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开发与利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两点做法

2024-03-31 17:27周美娟
关键词:法治道德情绪

周美娟

在“立德树人”的精神指引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初中阶段更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节点和关键时段,学生在此时段所接受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如果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仅用机械单调的理论来对学生进行说教,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理,而无法从内心和思想上去理解、感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实践充分证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平日的教学中具体结合学生熟知的生活、人物、时政热点等,并有效地利用,就能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果,我们就必须以优质的课程资源为支撑。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将为高效高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一定的保障,能够真正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其课程资源丰富性和广泛性。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必须依托现有的条件,充分发掘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并合理使用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服务于学生。

一、激发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参与,使学生资源得以充分发掘

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不断深入践行,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认可和落实。在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谁能把握学生的心理,谁能调动学生真正参与,谁就能使学生这个宝贵资源得以充分发掘。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认真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树立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其中,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在学生资源的辅助下,朝着有效、高效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发掘学生资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各种经验,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比如我在教学七(下)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中的第4课第2个方框中的内容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青春时光”,后续还要学习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这个内容。可以看出这三个单元是情绪、情感、情操统整为一体。可以说,学生唯有具备管控个体情绪的能力,方可具有在群体中生活与生存的能力。“情绪的管理”这个内容是要让学生掌握个体的情绪管控与调节的方法,从而学会调节自我,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人调节情绪。因为初中学生具有了收集、处理信息和自学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情绪的管理”这个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准备相关的演讲素材,在新课开始前让他们进行这个话题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个体表达情绪的方式方法,可以是个体的好坏情绪,可以是个体的情绪管理的方法方式,也可以是個体帮助他人调节情绪的情景叙说……这样的课堂就变成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与同学分享管理情绪的经验,在交往互动中对情绪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紧扣社会时事与热点,使网络(或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发掘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与社会时事、热点和焦点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学科知识中包含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学生如果没有对时代背景的理解,没有各种生活阅历的支持,他们在学习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我们可以适时引入相关的时事、热点和焦点案例,激发学生学习道法知识的兴趣,加深理解,提升感悟。比如当前一些电视剧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教学“踏上强国之路”这课时,我就利用视频给学生介绍电视剧《觉醒年代》,要求他们思考讨论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什么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同时激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说:电视剧《觉醒年代》使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活”了,它能让我们非常直观地了解到鲁迅、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物;有学生说:电视剧《觉醒年代》点燃了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理想,很多人看了之后,明确了自己职责和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来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很多学生被激发起了责任感和爱国心。就此不需多言,学生就主动研究起了教科书,带着激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当然,如今网络上的信息多如牛毛,层出不穷,更新的速度极快,作为教师必须擦亮眼睛,适当适度地发掘网络上的正面资源,精心从中筛选,正确使用与当前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信息,不断给学生提供正能量的时事、热点和焦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对社会事情等的领悟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与发展期,他们的“三观”尚未定型,仍有“可逆转”性。对此,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发掘、取舍各种资源,将优质的资源作为促进学生追求进步、实现发展的支撑,从而为学生的优质、均衡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高质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保驾护航,使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期先“立德”。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情绪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