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东方美学下乡土建筑的当代化思考

2024-04-02 08:24屈潞玲孟凡锦
山西建筑 2024年7期
关键词:营造美学空间

屈潞玲,孟凡锦,黄 耘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00)

1 东方传统建筑美学与地域性思考

1.1 传统建筑美学的发展

建筑作为承载时代历史文明的一种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了各种思想潮流的裹挟,深刻地反映了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全球文化大融合使西方建筑语言大量涌入中国,过度地吸收外来文化使得建筑本身缺乏独立的对东方传统建筑美学的思考以及地域性文化的运用[1]。出现了许多“东施效颦”的设计方案,建筑当代化不该仅仅是传统元素的外在强加,而是基于本体思维和观念的深度融合。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地位的提高,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大幅提升,中国传统建筑语言逐步进入大众视野[2]。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设计师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提倡,同时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逐步建立了我国建筑哲学理论的框架,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建筑当代化的发展。

1.2 地域性的探索

中国疆域范围辽阔,各地区随着当地的文明历史和文化传承逐步形成了地区特色的生活风貌与民风民俗。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筑作为承载人类与环境之间生存与居住的一种媒介,充分地体现了区域力量对其中的影响。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环境,主体在相同时代背景下也会产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通过四面的房屋围合成“口”型的院落布局,在几朝古都的历史背景下建筑的严整布局和礼制秩序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巴渝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在山川河流中奋起生长的巴人勇敢、豪迈、锋利、坚韧的性格特征。由于历经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同时作为沿江城市把握住长江流域这一文化和通商航道从而创造出巴渝地区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3]。因此在其建筑空间创造的内涵和形式上较少的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更多的是在适应复杂地形环境的基础上探索灵活多变的营造形式。

2 当代化的理念更新

2.1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于老子《道德经》中的这句话深刻道出了万物中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人在大地上生存需要遵循大地的自然法则,大地的生息繁衍则离不开天体的运行;而天体的运行会受到大道的制约;其中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可以理解为本身存在,天地在遵循大道思想运行之时,道也需遵循自然本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念充斥着人们行为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建筑设计中讲求道法自然则是主张将建筑与场地相融合,在环境中建筑作为一种外来产物应当隐于自然,与天地对话,从而产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下行为的相通性[4]。

2.2 形意融合

常言道“大美无言,大象无形”,意指至美的形象往往是不见踪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故以无形为说。但传统文化中建筑作为意识形态寄托的一种载体已然被赋予了设计者内心的意境,因此形态的产生是必然的,形态中的意境和氛围的产生也是必然的[5]。空间不仅作为行为发生的场所,同时在精神层面往往也充满非理性的探索。形意融合要求我们在摆脱单纯的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中探索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由外至内的感染与交融,这样的哲理探索或将带来更丰富且真切的空间感受。

2.3 礼制秩序

在远古先民的祭祀中“礼”的内涵使其出现了阶级和身份限制之分,在发展中逐步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方面,人伦道德、社会秩序、生活物品都充满着传统观念中的秩序感[6]。建筑的礼制一是体现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宗亲社会所带来的严格的建筑等级差别,从传统建筑空间格局、屋顶形式到装饰细节的雕刻都有严密的划分,建筑已成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强化范式。一方面建筑的等级制度带来了规范的营造方式,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但同时也成为了建筑营造创新路程上的桎梏。其二,建筑的秩序体现为空间形式上的中庸与对称,即其本身作为承载礼制的载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为中正,庸为平常,既不过分张扬也无低调不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渲染下意识和行为的多重反应。

在传统建筑中我们常看到对礼制和中正观念的尊崇,在紫禁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礼制建筑的形态:中轴线清晰,建筑的空间形式对称展开,院落空间闭合完整且排列充满逻辑,主次有别,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正是礼制秩序下建筑形态的表现形式,同时“礼”作为东方传统美学所传递的一种场所精神,需要我们在设计中探索其背后的哲学内涵。

