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管理及启示

2024-04-07 04:21黄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政府

黄奇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期,不仅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外交、贸易、教育等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开放与包容。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管理和教育得到了明确规定和保障,为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管理,对于解决当前外国留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管理

(一)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接收管理

1.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

尽管唐朝实行了文化教育开放政策,但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并非没有限制。与唐朝学子一样,大部分外国留学生也在国子监的隶属机构“六学”中学习,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这些学府的招生人数由唐朝政府决定,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国子学的招生人数为300 人,太学为500人,四门学为1300 人,律学为50 人,书学为30 人,算学为30 人。[1]然而,招生数量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期学生的招收数量变化幅度较大。据《通典》中记载:“贞观五年,太宗数幸国学,遂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员”。[2]各国酋长,如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和吐蕃,也派遣留学生来唐学习,使得唐朝在读学生数量高达8000 余人。然而,在唐朝中后期,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学生数量共650 人。国子监上奏请求增加学生数量,并提出了具体的增额方案,根据《唐会要》的记载,“两京诸馆学生,总六百五十员,请每馆定额如后:西监学生,总五百五十员。国子馆八十员,太学馆七十员,四门馆三百员,广文馆六十员,律馆二十员,书馆十员,算馆十员”。[3]从这些可以看出,唐朝时期最高学府的招生数量受到严格限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也不例外。以日本每次派遣留学生的数量为例,每次入唐的留学人员大约为10 人左右,[4]可见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并不多。

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数量较少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招生条件门槛较高。对于国子学和其他学馆的招生,唐朝政府制定了规定,必须达到一定条件才具备入学资格。据《新唐书》记载,“高祖始受命,鉏纇夷荒,天下略定,即诏有司立周公、孔子庙于国学,四时祠。求其后,议加爵士。国学始置生七十二员,取三品以上子、弟若孙为之;太学百四十员,取五品以上;四门学百三十员,取七品以上”。[5]其次,唐朝政府需要承担外国留学生在唐期间的生活费用,包括衣物和粮食等。据 《唐会要》载,开成元年(836)六月敕:准新罗王子金义宗等二人上学,“衣粮准例支给”。[3]外国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唐朝政府的经济负担就会变重,又加上唐朝中后期经济开始衰退,必须限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综上所述,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招生条件门槛较高,并且唐朝政府需要承担留学生的生活费用,数量的增加将增加政府的经济负担。正因为招生条件门槛较高,使得外国留学生大多由各国选拔优秀者进入唐朝学习。

2.接收外国留学生的类别

根据留学资金来源方式,可以将外国留学生分为官费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官费留学生是由各国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在唐学习的费用由唐朝政府与派遣国政府共同承担。根据留学目的的不同,官费留学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留学为主和以宿卫为主的两类学生。以宿卫为主的学生通过参与宿卫这种实践活动,学习到可以直接应用的知识和技能。除了参加实践活动,他们还需要在国子监学习。据《册府元龟》记载:“其新赴朝贡金允夫、金立之、朴亮之等一十二人,请留在宿卫,仍请配国子监习业、鸿胪寺给资粮”。[6]此外,唐朝还有许多自费留学生,他们自己承担在唐学习的费用,例如新罗的崔致远等人。

根据学习时间的长短,留学生可以分为“还学生”和“留学生”。所谓“还学生”是指随着遣唐使完成任务回国的学生,他们在唐学习的时间很短,一般以参与宿卫为主。而“留学生”则是指不随遣唐使回国,而选择继续留在唐朝继续学习的学生。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国子监各学的最长修业年限为9年,律学为6 年,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7]然而,也存在学习年限为10 年的情况,例如《东史纲目》中所记载:“新罗自事唐后,常遣王子宿卫,又遣学生入太学习业,十年限满还国”。[8]

3.接收外国留学生的程序

外国留学生来唐学习需要通过唐朝政府的资格审查和能力考核两道程序,以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身份和能力,才能获得唐朝政府的批准。首先,外国留学生必须以本国名义向唐朝政府递交留学申请,并将外国留学生名单报送至唐朝政府,经过审查筛选后方可准许入唐。据 《全唐文》记载,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新罗宪德王金彦升欲派遣留学生来唐,呈《分别还蕃及应留宿卫奏》表,名单共有金允夫、金立之、朴亮之等12 名外国留学生。[9]《册府元龟》也有所记载:“文宗太和七年(833)春正月己亥,银青光禄大夫简较(检校)秘书监忽汗都督国王大彝震奏:遣学士解楚卿、赵孝明、刘宝俊三人附谢恩使同中书右平章事高赏英赴上都学问”。[6]在得到唐朝政府批准之后,外国留学生跟随遣唐使入境,凭唐朝发放给各国的“铜鱼”通过各个关口。到达唐朝之后,外国留学生由国子监和鸿胪寺等机构就外国留学生的身份地位、学识人品等做进一步审核,将不具备在唐学习、生活等相关能力的外国留学生将无法进入国子监学习。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二年(837)敕,“新罗学生内,许七人,准去年八月敕处分。余时十马畜粮料等。既非旧例,并勒还蕃”。[3]

