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优化创新
——井冈山报“为烈士寻亲”系列报道的实践与探索

2024-04-01 07:51刘重耀段江婷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铸魂吉安系列报道

刘重耀 段江婷

井冈山报社寻亲工作组正在查阅核对资料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5周年、纪念井冈山胜利会师95周年之际,光明日报社调研组于2022年7月来到井冈山市神山村采访,推出大型报道《神山村三日》,报道中提及的七位红军无名烈士魂依神山村的故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光明日报社联合井冈山报社、井冈山市委市政府共同发起“为烈士寻亲”活动。2023年8月5日,首位确认身份的湖南省茶陵县红军烈士黄渭波的后人来到神山村认亲。随着寻亲活动的持续进行,七位红军烈士目前已有两位烈士的身份得到确认。

为推动寻亲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进行,井冈山报社组织全媒体力量,推出“为烈士寻亲 为天地铸魂”系列重大主题报道。2022年8月4日首发,因其关注度高、典型性强、意义重大等特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各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网友热议的话题。截至当年8月31日,系列报道全网阅读量逾3000万次,受众反响强烈。在2023年举行的江西新闻奖评选中,该系列报道获评为2022年度江西新闻奖一等奖。

一、找准主题的“魂”:系统化策划,打造传播热点

在启动“为烈士寻亲 为天地铸魂”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之前,井冈山报社领导牵头,强化策划意识、层层压实责任、步步细化举措,准确提炼出“为烈士寻亲 为天地铸魂”这一报道主题,并确定紧贴尊崇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展现神山新貌、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等报道重点,科学部署策、采、编、发等工作,极大提高了新闻策划的可行性和新闻采编效率。

(一)把准宣传立意,提升宣传高度。纪念英烈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英雄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烈士寻亲”系列报道主题重大,立意深远,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致敬英雄、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为在神山村长眠的七位无名烈士寻亲,不仅是井冈山报独家披露的重大新闻,还通过整个寻亲过程折射出神山村的变化和井冈儿女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强决心。在进行系列报道期间,这些亮点均成为传播热点。

(二)把握宣传节奏,提升传播效能。我们充分策划前期铺垫、预热、高潮和延续宣传,持续跟踪报道寻亲进展的重要节点,全网关注持续热议、十二位红军烈士信息匹配度较高、烈士遗骸送往北京进行DNA检测、部分匹配度较高的烈士信息得到初步确认等阶段信息,持续进行宣传,保持宣传热度。可以看到,这两年只要提及为烈士寻亲工作,为神山村七名无名烈士寻亲就会被反复弹出,使这一重大主题宣传的新闻价值得到广泛认同。

二、抓住受众的“心”:故事化呈现,引导互动共鸣

重大主题报道要传神出彩,需要借力好故事呈现,提升新闻可读性和宣传效果。“为烈士寻亲 为天地铸魂”系列报道所传导的主流价值观体现在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大众传播的每一个环节。

2022 年8 月4日,寻亲系列报道在《井冈山报》首发。

《井冈山报》报道,首位确认身份的红军烈士黄渭波后人到神山村认亲。

(一)立足时代发展的高度。2022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5 周年。“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吉安、井冈山视察时的亲切话语如在耳边。不能辜负这珍贵的红色历史!系列报道从神山村周山组村民赖福洪的一段回忆开始,讲述了革命年代英烈们留给乡亲的珍贵记忆,很多英烈的形象直抵人心。系列报道在跟进寻亲活动的每一次进展的同时,生动讲述了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故事,弘扬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引发广泛关注,有效激发了广大受众“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热情和壮志。

(二)表达的真实性与互动性。“为烈士寻亲 为天地铸魂”系列报道中的“线索征集”具有引导受众互动的效果。稿件刊发后引发强烈反响,受到中宣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关注,中央领导作出要进一步推动江西、湖南两省的跨省域以及江西省内的跨市域联合寻亲的批示。报道期间,寻亲热线电话不断,全国各大媒体、网络大V也纷纷转发互动。为持续系列报道热度,寻亲专班行程逾两万里,深入湖南、江西多地寻找知情者,挖掘、阐释、还原这段红色历史,增强了报道的专业性和真实性。

三、把握融合的“点”:全媒体传播,用活表现形式

融媒体时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要求深耕内容建设,用活表现形式,用好新技术应用,注重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可视化传播,让新闻报道视野更开、领域更广、影响更深。“为烈士寻亲”系列报道调动了采集、编辑、摄影、摄像、声频、视频、剪辑、网络等全媒体力量,是井冈山报社全媒体矩阵集中发力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全媒体传播。在传统纸媒《井冈山报》刊发的同时,由吉安新闻网、吉安发布微博、“吉安发布”微信公众号、“井冈山报”微信公众号、光明网音频客户端、吉安号视频号等形成的全媒体矩阵同步推出,充分发挥了联动效应,让受众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体验。系列报道首先在传统渠道《井冈山报》进行报道,文字、音频版在吉安新闻网随后推出。而后,在吉安发布客户端、井冈山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增加大量新闻配图和视频。

(二)融合发布。与微博的融合发布,大大拓展了系列报道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微博显示,新华网、昆明富民发布、津生金视、甘肃共青团、青春江西等全国各大媒体的微博号纷纷转发寻亲系列报道,中国青年报社青年志愿团、众多民间寻亲志愿者和热心网友纷纷加入寻亲队伍,许多游客自发前往神山村“红军烈士之墓”祭奠。

四、凸显报道的“特”:立足井冈山,讲好红色故事

回顾《为烈士寻亲 为天地铸魂》系列报道在优化创新方面的探索,凸显了一个规律:地市党媒只有在体现地方特色上求突破,在讲好地方故事上求出彩,在突出新闻表达上求创新,才能推出有影响力的新闻精品。

(一)深耕本地,持续推进。井冈山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揺篮”,在井冈山发生的重大事件必定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响。在深入挖掘七位红军烈士的故事的同时,在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各媒体平台公布了寻亲电子邮箱、热线电话,安排了人员24小时值守,吸引了不少热心群众提供线索,通过良性互动,受众有强烈的参与感和被尊重感。

(二)以小见大,讲好故事。以“视频+”、融媒体呈现方式,多侧面全方位展现寻亲的曲折故事,这样的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容易让受众产生现场感、真实感和新鲜感,由此引发强烈共鸣。

(三)独辟蹊径,借力借势。寻亲活动在《光明日报》同步推进,寻亲活动启动后,《光明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同步开设了寻亲专栏,推出系列报道10余篇,开创地市党媒与央媒同步开设专栏进行系列报道的先河。其间,国内各类媒体平台刊载转发相关稿件1000余篇,相关新闻总阅读量超亿次。

猜你喜欢
铸魂吉安系列报道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立根铸魂 为央企扬帆护航
跳高比赛中的意外
为荣誉而战
妈妈,我回来了
新疆“铸魂工程”亮点纷呈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