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及运行分析

2024-04-01 13:08朱铭桥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5期
关键词:单台处理工艺高密度

朱铭桥

(厦门路桥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6)

1 引言

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3.73 hm2,位于城市现状水系的下游,便于污水收集,利于尾水排放,对城市水资源影响较小。污水收集系统为分流制,片区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污水处理厂规划总规模5×104m3/d,一期实施规模2.5×104m3/d,服务面积14.95 hm2,规划服务总人口14 万人。工程总投资约0.8 亿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占地面积3.73 hm2,容积率0.29,绿化率35.67%,单位处理成本约1.32 元/m3,单位经营成本约0.79 元/m3。

本工程采用融合多种工艺特点的 “多模式AAO+高密度沉淀+微过滤”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厂应对水质及水量变化的能力,提升出水水质;同时,优化传统手动设备,采用电动控制,增加远传功能,为运行管理提供方便。

2 设计进、出水水质

由于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污水收集系统为分流制,地下水渗入量较小,参考该市其他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并进行污染负荷计算,确定设计进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设计进、出水水质详见表1。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去除率

3 工艺流程

“多模式AAO+高密度沉淀+微过滤”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工艺流程图

4 工程设计

4.1 粗格栅及提升泵房

粗格栅与进水提升泵房合建,土建一次性建成,尺寸为17.5 m×12.2 m×11.35 m,设备按2 期安装。配备2 台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格栅间隙15 mm,格栅宽1.2m,安装倾角75°;配备3 台潜污泵(2 用1 备),单泵参数:流量Q=750 m3/h,扬程H=16 m,功率N=55 kW。

4.2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采用合建形式,土建一次性建成,尺寸为20.7 m×6.6 m×5.0 m,一期设备按2.5×104m3/d 安装。配置2 台转鼓式细格栅,格栅间隙6 mm,格栅渠宽1.02 m,安装倾角35°;曝气沉砂池水力停留时间2.5 min,设计水平流速0.05 m/s,有效水深2.0 m,每立方米污水的曝气量为0.2 m3。

4.3 多模式AAO生化池

AAO 池为全封闭池型,一期设计规模2.5×104m3/d,采用多模式AAO 生化池1 座,分2 格,结构尺寸为54.8 m×44.1 m×8.5 m,设计有效水深7.0 m,总水力停留时间10.6 h,污泥浓度为4.0 g/L,污泥负荷为0.08 kg BOD5/(kg MLSS·d),污泥回流比50%~100%,混合液回流比100%~300%,气水比4.3∶1。

主要设备有磁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3 台(2 用1 备),单台Q=54.6 m3/min,P=90 kPa,N=100 kW;混合液回流泵6 台(4 用2 备),单台Q=120 L/s,H=1.5 m,N=7.5 kW。

4.4 二沉池

一期设计采用周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2 座,单座直径28 m,设计表面负荷1.25 m3/(m2·h),池边有效水深4.0 m,沉淀时间为3.2 h。

4.5 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共设1 座,尺寸为31.7 m×25.2 m×8.2 m,一期设备按2.5×104m3/d 配置;表面水力负荷10 m3/(m2·h),混合时间1.5 min,絮凝时间13 min。主要设备有潜水轴流泵3 台(2 用1 备),单台Q=720 m3/h,H=6 m,N=22 kW;污泥回流泵3 台(2 用1 备),单台Q=20~100 m3/h,H=6 m,N=15 kW。

4.6 微过滤

一期配置法捷斯R200Ⅲ型精密过滤器2 台,单台过滤能力Q=20 000 m3/d,尺寸3.9 m×1.7 m×2.2 m,过滤孔径20 μm,抗冲击负荷系数K=1.3,冲洗压力P=0.6 MPa。

4.7 接触消毒池

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接触消毒池为全地埋式,土建一次性建成,尺寸为40.4 m×8.7 m×6.2 m,有效水深5.3 m,有效接触时间35 min。

4.8 脱水机房

设计剩余污泥浓度8.0 g/L,污泥含水率97%,干泥量为1 750 kg/d,脱水后污泥含水率80%。脱水机房为框架结构,土建一次性建成,尺寸为34.8 m×10.0 m×6.9 m,一期配备2 台带式脱水机,单台Q=15~30 m3/h,N=4.5 kW。

5 设计特点

5.1 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

各类堰门、渠道闸门等设备均采用电动控制,并设置信号传输功能,由全厂控制平台统一控制;同时,在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等主要处理单元设置了在线水质监测仪;出水单元内设置pH 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CODCr、SS),TP、TN 分析仪等;实时监测各单元水质情况,调节加药量、回流量、曝气量等,优化运行管理手段。

5.2 采用深水型多模式AAO工艺

本工程采用的AAO 生化处理工艺,是在传统AAO 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常规AAO 池有效水深在4.0~5.5 m,本设计有效水深7.0 m,属于深水型反应池,池内每个单元内设置高效推流器,保证水流的稳定性及水质的均匀性。

多模式AAO 采用总进水分配渠,在缺氧区、厌氧区、好氧区分别设置电动进水调节堰门,同时在池型内部设置混合液回流电动闸门,可有效调节混合液回流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模式AAO 可通过堰门及闸门改变池型,实现各种功能的切换;通过多点进水、调节混合液回流量,可实现传统AAO、倒置AAO、改良AAO 等多种运行模式,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能高效实现脱氮除磷,耐冲击负荷强,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特点[1-3]。

5.3 采用微过滤技术

微过滤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与传统滤布滤池相比,精密过滤器无须大型土建结构,可安装在设备间,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同时,设备配备自动反冲洗系统,反冲洗、过滤互不影响,可连续运行,反冲洗水可取自过滤后水,自用水量仅为0.3%左右,远低于其他类型过滤的反冲洗用水量。

6 运行情况分析

该污水厂2021 年1~12 月平均进水、出水水质见表2。由2021 年全年水质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表2 2021 年平均进、出水水质表

1)除CODCr、BOD5外,SS、氨氮、TN 及TP 进水均存在超过设计值现象,反映出进水水质波动较大;但出水水质均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说明该处理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

2)分析各污染物的去除率,CODCr在90.7%~96.6%,BOD5在98.2%~99.1%,SS 在94.7%~98.4%,氨氮在98.7%~99.7%,TN在56.5%~81.7%,TP 在90.4%~97.1%;除TN 外,其他指标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反映出该处理工艺的高效性。

3)应用本工艺处理生活污水,CODCr、BOD5、氨氮及TP 均可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标准,但TN 与Ⅳ类水质标准相差较大;若想进一步提升TN 去除率,后续需增加深度脱氮工艺。

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2 年多以来,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水质,完全达到《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

7 结语

1)采用多模式AAO 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对CODCr、BOD5、SS、氨氮、TN 及TP 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后续采用高密度沉淀+微过滤工艺可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部分指标可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标准。

2)微过滤技术是一种经济型强、运行可靠的污水深度处理方法,本设计采用的精密过滤器属于较为先进的处理设备,达到了节约费用、降低能耗的目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单台处理工艺高密度
累计2 100秒!我国百吨级火箭发动机单台试车创下新纪录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稳定轻烃脱硫处理工艺进展
东风汽车将获控股股东2.2亿元新能源补贴
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处理工艺研究
水电工程施工应急调度模型单台机组算法探究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碲阳极泥处理工艺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