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4-03-31 17:27周殿芳
关键词:逆向创造性思维

周殿芳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语文教学,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设疑问难,引发学生独立思维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质疑问难。

(一)引疑巧问。教师在了解学生自学存疑的情况后,根据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疑问,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教学《一定要争气》时,围绕“中学时代的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这一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设计这样一串疑问:童第周为什么要跟班试读?当什么时候他才下决心要争气?他做出了哪些努力?他当时的学习为什么不是很好?疑问一层深一层,前问的“果”成为后问的“因”,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排疑解难,通过积极思维状态,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重点内容,也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

(二)激疑拓展。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还要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如《大海的歌》一文中两次提到“歌”——欢乐的歌和一曲新歌。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要做好感情的处理,还要指导学生体会二首歌的感情的升华。通过对“欢乐的歌”和“一曲新歌”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质疑问难,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反复的颂读中去品味。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二、展开想像,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有助于推陈出新,产生大量新奇独特的构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学中可以利用文中关键词与中心句,想象并补充故事情节,这是引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如《放风筝》一课的第六自然段抓住三种风筝展开想象,描写各式各样风筝的美丽姿态。仿照描写“小蜜蜂”“小金鱼”的方法,把其他的风筝用自己的话进行细致描述。有的学生说:“你瞧,那凶猛的老鹰,扑扇着巨大的翅膀,好像在寻觅美味的猎物。”有的学生说:“那粉红色的蜈蚣,正摆动着长长的尾巴,好像在做太空旅游。”有的学生说:“雪白的仙鹤,展开翅膀,好像在说‘朋友们,咱们去那朵白云上跳舞,好吗?”学生们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再如,体会古诗《舟夜书所见》意境,教学中,先让学生理解诗意,然后让学生当小画家,用画笔表达诗意,进一步体会那样的意境。学生兴趣很高,用简笔画很快勾画出种种画面。有的是:在高高的山岭间,一条小溪静静地流着,一只小船停靠在岸边,那枯黄的灯光照射在河面上,河面泛着点点金光,山岭上一片乌云挡住了月亮。有的画面是:一片绿色的芦苇丛,一只黄色的小船孤零零地停着,红色的灯光,透过芦草洒在河面上,闪闪发光。可见,通过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表达能力训练,有效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变果溯因,指导学生逆向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变果溯因是一种有效的指导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从已知的结果出发,逆向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过程,从而发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情节、人物或主题进行变果溯因的思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这个结果对整个故事或主题的影响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此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变果溯因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逆向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者从不同的结果出发,逆向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过程。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创意机会。

四、运用比较,启迪学生求异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较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事物、观点或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或者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和特点。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思考不同的可能性。此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比较法来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可以提供多个开头或结尾,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特点,并尝试创作出自己的独特版本。如教授《司马光》一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大胆想像,提出:如果你遇到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会用什么办法去救他呢?有学生说,可以找树枝把他拉起来;有的说,可以用盆子把水缸里的水舀干;还有的说,可以找大人来帮忙;搭人梯拉出来;想办法把水缸放倒,让水流出来……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再通过讨论交流,运用比較,得出最佳的救人办法。这样既鼓励求异,又重视求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比较,不仅可以启迪学生求异思维,还可以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需要的一种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创造的种子孕育在孩提时代,如何去培养,如何去根植,这是每位教学工作者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与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要在这一关键时期,通过日常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创造力的知识基础,种植并栽培好饱满丰硕的创造力的果实。

猜你喜欢
逆向创造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逆向而行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