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2024-04-03 07:59黄圣斐刘芳郑莉兰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6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专科教学效果

黄圣斐 刘芳 郑莉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肿瘤科 2.护理部,江西 南昌 330006)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各类教学的育人作用,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作为一种护理专业技术,是目前唯一1项已授权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该技术更新发展快,对学员要求高[2-3]。而目前临床上护士职业认同感较低,易出现职业倦怠、离职等现象,严重影响PICC专科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4];且传统教学的说教模式仅注重输出,易让学员感到疲倦,缺乏新颖。因此,PICC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是当前的重难点问题,提升PICC专科护士的职业素养,保证队伍的稳定性,是临床护理教育者亟需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它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为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PICC护理专科队伍提供了新的思路[5]。因此,本研究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培养PICC专科护士,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探讨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22年5-12月PICC培训班的8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第1期5-8月的40名学员作为设对照组,第2期9-12月的40名学员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注册护士,临床护理工作经验3年及以上。(2)护师及以上职称。(3)全日制大专学历及以上。(4)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本研究者。(2)中途退出培训者。本研究2组学员均完成课程反馈,回收8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观察组年龄(29.05±3.39)岁,对照组年龄(28.73±3.56)岁。2组研究对象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及所在医院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学员一般资料比较[例(百分率,%)]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按照教案课堂讲授、模型训练为主,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课程思政元素。

1.2.1组建教学团队 组建一支多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包括专任教师4名、兼职教师8名,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7名。血管通路学组老师均取得PICC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并从事PICC工作10年以上,我院血管外科、感控处、影像科高级职称医生参与理论授课。

1.2.2课程思政授课设计 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挖掘专业课程育人的思政元素,把立德育人如“基因植入”嵌进所有专业课程[6]。观察组教学对PICC专业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寻找PICC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通过讲授、视频欣赏、分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思政教学。具体方案,见表2。

表2 PICC专业技术培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1.3 评价指标

1.3.1考核成绩 包括思政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总成绩=30%思政成绩+30%理论成绩+40%操作成绩。改变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纳入思政品德、人文素质等内容,即思政考核,具体包括思政过程性评价(30%)和阶段性操作考核(70%) 2部分,教学过程性评价为教师评价,包括课堂学员参与度、学员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操作考核为实训操作培训时仪容仪表、技术操作熟练度,各环节融入人文关怀,尊重患者、遵守伦理原则等情况,思政考核权重为30%;理论成绩考核部分选用PICC专业理论知识试题进行闭卷考试,权重为30%;操作成绩考核由我院血管通路门诊老师负责,参加培训护士在我院血管通路门诊实践操作PICC置管1例及维护1例,权重为40%。

1.3.2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考核 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在培训结束后评估2组研究对象自主学习能力。该量表由英国Williamson[7]教授研制,由沈王琴等[8]汉化。包括5个维度,6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答案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每个答案分别计1~5分,总分即60个条目得分总和,为60~30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越高,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66,重测信度为0.855,内容效度为0.963。

1.3.3教学效果评价 以问卷星形式要求培训护士不记名在线填写电子问卷,每人限填1份。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PICC置管能力、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等11个方面进行评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个方面的答案为“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最满意”,每个答案分别为1~5分,得分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

1.3.4课程满意度调查 通过线上问卷星调查的方式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课程满意度进行调查,分别调查2组研究对象对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方法和课程效果的满意度,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设为完全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记1~5分,总分为4~20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满意度越高。将评分化为百分制后按照评分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满意度水平,<60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2 结果

2.1 2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2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2组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见表4。

表4 2组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分,

2.3 2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5。

表5 2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分,

2.4 2组学员对课程满意度比较见表6。

表6 2组学员对课程满意度比较[例(百分率,%)]

3 讨论

3.1 “课程思政”融入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3.1.1“课程思政”融入PICC专业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PICC专业技术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与向月[9]、乔永丽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PICC专业技术培训本身具有一定的“德育味”,单纯输出的传统授课方式易让学员感到厌倦,而观察组通过采取PBL、TBL、红色基因嵌入式教学等多种培训方式,巧妙地将思政教育理念融会贯通于培训中,充分发挥了“1+1>2”的作用[11],极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12],有利于学员理解PICC专科护士的责任与价值,改善教学效果。

3.1.2“课程思政”融入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有利于提高学员职业素养 表4结果显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高了学员解决问题能力、PICC置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技能等(P<0.05)。研究[13-14]表明,在教学培训中引入专业领域中优秀人物的事例,能够起到较好的价值引领作用。施秋桃等[15]提出可以通过“思政教育”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态度,培养其职业认同感。本研究观察组通过引入“伦琴——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将奖金转赠母校添置设备”的典型案例作为课程思政内容,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帮助学员深入分析专科护士的特殊性以及对职业价值的思考,有助于提高职业认同感。

3.1.3“课程思政”融入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有利于提高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教学总满意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员表示,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调,且陈旧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致力于改变当前培训模式、丰富课堂内容,以提高培训的趣味性。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课程的知识点与思政点紧密结合,以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家国情怀、专业价值等思政元素,使知识讲授更加生动易懂,且及时有效的知识更新不仅有效提高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同时开阔了学员视野。因此建议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培训中,应进一步加强更新PICC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将更丰富的思政素材与PICC培训有效融合。

3.2 “课程思政”应用效果反思

3.2.1“课程思政”融入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需要加强培训及引导力度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PICC专业技术培训是我院PICC国际认证——江西培训班的首次教学尝试,由于目前尚存在系统管理、教学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长效机制的建立还存在诸多阻碍、任重道远。未来应从医院层面加强思政课程融入PICC教学中的培训力度,优化培训方案,在课程设置、培训标准、培训督导、培训纪律等方面制定规范性制度,逐渐完善培训管理办法,建立统一的考核及激励机制,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基础上重点突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并加以推广。

3.2.2“课程思政”融入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需要提高专科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 课程思政绝不是“课程”+“思政”的简单融合[16],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应尽心尽力地刻苦钻研[17],起到教学统领作用,深入挖掘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恰当的培训方式,如热点分享、案例讨论、思维导图等形式,将“课程”和“思政”巧妙地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专科教师不仅要精通PICC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流程,还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这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条件[18]。“课程思政”理念的全新融入,不仅为医疗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对教师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应致力于提升临床专科教师的综合素质,发展一批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及仁爱之心的骨干教师队伍。

4 小结

本研究对课程思政在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立足于PICC国际认证护士培训的专业特色,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坚持将传授知识与提升PICC专科护士综合素养同行并重,取得效果良好。但课程思政之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达成,且本研究所纳入的思政元素不够深入和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课题组下一步将继续完善PICC培训路径,深挖PICC专业技术培训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使思政育人和专业建设互促互融、相得益彰,进而提升PICC专业技术护理质量,培养具有现代社会工匠精神的PICC专科护士。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专科教学效果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如何加强数字电视技术培训工作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