(二)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教学管理

1.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教学内容

唐朝政府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秉持着“教以效化,民以风化”的理念,认为外国人来唐是因为他们“慕我华风,敦先儒礼”。在此背景下,唐玄宗在开元三年颁布政令,规定来唐的外国人必须到国子监学习唐朝的礼教。因此,外国留学生的教学内容注重儒家文化的学习。国子监规定外国留学生需要学习一年的《孝经》《论语》,三年的大经《左传》《礼记》,二年半的中经《毛诗》《仪礼》《周礼》,以及一年的小经《周易》《公羊》《谷梁》《尚书》。此外,唐朝政府还提供《史记》《汉书》《后汉书》《字林》等课程供外国留学生选读。[5]唐朝政府为了帮助唐朝留学生跟上国子监的正常教学速度,会由国子监派经学教师对那些汉语水平较低、对中国儒学经籍不熟悉的外国留学生进行讲学或辅导。[10]通过长时间的儒家文化学习,外国留学生不仅对唐朝的语言更加精通,还对唐朝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除了儒家文化学习,唐朝还设置了算学、律学、医学、书法、天文学等科目。学科设置涉及面广泛,不仅包括传统文科,还包括理工科。每个科目的专业课程也做出了具体规定,据《旧唐书》记载:“律学,以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亦兼习之。书学,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兼习之。算学,二分其经,以为之业;习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夏侯阳、周髀十五人,习缀术、缉古十五人;其纪遗、三等数亦兼习之”。[1]学完课程之后,还需要通过实习课程进行实际操作,如儒学系统各学和书学的实习课程就要求学生“习时务策”和 “日纸一幅”。[11]这样全面的学科专业群和精细的课程安排使得各国留学生都能学到他们所需的知识。因此,各国纷纷派遣留学生来唐学习先进的知识。例如,新罗多次派遣外国留学生来唐,到太学学习经术;日本派遣留学生来唐学习唐朝的律法,并在回国后修定了日本的律令二十条余。

2.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的考试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评估方式,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外国留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督促他们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唐朝,政府非常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察,对外国留学生也同样如此。根据规定,外国留学生需要参加旬考、月考、年考和毕业考这四种考试。旬考是指外国留学生每十日举行一次的考试,考察的内容是近期学习的知识。考试分为诵读和讲解两个部分,要求达到三分之二的正确率才能通过考试。月考则是每三十日举行一次,考察更长时间内的学习成果。年考通常在年末举行,采用问答形式,共有十道题目。如果答对的题目不足五道,则被视为不及格。连续三次年考不合格将导致外国留学生失去参加宾贡考试的资格,并要求其与其他规定时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学生一同返回本国,取消在唐学习的资格。毕业考需要在外国留学生的应修学程期满且成绩合格后才能进行。这些考试制度确保了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估,并对他们的学习进程进行了监督。同时,这也是一种激励机制,促使外国留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三)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校内与社会管理

在唐朝,外国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一样,接受相同的校内和社会管理,不会因为他们是外国留学生而给予特殊照顾。一切管理措施的目标都是促进外国留学生在唐学习,并确保他们成功完成学业。唐朝政府对外国留学生的社会管理主要表现在休假和处理违法乱纪行为两个方面。

1.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的休假与归国

唐朝政府制定了严格的休假制度,包括旬假、年假、制假和探亲假。旬假是每十天放假一天,一般安排在旬考后,目的是让学生得到休息。年假是指五月的田假和九月的授衣假,时间较长,相当于现在的寒暑假,大约一个月左右。制假是指在传统节日、祝日、诞辰日等特殊日子放假,例如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放假三天。探亲假是在亲人生病或死亡时给予的临时假期,亲人死亡可请一百天假,亲人生病可请二百天假。由于交通不便,唐朝政府对于路程较远的学生给予了额外的路程假期。如果学生超过假期期限没有返回学校,将被取消学籍。外国留学生在放假时不能随意回国,需要上报姓名和事由,并等待唐朝政府的批准才能离开,如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因其家人去世,请求归国但被唐朝政府拒绝。相关记载也证明外国留学生归国需要上报,如新罗国向唐朝上奏:“新罗国当国先具表奏宿卫习业学生四人,今录年限已满,伏请放还,谨录姓名,奏闻如后”。[12]

2.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

唐朝政府坚信学生应以学习为首要任务,而在学习期间不得从事任何可能干扰学业的活动。对于那些违反校纪校规的外国留学生,唐朝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一律取消其学籍并剥夺其学习资格。元和元年,国子监的祭酒冯伉上书请求唐玄宗批准这一政策,他指出:“这些学生不勤于学业,游荡无定,沉迷于赌博和酗酒,还擅自侮辱官员,不遵守法纪,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解决。”对于那些违反唐朝法律法规的外国留学生,唐朝政府也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一旦违反法律法规,将按照相关法律进行惩罚。此外,外国留学生不得参与打斗或争吵,尤其是对待教师,若有殴打行为将受到鞭刑,严重者甚至可能被处以死刑。若外国留学生被发现从事间谍活动,将面临绞刑。正是因为唐朝政府建立了严格的惩罚制度来处理外国留学生的违法行为,使得留学生在唐朝期间不敢越界或违法,保持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就业管理制度