3 场地现状

3.1 地理生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人们生产与生活中遵循的重要规律,建筑作为一种人造产物同样也需要顺应自然。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忠实地信奉着“风水”这一哲学观念密不可分。场地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赵家镇周都村,而村落的地理位置就清晰地反映了古代场镇选址的重要性。整个村子背靠山、面朝水,形成了江水环抱、屏山相护的地理格局,场地以农田为基底,林地为斑块,以梯田、林地、民居形成生活组团[7]。村落营造出“山上层层桃花李,云间烟火是人家”的淳朴的氛围(见图1)。

3.2 历史文化

《增广贤文》中曾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没有过去就不会有今天,历史文化在时间的长河留下的是一个地区源远流长的民族记忆和地域智慧。探究历史的本质实际在强调历史在空间实践中的重要性,其具有不可磨灭的唯一性。周都村是刘伯承同志的故居所在地,他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期,直到1911年,19岁的刘伯承离开家乡,毅然决然踏上革命道路,凭借坚毅勇敢成为了一代名帅。作为红色革命摇篮,周都村深耕红色文脉,以党建引领乡村建设,红色教育氛围愈发浓厚。周都村的红色文脉是触发乡建不可或缺的精神象征。

4 建筑当代化实践策略

4.1 东方建筑美学“当代演替”

4.1.1 在地文化的传承

1)坡屋顶的当代化。a.注重自然与起伏。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从中国传统的建筑建造中就可感知其重要性。在传统的坡屋顶中,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和礼制,屋顶可以分为硬山顶、庑殿顶、庑殿重檐、歇山顶、歇山重檐、悬山顶等不同的坡屋顶形式。其中庑殿重檐和歇山重檐是较为正式且高级的屋顶形式,一般使用于重要的建筑中。在西南地区由于多雨的气候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屋顶形式多以悬山顶形式出现,悬山顶屋檐在外墙的基础上向外出挑,以遮蔽充沛的雨水,当出挑量过大时则会在建筑外侧增加立柱形成檐廊空间[8]。在文创馆的设计中,就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提取。坡屋顶改造占据了建筑外观的主要视觉,因此,通过提取和抽象传统屋顶的曲线结构(见图2),并注重整体的视觉感受,使得屋顶结构跟随建筑主体而流动,跟随自然山地环境而起伏。模糊与隐匿原始建筑的直线与棱角,与自然山水相呼应。b.强调透气与中正。屋顶若是大面积覆盖于建筑则会使建筑显得封闭且死板,因此,在整个建筑的中部庭院处的屋顶镂空形成自然的天井,并匍匐于前端建筑的屋顶之上,形成可实用的露台,此处后可观山,前可望水,充分利用了自然地恩赐营造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半开放空间(见图3)。同时,为了增强建筑的秩序感和屋顶的层次,在屋脊的正中增加了双层屋顶,在视觉上使整个建筑更加丰富,空间的使用感愈发通透。

2)吊脚楼与走马转角。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巴渝建筑风格。其中,吊脚楼样式建筑作为西南人民在艰苦环境条件下的智慧结晶,深刻影响了地区的建筑风貌和文明进程,有一句老话“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就是形容建筑依山势而建,在起伏的地形上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预[9]。

在开州文创馆的设计中,为使前后的建筑可以更好地连接与沟通,将过去的走马转角与吊脚楼通过形式的当代化转译成为了连通前后建筑的重要交通流线。吊脚楼是重庆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其建造方式与特殊的山地地形有关。由于重庆地形高差大且江河穿城,因此重庆吊脚楼多依山靠水而建,不仅建造方式简单,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构方式可防虫蛇猛兽的侵扰。而走马转角楼的出现大多数也与地形有关,是一种可连通各个楼且化解地形的一种西南地区特有的交通链接方式[10]。

4.1.2 建筑空间的活化

1)空间多维性。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建筑空间整体是向内发展的,由四面建筑围合成院落形成内部空间,呈现半私密状态。同时,中国的传统造园注重院落空间的开合节奏与人的视线转移,掩映与层次、曲折与节奏、对景与借景是中国的传统造园手法,使建筑充满叙事性,通过空间语言的转述使移步于其中的人们有了更丰富的空间体验和精神感知。

