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思融通”模式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策略

2024-03-31 17:27董迎双
关键词:学思春花百草园

董迎双

“学思融通”下的语文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明晰目标,加深思维理解

教师要抓住核心问题去疏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构建思维链,引导学生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获得情感体验,让他们形成自己的理解。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探究百草园景物的特征,从而掌握文章语言特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重视朗读,丰富思维方式

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品味文本语言,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朗读文本,让他们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如在学习《春》一文时,笔者让學生阅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学生品味“闭了眼”,能感受到人们沉浸在甜美的空气中,可以想象出秋果累累的热闹景象;能从“眼睛”“星星”“眨呀眨的”等感受到阳光照耀下的春花格外鲜艳,以及春风吹拂下的攒动。

三、优化方式,引导思维发展

教师要设计发散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究意识,并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反问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使他们的思考变得更加全面。教师要通过反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如在学习《社戏》一文时,笔者提出问题: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对平桥村的印象,你们会用什么?当学生回答出“乐土”时,我追问道:既然是“乐土”,都有哪些快乐?有学生从受优待、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热情淳朴、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生活处处充满趣味等方面感受到其“乐”融融。

四、强化训练,提升思维水平

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导他们多角度展开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与“思”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表达效果,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学”“思”的融合,给学生带来愉悦感与成就感,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思春花百草园
春花
学校里的“百草园”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春花依然盛开
又见春花遍地开
我的学思历程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学思结合敲响语文学习之门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