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教学的互补初探

2024-03-31 17:27闫建永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活动意识

闫建永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严谨求实的态度,还要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要想有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时反思,以调整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状态。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反思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认识到反思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重视知识的生成性、体验性。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呈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将探究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向,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结论。重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经常反思,找出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和教学观念,紧随时代的步伐,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快速成长起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思想。

其次,认识到反思是提高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师,要想有很大的提高,首先养成每天进行反思的习惯,哪怕今天的反思内容很少,教师要认识到反思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自身成长的意义。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工作的完成,他们追求的是通过不断反思、总结,使自己在教学、班级管理方面做得更好、更出色。教师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思考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其他教师的方法的差异,加深对教学活动的认识,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最后,要深刻认识到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原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能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敢于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教师的教学创新源于平时的积累与反思。教师要随时记录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对知识的传授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情况等进行记录,进行深度的思考,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采取新的措施,然后把它们运用于教学中,这就是教学的创新,是我们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据此编写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鮮明的教学设计。教学后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应变、教案的修正等,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就一定能不断加深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中获得提升。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活动意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