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训练提高小学生乐商的实验研究

2024-04-01 00:53李艳玲王丹琦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品味心理健康实验组

李艳玲,王丹琦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一、研究背景

乐商是一种“比情商和智商更能决定人未来命运的因素”。近年来,乐商的评估及培育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乐商(Optimistic Intelligence Quotient, OQ)是指人乐观的能力,它既包括一个人乐观水平的高低, 也包括个体从所经历的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的能力,以及影响他人的能力。乐商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乐观程度;摆脱消极事件从中获得能量的能力;影响他人变乐观的能力。[1]任俊等人为了解中小学生乐商的发展及相关因素,编制了《中小学生乐商问卷》,结果发现,中小学生乐商结构包括快乐的阈限值、品味能力、乐观的感染力和从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的乐观理解力。[2]Seligman指出,积极情绪可以通过提高心理韧性抑制消极情绪,学会乐观能保护儿童在未来免受抑郁和焦虑的侵袭,而且乐观与成年的幸福高度相关。[3]早期的乐商培养,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长远积极的影响。不仅关系到情绪智力的发展,还影响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社交能力和大脑发展等多个方面。儿童的大脑在早期具有较高的神经可塑性,这使得培养乐商更加有效。由此可以推测,乐商的最佳培养时期可能在小学阶段。[4]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小学生乐商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认知行为训练源于“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该疗法强调学习和自我改变,通过建立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改变个体的感受和行为。我国近十年来,认知行为疗法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在积极心理学关系以及心理韧性。[5]已有研究证实乐观是心理韧性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个体的乐观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心理韧性水平。[6]

乐商的最大意义体现在教育领域,以往的乐商研究为学校开展以提高乐商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当下有关乐商的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初中生群体中。[7-8]基于认知行为训练的团体辅导能提升大学生的乐商水平。[9]目前国内关于中小学乐商的研究主要是乐商的发展特点和结构等方面的探讨,有关乐商的干预研究尚未涉及。乐商的最佳发展时期可能在中小学阶段,那么有必要在中小学乐商发展特点研究基础上,探究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乐商。研究发现,安微省淮南市某乡镇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乐商得分较低。[3]基于此,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学段为研究对象,探索提高小学生乐商的方法。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通常和积极心理学结合,乐商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本研究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将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方案渗透于小学生乐商教育中,引导小学生在团体情境下观察、学习、体验、讨论,以期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小学生形成乐观态度、提升快乐能力,同时为乐商教育的深入探索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工具及过程

(一)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省淮南市某乡镇小学五、六年级各两个班的小学生189名(年龄10~12岁,平均年龄10.89±0.98岁;男生101名,占比53.44%,女生88名,占比46.56%)作为研究对象,与各班班主任沟通,各班学生均无心理异常现象,精神状态良好。干预前进行实验前测,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12%。并在前测后随机分为干预组(五、六年级各1个班,共97人)和对照组(五、六年级各1个班,共92人)。

(二)研究工具

1.小学生乐商问卷

本研究采用任俊编制的中小学生乐商问卷,共有15道题,通过快乐阈限、品味能力、乐观感染力、乐观理解力四个维度对小学生的乐商水平展开测量,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1”到“5”表示“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分数越高,表示乐商越高。[3]其中,“快乐阈限”主要测量个体感受快乐的能力;“品味能力”测量个体精细加工各种积极事件,并从中获取快乐的能力;“乐观感染力”测量个体影响他人变得积极和快乐的能力;“乐观理解力”测量个体从负性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的能力。本研究中,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71,四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69、0.72、0.76、0.73,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2.认知行为训练方案

