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CE 分型的结直肠小息肉诊断临床研究

2024-04-03 06:26黄美玲王计晏妮吴小微
系统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预测值息肉分型

黄美玲,王计,晏妮,吴小微

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2.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 430050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前五位[1-3]。绝大多数结直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且多数患者存在切除手术适应症。临床普遍认为,对于结直肠存在直径≤10 mm的小息肉患者,将其病灶切除后,可不必送病理检查,在这种治疗策略指导下,内镜检查下对息肉性质及分型进行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4-7]。在不同性质息肉的鉴别诊断中,常采用基于窄带成像国际结肠内窥镜(Narrow-band Imaging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NICE)分型法,理论依据为高清晰非放大分光染色技术,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NBI)内镜下观察黏膜颜色、血管结构及表面结构[8]。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9 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内镜中心200 例进行肠镜检查发现小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NICE 分型诊断结直肠小息肉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内镜中心200 例进行肠镜检查发现小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4 例,女76 例;年龄39~64 岁,平均(54.16±2.04)岁。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伦审(7)号],且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存在结直肠隆起或扁平隆起性的黏膜病变。排除标准:黏膜下病变或锯齿状腺瘤者;大肠镜检查未能到达回盲部者。

1.3 方法

开展常规消化内镜检查,肠道准备应用3~4 L聚乙二醇溶液。经过培训具备丰富NBI 判读经验的3 名高级职称医师完成,首先进镜至回盲部,退镜观察全结肠,发现病变后,先观察病变的整体形态,然后一键切换至NBI 模式观察病变部位的颜色、微血管及表面结构,给出相应的分型诊断。助手记录病变部位的大小、形态、具体位置、分型结果、病理预测结果。通过活检钳打开直径估计息肉大小。对息肉进行切除或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所有息肉标本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分类标准作出最终病理诊断。检查使用仪器为EVIS LUCERA CLV-260SL 系列主机(奥林巴斯)、LUCERA CV-260SL 图像处理系统、CF-H260AI 非放大肠镜、OEV191H 显示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镜下检出小息肉数量、所在位置及性质。(2)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NICE 分型标准下检出病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为a,假阳性例数为b,假阴性例数为c,真阴性例数为d,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d+b)×100%,阳性预测值=a/(a+b)×100%,阴性预测值=d/(d+c)×100%,准确度=(a+d)/(a+b+c+d)×100%。(3)NICE 分型诊断标准:1 型,即增生性息肉(良性),具体诊断标准:与背景黏膜相比,病变部位的颜色与其较为相近或较之更亮。病变部位表面血管较少,或呈现出单个血管(呈丝状)。在结构方面,表现并不明显,或呈深色或白色点状表现。2 型(恶性),包括①黏膜内癌、黏膜下浅层浸润癌;②黏膜下深层浸润癌。前者诊断标准:与背景黏膜相比,病变部位的颜色与其区别较为明显,表现为棕色,血管增粗,且周围存在不同形状表现的白色结构。后者诊断标准:在血管方面,局部呈不规则或缺失表现;在表面结构方面,同样呈不规则或缺失表现。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诊断效能值)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息肉检出情况

200 例患者镜下共发现248 个小息肉样病变,分布于直肠45 个(18.15%)、横结肠61 个(24.60%)、升结肠58 个(23.39%)、乙状结肠40 个(16.13%)、降结肠44 个(17.74%);隆起型125 个(50.40%)、平坦型病灶123 个(49.60%)。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48 个小息肉样病变中,良性病灶191 个(77.02%),恶性病灶57 个(22.98%)。

2.2 镜下NICE 分型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248 个小息肉样病变,经镜下NICE 分型诊断,NICE 分型为1 型病灶190 个,NICE 分型为2 型病灶58 个。NICE 分型为1 型的190 个病灶中,良性病灶188 个,恶性病灶2 个。NICE 分型为2 型的58 个病灶中,良性病灶3 个,恶性病灶55 个。与病理检查相比,观察NICE 分型标准下检出病灶灵敏度96.49%、特异度98.43%、准确度97.98%、阳性预测值94.83%、阴性预测值98.95%。见表1。

表1 镜下NICE 分型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论

针对结直肠小息肉的正确处理将有利于保障医疗资源合理化。切除息肉之前,常采取活检方式对病变组织开展病理组织学类型判断,此方法不足之处较多,常受取材范围、深浅度的限制,费时,可增加医疗成本[9]。普通白光内镜难以准确判断病灶性质,且活检存在取材范围局限及深度较浅等不足,传统的染色技术费时、费力。NBI 对于提高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率,在患者能否行内镜下治疗的术前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10]。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常采用内镜技术,其中较为常用且属于新型技术的要数NBI,NBI 的便捷性特征较为明显,实际应用期间工作模式可直接切换,镜下可明确观察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颜色、血管及结构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很多病灶无需放大后即可清晰地观察到,临床常据此对病变部位的性质做出判断[11-12]。同时,NICE分型标准被广泛应用于NBI 检查中,检查时通过分析病变部位颜色、血管(特别是微血管情况)和表面腺体在排列方面的异常表现,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准确率较高。近几年关于NICE 分型的研究表明,此分型有望成为国际公认、不依赖放大内镜的分光染色技术结直肠病变分型标准[13-14],可直接评估病灶的分型及性质诊断,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本研究结果,200 例患者镜下共发现248 个小息肉样病变,分布于直肠、横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其中,隆起型125 个(50.40%)、平坦型病灶123 个(49.60%)。病理检查显示,248 个小息肉样病变中,良性病灶191 个(77.02%),恶性病灶57 个(22.98%)。与病理检查相比,观察NICE 分型标准下检出病灶灵敏度96.49%、特异度98.43%、准确度97.98%、阳性预测值94.83%、阴性预测值98.95%。提示在结直肠小息肉样病变病理分型诊断中应用NICE 分型标准,诊断效能较好。沙杰等[15]的研究中,同样采用NBI 下NICE 分型标准对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性质判断,以此分型标准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性质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分别为93.6%、96.1%、95.1%、94.4%、95.5%。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结直肠小息肉样病变诊断中应用NICE 分型法效果理想,可鉴别诊断息肉性质,了解息肉具体特征。

猜你喜欢
预测值息肉分型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