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纸里坐诊

2024-04-01 07:32姚彬
青年作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李花一张白纸原野

秋天的原野

很多人都在这个时节念着,或者说被忘记。

如果我还是一只猿猴,如果是红叶在看着我。

如果从女娲补天,从《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

从埃及神话中去寻找我。

如果从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

澳大利亚人种中去分辨我。

如果从钻燧取火,钻木取火,枪炮取火中

去击打我,或者说拷问我。正是

上千万年的秋天,上百万年的红叶,上亿年的石头

上百年的樓宇,刚上户的新能源车,正照耀我的阳光

正在赶来的厄运和好运,逝去的哀鸣和欢愉

铺就的秋天的原野。

当然还有:枯萎的草叶,隐蔽的虫兽,重叠的旧痕

当然还有:史前时代的风,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

杀戮,争夺,豪强,退让,占领,毁灭,藏匿其中。

偌大的原野:最简单的秋色,树叶黄了,绿草枯了

这是秋天自信的创造,这也是它认真的劳动。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偌大的原野:三三两两欢喜的人走过,单只的鸟鸣叫着

我捧起史前的流水,面对漫山的红叶,行注目礼。

落叶间那个眼神涣散的老妇人,头上顶着灰色的方巾

手里拿着的铜色小镜子,像一口很深的井

脸上一闪而过的笑和轻微的皱眉,像极了我的母亲。

入 冬

光秃秃的李树和梨树刺向天空

仿佛在举手提问。

那些飞着的麻雀和奔跑的兔子

才能回答它们的问题。

那些曾经的繁花、绿叶和果实

算是它们的前身吗?

或者是它们的未来。

只有在一片枯萎中

我才郁郁葱葱。

为此,

它们会向我提问吗?

我没有答案

这是人类最大的孤独。

春日诗

我坚信那树梨花会成为来世的信仰

因为洁白和飘飞

因为春风徐徐。

我坚信那树李花会成为我的遗产

因为稀疏和凌乱

因为风雨交加。

三十年前

我同时用梨花和李花抒情。

每一株树下都有一个漂亮的女子

它们的根扎进肥沃的土地

它们的枝条在空中伸展。

我同时看见了绿透和黄透了的果实

我还使用了晶莹和繁星的词语。

我坚信那树梨花是故乡的

蝴蝶有恰好的颜色

蜻蜓有恰好的翅膀

蜜蜂有恰好的嗡鸣。

我坚信那树李花是迁徙的

不犹豫。

虚 无

如果不用光驱散黑

不用相反的力量去唤醒或者证明。

河床上躺着干涸的水

还有水的亲戚一如贝壳和螃蟹。

屋子里,以及屋子里的亲人和

桌子、沙发、米缸、冰箱、书籍、毛巾

用影子把光割开,又连接起来

我在另一角,嘴里衔着冰糕,猛吸了一口

甜和冰凉,加上深夜12点

相向的力量被加重,再被化解。

就像阅读,它给你我的生活挖了一个又一个坑

我再用写作来填坑,引诱相反的力量。

相向的力量和相反的力量平衡时

就制造出了虚无

百战百胜的虚无

推我们去抓住更广阔的虚无。

谁在一张白纸里坐诊

谁在春花里修剪

露珠、蝶影、月华和低吟

碰触了旧气和源头。

谁在一张照片上

减色,让空白延伸

挖渠,让里外通畅。

徘徊“耗尽了道路”

胆怯平息了暴动。

谁在一张白纸里坐诊

用民间的药方

疗治一些人生的病

回乡记

那些被我用文字清洗过的桑叶又蒙上了尘土。

那些被微风吹乱的槐花有的散落在故人头上,

有的散落在新人衣襟,有的直接落进自己的骨头里。

那些被无数次捏弄的泥人又长成了泥土。

那些隆起的土堆,大多是长辈,也有晚辈。

那些藏猫猫的草垛,新的旧的叠在一起

像一块随意的伤疤。和那棵被刀子刻画过的

泡桐一样,年轮越长,伤痕越明显。

老黄狗面无表情,看不出是欢迎,还是排斥。

邻家屋檐的鸦鹊,吟唱着,它借韵白云,

还是借韵炊烟?相邻都是通押的旁韵。

驼着背的父亲,像是在弯弓射大雕

自从母亲不在,他总是把弓越拉越满

有一天,他终究会把自己射出去。

空阔的屋子,蜘蛛在一角忙碌

父亲在另一角忙碌

母亲忧伤地坐在墙上,让屋子变得更空。

隔房的小妹妹长成了小姐姐,

她也会成为母亲。

最终我也会守住那些空阔和辽远,

用它们还魂。

【作者简介】姚彬,生于1972年,重庆涪陵人;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诗集《重庆,3点零6分》《逍遥令》《姚彬诗选》《长短句》《生活的小样》等;现居重庆。

猜你喜欢
李花一张白纸原野
把闪电握在手中
闪电的原野
闪电的原野
李花
李花
孤雁儿
李花
李花
春天的原野
看不清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