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2024-03-31 17:27侯祚红
关键词:激情创设教材

侯祚红

一位教育家曾说:“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情感和谐交流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知识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重视情感投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爱护学生,以情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若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赖,与老師关系疏远、感情淡薄,自然就难以喜欢上老师所教学科,又怎能学好这门课呢?因此,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爱护学生,用自己对学生深切的爱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精湛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情感,熏陶感染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大概就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缘由吧。

二、精研教材,以知蕴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反映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唤起学生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掌握有关知识,把握好教材中蕴含的感情。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复杂的情感,有革命者的豪情,有创业者的壮志,有成功者的喜悦,有百花争艳的美景,有人间的凄凉,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有大好河山的图画,有瑰丽的奇石异宝……在教学每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努力去挖掘情、发现情、撷取情、积累情,然后把教材中的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乐学、好学、愿学,把汲取知识化作学生的自觉需要。

三、激情讲授,以情动情

情感的一大特点是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吴心田老师曾说:“教师上课应有点激情,没有激情课堂气氛就显得沉闷乏味,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讲课时生动形象、赋予变化、充满激情,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强烈地感染学生,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奋发学习的积极性。如讲到悲痛时面带忧伤,讲到慷慨时情绪激昂,讲到喜悦时满面春风。总之,教师在传授知识表达情感时,必须做到尽语尽意、和谐适当、恰到好处。泰安的程祥老师就是一位善于动情、用情、激情的典范。听他的《祝福》一课,讲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时,他面带悲愤,用平缓低沉的语调娓娓叙说:“祥林嫂在笑中出场,在笑中度日,又在笑中死去。同学们听了这段话能笑得出来吗?”程祥老师这段富有激情的讲述,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了学生,几十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聚焦到老师身上,对所提问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效率会低吗?质量能不高吗?

四、创设情境,以境触情

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景”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能陶冶情感激趣求知的和谐的教学情境与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最大限度地接受知识。比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教师放映录像,将桃花源美丽的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之教师生动激情的描绘,使学生不仅“耳闻”,还能“目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知识接受快、理解透、记忆深,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还可以用表演游戏、展示挂图创设情境来育情。总之,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五、结语

情感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教学实践中恰恰容易被忽视。教师只有重视情感投入,努力创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情讲授,才能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语文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激情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