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行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的疗效

2024-04-03 06:26孙文华何来周向阳姜子康
系统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腺样体中耳炎消融术

孙文,华何来,周向阳,姜子康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南京 211500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因腺样体肥大,可造成鼻咽、鼓室通气障碍,进而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1]。本病典型表现为听力下降、打鼾、鼻塞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形成腺样体面容,对患者健康有明显威胁[2]。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多予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但该术式对术者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腺样体残留、术后出血等[3-4]。近年来,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较多应用,利用40~70℃低温进行阻滞消融,热力损伤小且作用局限,能有效减少副损伤,但近年来,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研究成果仍然较少[5-6]。为进一步探讨等离子消融术在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适用性,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7 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就该术式与传统鼻内镜手术的效果开展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19 岁,平均(11.89±1.77)岁;病程0.5~3 年,平均(1.28±0.42)年。观察组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20 岁,平均(11.92±1.81)岁;病程0.6~3 年,平均(1.31±0.45)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年龄≥4 岁;病程≥6 个月;满足腺样体手术适应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急性中耳炎者;自发、外伤导致脑脊液耳漏者;鼓膜穿孔者;鼻腔肿物者;合并慢性鼻窦炎者。

1.3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仰卧位,头后仰,充分暴露咽腔。对照组以鼻内镜手术切除腺样体,使用30°鼻内镜经鼻腔置入,至后鼻孔后窥视鼻咽,经口置入鼻用背式切割吸引器,切除肥大腺样体,以纱球压迫止血。术后以鼻喷激素改善水肿,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而后在耳显微镜之下,使用鼓膜切开刀切开处于前下象限的鼓膜,再以吸引器吸除鼓室内黏液。观察组则采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经鼻腔置入两根细导尿管,经口取出,并予以固定。悬吊软腭,充分暴露鼻咽部。以70°鼻内镜经口置入鼻咽进行观察,而后经口向鼻咽置入低温等离子刀头,从表面逐步开始进行肥大腺样体的消融,暴露圆枕、咽鼓管口、鼻中隔后缘以及双侧下鼻甲之后,即可停止消融。后同对照组切开鼓膜以及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为耳鸣消失、听力恢复以及中耳积液时间。②两组炎症反应比较。于术前、术后随访4 周采血5 m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IL-6)、白介素-2(Interleukin,IL-2)水平。③两组并发症比较。统计两组感染、鼓室硬化、鼓膜穿孔总发生率比较。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耳鸣消失、听力恢复以及中耳积液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儿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TNF-α、IL-6、IL-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TNF-α、IL-6、IL-2 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NF-α、IL-6、IL-2 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炎症反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炎症反应指标比较(±s)

注: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IL-2:白介素-2;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儿童为高发群体。因腺样体肥大,阻塞咽鼓管咽口、后鼻孔,可造成咽鼓管反流,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可逆行至中耳,进而导致本病[7-8]。对本病患儿,临床多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但术中操作精细,术者要求较高,手术创伤大,患儿术后恢复较缓慢,并发症风险较高[9-10]。近年来,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在本病中也有了一定应用,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以正负极电压差破坏组织,可彻底清除肥大腺体,恢复耳内外气压平衡[11-12]。专用消融刀头可迅速、准确、连续地完成消融,消融同时可止血。经口腔置镜观察,鼻咽腔暴露良好,操作难度小,并能精确控制能量,有利于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出血量小[13-14]。通过解除腺样体肥大病因,患儿可逐渐痊愈,炎症反应即可逐渐控制[15-16]。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耳鸣消失、听力恢复与中耳积液时间更短(P均<0.05),可见低温等离子消融操作简单,可减少损伤,有利于患儿康复。原因在于,低温等离子消融无需经鼻置镜,可避免直接切割,形成离子膜气层也可快速凝固组织,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且能有效止血,操作更为简单。而该术式能有效缓解对咽鼓管咽口的压迫,可促进引流功能的恢复,并可消除潜在感染灶,故而患儿康复更为迅速。本研究术后观察组TNF-α(0.26±0.06)μg/L、IL-6(16.81±2.95)ng/L、IL-2(7.51±1.47)ng/L,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可见该方案有利于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这与该术式术野清晰,能精准控制能量,可减少组织损伤相关。吴长松等[17]研究中,A 组术后TNF-α(0.21±0.04)μg/L、IL-6(16.73±4.36)ng/L、IL-2(7.38±1.35)ng/L,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也说明低温等离子消融可减轻炎症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术式能降低并发症风险,这与王鑫等[18]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采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且损伤小,患儿术后恢复良好,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风险。

猜你喜欢
腺样体中耳炎消融术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