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档案的全流程探究

2024-04-02 12:03肖宇
兰台内外 2024年2期
关键词:归档建档

肖宇

摘 要: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是个特殊的群体。从政治上看,该群体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继人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学术界多有研究。然而,对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则鲜有论及。文章就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归档以及后续处理作一探究,涉及建档的必要性、建档的政治意义、归档的“四性”原则、归档的内容要求以及后续处理的不同意见。

关键词:拟发展学生党员;建档;归档;后续处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原始记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档案工作亦需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学生档案是高校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中的党员档案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拟发展学生党员是党的富有潜能的后备军。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档案管理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对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档案则少有提及。本文就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归档及后续处理作较为系统的探讨。

一、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

建档主要是针对个人新的数据、信息或文档的创建和记录。高校学生党员的建档早已有之。对于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不仅很有必要,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1.建档的必要性

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建档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1)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是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上,高校的学生档案主要指学生的学籍管理,即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实践性环节成绩、操行表现以及奖惩情况等。严格地说,高校的学生档案还应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态度、思想情况、能力特长以及健康状况等。对于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即拟发展学生党员)更应该专门建档。因为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是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更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为日后成为预备党员和转为正式党员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工作基本术语》明确规定: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有助于其日后能否成为预备党员和能否转为正式党员提供重要依据。因为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入党不能只凭某一联系人的口头之言或一时的表现一蹴而就,而应该参考其档案记录的真实信息及现实表现,多方位认真考察并履行相关程序,合格后方能成为预备党员或转为正式党员。这时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档案信息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3)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之必需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三章第十条之(四)指出:“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章第九条之(五)明确规定:“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展开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发展政治品质纯洁的党员。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而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正是“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展开教育和培养,做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严格程序”“发展政治品质纯洁的党员”的需要,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支部)党建工作之必需。

2.建档的政治意义

(1)为党组织和有关部门选拔优秀干部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撑

高校是知识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高校的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以及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即拟发展学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积极向上的优秀群体。他们有知识、懂专业、有理想。这个群体毕业走向社会后,绝大部分人员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可以说,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因为自从被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学生党员)开始,其言行都被党组织记录在档案里。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档案记录,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其在大学期间从拟发展党员到预备党员再到正式党员的成长过程,反映其在大学期间的政治素养、思想修养以及综合素质水平,为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考察、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材料支撑。

(2)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全党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为拟发展学生党员建档就是落实党中央关于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从拟发展学生党员开始,严格要求,规范并严格一切相关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校为拟发展学生党员建档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二、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材料的归档原则与范围

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建档的重要一环是将已有的各种相关信息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展开整理、分类,并存储到特定的位置或系统中,以便于后续检索和保留。这就是归档。

1.归档的原则

对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相关信息材料的归档原则应注意“四性”:一是再现性;二是准确性;三是价值性;四是完整性。

档案的本质就是历史的再现,再现历史(所经历过的事物)真实面貌的原始信息或文献。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相关信息材料归档的再现性要求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行为主体在要求入党过程中的实际思想状况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表现,不主观臆断,不节外生枝;准确性是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信息材料归档的又一个原则。它指的是归入其档案中的信息材料必须理据可靠,准确无误,而决不把想当然或道听途说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东西塞入其中;价值性也是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信息材料归档的一个原则。指归入档案的信息材料对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正式入黨或之后的培养、提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起到佐证作用。因此,不宜把无关紧要的小事或八股式的套话纳入其中;完整性是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相关信息材料归档的又一个原则。归入其档案的信息材料必须能反映行为主体从申请入党到预备党员的全过程,具有相对的连续性,而不是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或残缺不全。

2.归档的内容

在明确归档原则的基础上,归档文件材料范围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1)拟发展学生党员本人的书面材料:含历次入党申请、入党志愿书、个人自传、各阶段的思想汇报、学习心得以及自我总结等。

(2)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思政素质:包括理想信念、政治态度、入党动机、原则性、是非观、操行品德、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以及群众关系等。

(3)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其他综合素质:如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4)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奖惩情况:含奖励的种类、级别和内容(复印件)以及受惩的类别及原因(复印件)。

(5)拟发展学生党员的任职情况:含任职的级别、任职的时段以及任职的表现及结果。

(6)拟发展学生党员的专业学习情况:含专业学习成绩的等级和实践动手能力。

(7)拟发展学生党员的个人特长、业余爱好等。

(8)拟发展学生党员接受培训和考察的情况:包括党校初级和高级培训证书、党的知识考核和参加党课学习等。

(9)对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政审综合材料,需要外调、函调的相关材料以及公安部门的相关证明。

