西药组用金奥康 (奥美拉唑)治疗患者32例,中西医结合组用旋覆代赭汤合金奥康治疗患者40例,治疗组95%,对照组总有效率71.9%。陈燊等[25]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0例发现中医药治疗较对照组不易复发。还有医家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小儿刺激性频咳[26]、慢性支气管炎[27],都取得了良好疗效。

9 喘病

喘病是以咳嗽,喘憋气短,张口抬肩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根本病机为气不能正常升降、摄纳。朱丹溪提出了“百病中皆有兼痰者”,痰在肺系疾患中不仅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33],故治疗喘病中应着重于化痰。故治以理气化痰,符合旋覆代赭汤的病机。徐有水[34]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肺胃气逆型喘病36例,其中患者兼有胃脘痞满、泛酸、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总有效率94.4%。也有实验数据支持旋覆代赭汤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进而治疗过敏性哮喘是有效的[35],为临床旋覆代赭汤的应用拓宽范围。

10 眩晕

眩晕发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痰、瘀、虚[28]。“虚”多因脾胃虚弱,内生痰饮,若加劳累或情志不和,痰浊随风上逆而蒙蔽清窍,故而眩晕。其治疗着眼于补虚、化痰、降气,故临床上常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本病,取旋覆花、代赭石“降气”,半夏、生姜“化痰”,人参、炙甘草、大枣“补虚”。管寿明等[29]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美尼尔综合征32例疗效满意。张勇等[30]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40例,不仅能缩短残余头晕持续时间,减轻嗳气症状,减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率。

11 杂病

旋覆代赭汤还被应用于各种疾病。痫病多因“痰”所致[36]。马融教授[37]也认为癫痫的关键在于痰邪,因临床发作中癫痫多有呕吐、嗳气等胃气上逆之症状,故提出“平冲降逆”法治疗癫痫,常用旋覆代赭汤或桂枝加桂汤加减治疗癫痫,疗效确切。“腹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以腹部抽动、鼓肚子并伴有喉中异声为主要表现,张喜莲教授[38]认为此病为少阳阳明合病夹痰饮所致,故治疗常以旋覆代赭汤补虚降逆散痞,其中补虚有胃气之虚,还有阳明经气之虚。于睿教授[39]根据“心胃同治”理论认为心房颤动伴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常在治疗中以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随证加疏肝健脾之品,取得良好疗效。宋欣伟教授[40]认为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在中医属“肺痹”,本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中还用注重调理脾胃升降,故常用旋覆代赭汤合 三子养亲汤、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李瑞玉教授[41]在治疗一梅核气患者时,一诊时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效果不明显,后抓住有胃虚气逆,痰阻于喉病机,换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咽喉异物感明显改善。

总结与展望

旋覆代赭汤在各个系统疾病中广泛应用,虽症状不同,其病机却大为相似,都以 “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病机为核心,故都可以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此为异病同治。因此,运用旋覆代赭汤时,切勿仅专注于症状,要以疾病病机为关键,根据症状进行加减,灵活运用,从而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旋覆代赭汤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杂病,中医治疗以辨证为关键点,切勿因病名局限于治疗方法。因此,应进一步挖掘发现医家临床使用旋覆代赭汤经验并加强临床应用研究与方剂实验研究,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在临床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赭汤代赭石胃气
代赭石的临床应用及其量效关系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香砂代赭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代赭石矿物学研究及应用探讨
张仲景代赭石配伍特点探析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旋覆代赭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经方旋覆代赭汤当代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