空间的营造是人们在使用建筑时最直观的感受。文创馆的原始空间是四栋分开的建筑围合成四合院样式的建筑空间,前厅、西房、东房均为一层平房建筑,南房为三层平房建筑,在改造中拆除东西两房不规则的建筑形式,使建筑更加对称。同时,在建筑内侧营造连廊空间,连续增加的灰空间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空间特征(见图4)。外侧的连廊空间则更隐晦地传达了建筑的叙事性,穿过建筑外壁两侧窄长且渐进的廊道,逐步抬升并缩窄的视野在到达廊道最高处时豁然开朗,此处阶梯宽阔,左侧带有向室内空间若隐若现的书架,同时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屋顶平台,人们穿梭其中时心境也会随之改变。

2)空间连续性。在文创馆的改造过程中,原始建筑是四栋相互独立的建筑,对于一个整体的建筑来说这样的独立空间不利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因此,在借鉴巴渝地区传统建筑中的吊脚楼与走马转角的建筑语言基础上,外侧连廊实际上串联了整个建筑的前后空间。首先,从建筑的入口处可以登上连廊到达门面建筑的顶楼和二层空间的内廊,这条檐廊串通了整个建筑的二层空间。其次,继续向上走,可以到达后排建筑的顶层空间。最终,在后排建筑二层的基础上向外出挑一个平台,使整个外部新增的连廊空间得以串联起来形成空间闭环(见图5)。

建筑空间中由开合、明暗、升降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建筑中的连续空间完善了空间的叙事性,增加了空间节奏韵律。

4.1.3 乡土材料的运用

乡土性色彩与质感的应用是地域性氛围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造的材料以竹、木、石、土等为主,这些取自自然的材料散发着淳朴与亲切感,使得建筑形态与质感浑然天成[11]。

文创馆的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建筑主体的外立面使用仿夯土漆,以黄土色为主,漆中带有砾石颗粒感,在保留原始建筑主体的基础上使建筑更具有乡土气息。建筑踢脚线使用毛石,以增加整个建筑的粗糙感。新增的建筑的立柱和楼板采用的木质材料均使用樟子松,其纹理细腻、美观,材质强度高且耐磨。

使用乡土材料强调建筑的地域性和场地氛围的融合是建筑营造中的一种正向逻辑。每一种材料不仅有自身的外部特性,同时还夹杂着人对材料的主观感知,这是在色彩、质感、气味以外的精神赋予,对于建筑营造中除了客观实在的材料选择,更多地帮助我们使建筑材料与场所精神更好地融合。

4.1.4 空间环境的统一

设计中取之自然、融于自然的空间实践不在少数,不论是设计灵感还是材料的使用都很大限度地发挥了自然与周边环境对建筑空间构建的积极作用(见图6)。从乡土材料的运用到历史符号、元素的提取,承载了众多的环境因子使得空间营造充满叙事性。然而,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对客观存在的全盘吸收,相反,通过新的东方传统美学的介入作为实现建筑空间当代化转译的桥梁,推动当下空间实践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思考与研究,这是实践探索中自然美与建筑诗意美的和谐统一。

在空间环境中利用优势资源,使建筑在场所中与自然环境达到更好的平衡。建筑坐落于周都村小华山,隔水可眺望对岸,视野辽阔,前景有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景是小河潺潺与平坦的湿地,远景则为群山起伏中错落的城市,前中后景层叠映入,风景如画(见图7)。由于文创馆所处地理位置恰好有一个较为良好的视线通廊,因此,在文创馆的二层营造出一个开放的休息空间提供观景场所用以眺望。而建筑后侧为茂密树林和层级而上的景观,阳光洒落在树叶上使得斑驳的光点摇曳映入室内空间,人们将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视野,因此在建筑后侧设置悬挑空间,在细细簌簌的树下享受建造带来的诗意感。

