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思考研究

2024-03-31 17:27夏惠玲
关键词:声部歌唱技巧

夏惠玲

合唱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歌唱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声部音乐的表现力,丰富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唱的体验。有效的歌唱技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强化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歌唱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向上的精神,对于提升学生审美体验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趣味性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实际上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为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遵循正确的育人规律,在合唱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歌唱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时,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游戏化,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以游戏接龙的形式,带领学生感受二四拍的节奏和欢快的歌曲特点,组织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演唱,初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欣赏合唱歌曲,激发学生热情

合唱是一门集体演唱的艺术,要求单一声部演唱的高度统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歌唱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合唱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欣赏合唱歌曲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讲解二年级上册《火车开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初步感知歌曲的表现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积极创编律动,鼓励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尝试二声部合唱,指导学生结合歌曲的风格进行演唱。

三、设计合唱教学,培养团队意识

在合唱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歌唱技巧,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感知音乐节奏、欣赏优秀曲目,还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技巧付诸实践,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各个声部合唱的特点和相应的方法。

比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唱状态和表现,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呼吸節奏,培养学生之间的配合度。

结束语

结合上文论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开展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拓展教学工作思路,采取“玩、听、唱”相统一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合唱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声部歌唱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指正要有技巧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