(10)对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推荐、测评的相关材料。

(11)支部党员大会对拟发展学生党员的讨论及考察记录。

(12)支委会委派人员与拟发展学生党员的联系情况及正式谈话记录。

(13)支部党员大会对拟发展学生党员的相关决议(复印件)、入党批复(复印件)、票决情况和公示情况。

(14)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

三、拟发展学生党员归档材料的后续处理

对拟发展学生党员归档材料的后续处理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鉴于其特殊性,应在归档信息材料的后续处理时,必须分清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不可千篇一律。

1.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特殊性

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不仅与高校以外的其他单位、部门的拟发展党员不一样,还与高校内拟发展的教职工党员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高校以外的其他单位、部門的拟发展党员以及高校内拟发展的教职工党员相对稳定,流动不大,即使流动也大都是在本单位、本部门和本校流动。然而,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群体具有流动性大,流动范围广等鲜明的特殊性。就是说,这些拟发展学生党员毕业后离开学校,各奔东西,给档案的后续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两种情况

正常情况下,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拟发展党员在基层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最终都会成为预备党员或转为正式党员。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则不完全一样。由于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特殊性,他们中一部分人能在学习期间成为预备党员或转为正式党员,而另一部分人则因学期所限,或因条件不成熟,或因其他个人原因未能在毕业前被接收为预备党员,这就是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在毕业离校时的两种不同情况,也就是两种结果。

3.对两种不同情况的档案处理

(1)对已成为预备党员或转为正式党员档案的处理

对于已经成为预备党员或转为正式党员的档案,应按规定悉数寄往毕业生的工作或学习单位。

(2)对未被批准为预备党员档案的处理

对于拟发展学生党员毕业时,未能成为预备党员的档案处理,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应该与预备党员一样,将其档案悉数寄往其工作或学习单位,以便所在单位的党组织继续培养教育;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既然不是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就没有必要将其档案一同寄往。

笔者力主第一种意见,因为这样做既是对党的组织负责,也是对未能成为预备党员的拟发展学生党员个人负责。之所以说是对党的组织负责,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新的党组织了解情况。而对未能成为预备党员的拟发展学生党员个人负责,是因为他可以矢志不渝,继续得到新的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要知道,那些在大学期间积极要求入党而在毕业时却未能成为预备党员的拟发展学生党员,要么是因为期限不够,要么是因为某门课程不及格等原因造成,但他们在新的工作或学习单位是可弥补的。

例如,一学生刚进大学就写了入党申请,且被定位为拟发展学生党员,后来他选择考研,觉得入党耽误时间,于是放弃继续参加相关活动,并主动断绝与培养人的联系。但当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后,他却一反常态,要求继续作为拟发展学生党员,并希望将其原有档案材料寄往读研单位。这时支部内出现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当事人要求继续作为拟发展学生党员,又希望将其原有的信息材料档案寄往读研单位,那就成全他,以便读研单位的党组织继续对其展开培养教育;第二种意见认为,既然他因考研而拒绝继续参加党组织的相关活动并主动断绝与支部指派培养人的联系,说明他已放弃入党要求,因此,没有必要再将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档案材料寄往读研单位;第三种意见也认为,可以将其作为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档案材料寄往读研单位,但在归档的内容上必须附上支部委员会的意见,客观、如实地反映其思想的变化,而不应该隐瞒这个变化过程。本文作者赞同第三种意见。不管其本人是否有此要求,都应该将他作为原拟发展学生党员在原学校的真实表现及思想变化情况如实反映给其读研的学校,让读研学校的党组织对他有较全面的了解。既然当事人因个人利益(考研)需要,“暂时”主动放弃与党组织的联系,说明此时他的入党信念已有所动摇,其入党动机亦值得怀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因个人利益至上而脱党、叛党的先例并非个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三条“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之(三)明确提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也指出:“第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一段时间里,受各种错误思想和糊涂观念影响,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丢掉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只讲功利不讲理想,只讲私欲不讲信仰了。”可见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头等大事。因此,将当事人作为原拟发展学生党员的档案材料发往其读研单位并附上支部委员会的意见,如实反映其在要求入党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是对党组织负责的表现,也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需要。如果该生在读研期间继续要求入党,新单位的党组织会根据具体情况,对他展开较为严格、较长时间的考验。

对于高校拟发展学生党员的建档、归档及其后续处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文后的典型案例,更需要做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邓寿群,刘 民,甘雅芬,钟丽凤,谢清平,汪行舟,夏 丹.高校大学生党员“成长档案”构建初探[J].辽宁:兰台世界,2012,(35):103-104.

[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责任有限公司,2022,9.

[4]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11.

[5]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

(作者单位:湖南医药学院)

猜你喜欢
归档建档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红心向党·创新报国”建档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加强社区入户建档管理的初步探讨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能建档生娃了
试析档案管理归档整理分类技巧
浅议企业文书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
文书档案的形成与归档整理
如何做好档案的保密、归档与利用
对高校信访档案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