4.2 乡土建筑的活化与延续

4.2.1 形态与空间的活化

活化是对传统建筑空间的多样化处理,结合当下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本质需求,赋予建筑空间新的语境以及可以融入当代生活的空间设计。建筑形态的活化结合传统建筑的生成规律以及符合地域性文化美感的形态控制,反映了当代东方美学的形态,是融入地景与生境的形态,是适应传统与未来的形态。建筑形态与空间的活化,宏观层面看,通过单体传统乡土建筑激活整体聚落活力;中观层面看,乡土建筑的活化带动区域公共空间的升级,是对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微观层面看,这是乡土建筑设计的一次突破性尝试,促进西南地区尤其重庆山地建筑空间的多维性思考。

4.2.2 传统与当代的延续

传统与当代是乡土建筑更新设计的两个重要变量,传统是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展现,当代是适应当前语境下的创新与改变,传统与当代性的结合,是当前传统乡土建筑更新的关键。传统控制建筑整体的形态与美感,当代性是空间多维性发展的创新源泉。因此传统与当代的延续,是乡土建筑更新中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是形态与东方美学的结合,是空间在适应复杂语境下的多维选择。

5 设计对乡土建筑更新的启发

5.1 空间形态与建筑意境的统一

在传统乡土建筑的设计实践中,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形态和建筑意境统一的前提,定格了形态与意境的统一。空间形态是对建筑功能的再梳理,需要结合建筑本身的定位综合考虑,建筑形态则要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尽量做到不破坏整体的乡土环境氛围并且能够突出乡土建筑的艺术美感。建筑意境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更是非理性的精神空间的重塑。形态与意境统一,是乡土建筑更新的重要一步,是对建筑功能,周边环境的整体考虑以及再营造[12]。

5.2 文化价值与艺术美感的统一

文化属性是乡土建筑的显著特征,地域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了传统建筑风貌的差异。这种地域独有性在传统乡建中必须综合考虑地域文化价值如何更好地通过建筑风貌展示出来,传统手法包括对当地建筑要素的归纳总结、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提炼应用、对空间生成规律的研究深化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回溯与探索。艺术美感则是在地域独有性的基础上对美学的更高追求。如此的双重显现必须要做到文化价值与艺术美感的统一,这是建筑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表达。

5.3 传统意识与当代人本的统一

生活在传统聚落中人们长时间的行为习惯所形成的惯性认知无形地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活动与准则观念,也是人们生活方式最直接的表达。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传统意识会影响建筑空间的布局、建筑形态的控制以及建筑材料与结构方式的地域性显现,当然传统意识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出现在建筑中是集体精神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当代人本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个性、多样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需求,因此在建筑空间营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传统意识的植入,更应该把当代人本的价值观念植入到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做到传统意识与当代人本的统一,使空间塑造充满活力且更适宜人居。

空间形态与建筑意境的统一、文化价值与艺术美感的统一、传统意识与当代人本的统一是传统乡土建筑更新的三种核心价值观念,乡土建筑不仅仅是建筑逻辑、建筑空间、建筑功能、建筑形态的表达,更多的是情景、感性、生活、文化和精神的延续,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的途径,其本质是生活方式多样性的进化与建筑空间的高度统一。

6 结论与展望

回到“东方美学与地域智慧融合的乡土建筑当代化演绎”这个话题,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探索建筑和聚落的生成,东方美学与地域智慧的协作也给传统建筑营造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局限于空间形态的探索,是多维度、多层次、多方向的整体系统性空间营造法则。系统性的空间营造关注空间、形态、材料、环境、文化、美学等多要素融合的同时,更关注以“天人合一”为导向的空间设计,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3]。演替不止是空间形态的演替,演替是随着不同语境以及科技的进步而变化的动态过程,东方美学与地域智慧同样应该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几千年来,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没改变,改变的是对美的法则以及固定观念上的判断,东方美学是基于历史文化沉淀下的具有古老智慧的美学,地域智慧是传统工匠记忆与科技的结合,当代性为多元融合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因此传统乡土建筑的营造应该回归到动态系统的演替语境中来。

猜你喜欢
营造美学空间
仝仺美学馆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盘中的意式美学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