根据任俊编制的中小学乐商问卷的相关维度(快乐阈限、品味能力、乐观感染力、乐观理解力)进行设计。依据认知行为训练的理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制定了本研究的认知行为训练方案。认知行为训练注重认知与行为的互动,课堂上以认知活动为主,课后作业以行为训练为主;注重认知在情绪、行为中的协调作用,强调积极行为的塑造和养成,让“知”引导“行”,让“行”巩固“知”;主要运用认知行为训练的“家庭作业”技术、放松技术(正念)、自我监控技术(记录快乐和善举)、角色扮演技术(心理剧)等。

训练内容包含8次专题(见表1),第一次对应“快乐的阈限值”,第四和五次对应“品味能力”,第三和七次对应“乐观感染”,第二和六次对应“从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的乐观理解力”,第八次为活动总结,对前面七个主题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升华。每个单元以两个课时的进度完成,实验组共接受16周(4个月)的课程学习和训练。每一次主题中,第一个课时以分析主题、建立认知、活动体验和训练为主,第二个课时以训练成果展示分享、教师总结及拓展延伸为主。

表1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方案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包括:一,建立认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有的同学特别容易快乐?帮助他人为什么会觉得很开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代表发言。二,活动体验及训练。依据主题目标,组织实施可操作、体验性强的活动(如绘画、心理剧、问题辩论、情景体验等)。三,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任务。课后任务包括个人体验与行为训练两种形式,如打卡记录一件开心的事、参与一项日常劳动等。四,行动成果分享。在下一周的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对前一周的课后行动成果进行细致深入的分享,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进与评估。五,教师总结,呼应主题,巩固学生认知。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完成教学,该教师具备基本的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理论和操作经验,并熟悉本研究中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方案。对照组沿用之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涵盖传统的自我认知、学习、情绪、人际交往等主题内容。实验组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再创新,将心理情景剧、正念冥想、户外团体辅导、绘画游戏等带入课堂中;同时改变以往的作业形式,设计喜闻乐见的“课后行动”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注重“即时体验”与“生活感悟”,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心理触动。整个教学模式强调小学生乐商的认知形成及行为训练,让学生不仅在面对困难与痛苦时能辩证地看待事物本身,做到“苦中作乐”,也能在简单的生活日常中品味、感知美好。在实验教学方案中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与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记录与反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奖惩激励,同时做好材料分析和方案反思,及时对方案中的问题进行完善和修改。

(三)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测: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方案开始前一周完成小学生乐商问卷,一方面是为乐商训练教学方案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探求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无乐商水平上的显著差异。第二部分为教学干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4个月8次专题的乐商训练,对照组按照原有教学模式,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俞国良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围绕情绪、自我认知、学习、人际关系等主题进行课堂教学。第三个部分为后测:在对实验组方案结束一周后同时对两组被试展开同一份问卷测量,分别对前后测数据展开分析和对比。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干预效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结果分析

从表2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乐商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干预之前乐商水平一致。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结果差异检验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分析

从表3可知,在干预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品味分数、乐观理解、乐商总分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差异检验

(三)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分析

从表4可知,实验组乐商在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快乐阈限、乐观感染和品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4 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检验

(四)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分析

由表5可知,对照组的乐商总分以及各个维度的前后测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相对于对照组的传统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基于认知行为训练的实验组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乐商水平。

表5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检验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乐观”的力量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研究发现,实验组的前后测在乐商总分及快乐阈限、品味及乐观感染方面差异达到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发现,通过4个月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化训练,实验组在乐商总分、乐观理解和品味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小学生“乐观”的力量可以通过训练培养。

Luthans认为,作为乐商的核心成分,乐观是是个体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本,可以带来希望并激发远大的抱负,同时可以被测量、被开发。[10]张笑仪等人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包括探索自我价值、表达感恩、正念练习等)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乐商,结果在快乐感染力、乐观理解力和品味能力等三个方面作用显著。[7]李艳玲等人采用CBIGT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也提高了大学生的乐商水平和生活满意度。[9]除乐商之外,希望、宽恕、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也在不同研究中证明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习得。这些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训练在改善消极状态到促进积极状态发展的过程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马艳云研究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重点培养“心灵触动”品质,其中包括关注并欣赏美好事物,感恩社会和父母等。[11]本研究中通过训练小学生有意识地记录身边细微的美好,有意识地帮助他人,有意识地表达感恩、积极共情等能提高小学生的快乐能力、品味能力和乐观理解力,有助于实现心灵触动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也为其它重要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启示。

2.认知行为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乐商

认知行为疗法基本原理有两点:认知对情绪和行为有控制性的影响;行为又反过来强烈影响认知和情绪。[12]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认知行为治疗直接针对症状工作,重新评估想法、促进有助益行为的发生,支持来访者用自己的资源解决问题。[13]另外,Luthans把乐观视为一种认知特征,即积极的结果预期和正确的因果归因;乐观的核心认知要素是“正面认知评价”或“正面思维”,而愉悦心境则是正面思维的结果。因此,建立积极认知形成正面思维,以认知引领行为,行为训练巩固认知是乐商的形成机制。

基于此,本研究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计认知行为训练内容,从单元主题选择,到活动内容设计,再到活动巩固与总结都贯穿“知情意行”的转化。每个单元主题强调三个重点“观点或思维输出+情感体验和行为训练+维持并发展成果”。在第二课时的任务成果展示与分享中,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检验评估及成果拓展延伸,以保证课程训练效果的延续性。如本教学实验中的感恩活动,遵循识恩(认知)、感恩(情绪)、报恩(行为)这一过程,从认知觉醒到情绪体验及行为训练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并形成闭环。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小学生唤醒了更强的“快乐意识”,在班集体和家庭生活中也产生了更多积极合作、乐善好施的亲社会行为。

(二)教育建议

积极心理学运动让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点从减轻症状扩展到追求幸福与力量,作为一个典型的积极心理特质。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证明,认知行为训练能提高小学生的快乐阈限、品味生活能力、乐观感染力,是提升小学生乐商水平科学有效的方法。8个单元主题为期4个月的干预训练,延伸出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基于结论与反思,本研究建议如下:

第一,小学阶段应重视乐商的培养。本研究中,高年级小学生处于青春前期阶段,自我意识增强,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学习能力。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注入乐商、仁爱、宽容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就像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幸福和希望的种子,让其一生受益。相较于小学低年级,这个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尝试更深入的认知活动(如比较、辨析、讨论等),更丰富的体验(如角色体验、情感表达等),更具体和连续的行为(如记录感恩等)。

第二,乐商的培养可以与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结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教育在个体的心理层面进行,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蕴涵心理教育的因子”,国内很多学校也在开展从“五育并举”到“六育同构”等的探索和实践。这就启发了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其他学科教育理念融合,丰富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本研究中的训练方案借鉴了德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自然发现、艺术审美和劳动创造的活动中,从德育的价值导向、美育的情感体验、劳动教育的意义生成等方面渗透乐商观念,在认知与行为的双重引导下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乐商的培养要回归小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个体在追寻更有价值的活动中,超越原有的生活观念,生成新的生活意义,改变生活的样态和生活的方式,从而实现人的自我超越。”[14]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如果照本宣科,或者流于形式哗众取宠,都背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心理健康教育直接指向儿童的内心世界,需要教育者深入挖掘紧贴学生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创设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情境,春风化雨般地传递积极的意义情感、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并引导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认知、体验和践行。

第四,乐商的培养需要家校协同教育。本研究中,教学实验方案实施的难点是家长对小学生乐商训练的配合和支持。在方案实施前,研究者与班主任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做了充分沟通,大部分家长能按照要求陪同学生完成课后的“心理作业”,完成效果良好。部分留守小学生乐商训练效果不佳,一方面与这部分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与各单元课后任务的完成质量低有关。这表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学段小学生的特点,创设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协作活动,明确主题、内容、形式和时间,具体操作上则要明确具体目标和要求,依次递进,层层深入。

猜你喜欢
品味心理健康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