唐朝政府非常重视外国留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那些希望在唐朝境内就业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可以参加“宾贡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后可以在唐朝担任官职。宾贡科举考试是专门为外国留学生设立的考试,通过放宽判卷标准来区别对待。外国留学生一直渴望参加科举考试,在中国担任官职。正如严耕望在《唐史研究丛林》一文中所概括的那样:“唐朝的科举考试对于登第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宠。外国留学生在唐朝留学,也怀着羡慕和希望参加考试的心情”。[13]根据《东史纲目》的记载,从出现首位登科者金云卿一直到唐末,共有58 名外国留学生通过贡宾科举考试登科,五代梁唐之际也有32 人通过考试,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留学生包括李彦升、晁衡和崔致远等。[8]

如果外国留学生不打算在唐朝就业,他们可以凭借在唐朝留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在自己的国家找到很好的工作。在唐朝留学是各国政府所认可的事情,外国留学生学成后,各国政府会安排他们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工作,以发挥他们的学术和技术特长。例如,吉备真备在唐朝留学了18 年后回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重视,从原来的从八位下逐渐升至正二位,不仅为孝谦帝授予《礼记》《汉书》,还参与重修大学释奠之仪,修订律令二十四条;在唐朝学习医术的菅原棍成,在承和十年被日本政府封为针博士。可以说,唐朝政府对外国留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无论是在唐朝就业还是回国就业,外国留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安排和认可,为他们发展学术和技术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二、唐朝时期外国留学生管理对现代的启示

(一)提高入学门槛,提升外国留学生的生源质量

在唐朝时期,政府对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国子监和鸿胪寺的考核和考察来确保留学生的质量。这种措施不仅促进了唐朝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来自各国的人才前来留学。为了吸取唐朝外国留学生教育的经验和成果,首先需要坚持“提质增量”的工作方向。自《2003 年来华留学工作方针》提出留学生教育要秉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来,各部门过于追求外国留学生数量,导致在华留学生居留人数持续增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9 年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51.3 万人,相比于2003 年的7.7 万人增长了近6 倍。然而,过度追求数量却导致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偏差。因此,应当改变这种趋势,实现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应当加强对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督。多年来,许多高校在录取外国留学生时,入学考试和考核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既不注重考察外国留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注重考核他们的专业能力。因此,应加强对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督,明确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条件和标准,并完善考核录取程序,以确保招收的留学生具备优秀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最后,应加强国家移民管理局对外国留学生的背景审查。目前,在外国留学生签证签发和入境检查时,主要关注的是审查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在中国境内有犯罪记录,而没有考察外国留学生在其本国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导致外国留学生队伍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审查官”制度,派遣入境审查官到对方国家,提前对外国留学生的背景进行审查,确保外国留学生的身份和入境留学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应坚持“提质增量”工作方向,加强对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督,以及加强国家移民管理局对外国留学生的背景审查,借鉴唐朝时期的经验,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促进留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外国留学生的培养水平

唐朝注重外国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不仅精心设置专业和课程,还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这些国际化人才的涌现促进了唐朝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各国纷纷派出留学生前来唐朝学习交流。唐朝在医学、律学、书学、天文学、算学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学科范围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然而,与当前来华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文科相比,当前首要任务是扩宽学科专业的广度。

为了扩宽学科专业的广度,可以与国外高校合作,引进一些先进的学科专业,以获得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科专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需要优化课程设置。为了优化外国留学生的教学效果,应该改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和传统教学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定位和整合课程结构,使课程教学更加有效。还需要提供更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以满足留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外国留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专门的课程计划,可以包括语言培训、学科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等内容。也应加强中国文化课程的设置,举办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应该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考试和考核。外国留学生的入学考试体系和考核方式是留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外国留学生的学业水平和适应能力,应借鉴发达国家留学生考试成功的经验,开发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外国留学生考试和考核体系。可以设置入学考试,对外国留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语言水平进行评估,确保外国留学生具备适应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根据专业需求,引入综合评估的方式,综合考察留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监督管控,强化外国留学生社会管理

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唐朝政府对外国留学生进行了严密的审查和限制,以防止他们从事破坏活动。此外,唐朝政府没有区别对待外国留学生和本地学生,都执行一样的休假、食宿制度,并没有因为其是外国留学生而给予特殊照顾。我们可以从唐朝政府管理外国留学生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校园移民事务服务站,为高校提供停居留政策咨询及出入境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同时,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外国留学生管理部门或机构,负责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与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协同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监督管控,构建外国留学生信息登记和管理系统。各主体,包括国家移民管理局、高校、实习单位和外国留学生本身,应对外国留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计划和住宿情况进行登记和管理,以确保外国留学生的安全,并维护社会秩序。高校应及时记录和汇总外国留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违反校规校纪、违法犯罪等情况,建立外国留学生的行为档案,供国家移民管理局办理相关业务时参考。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监督管控,确保外国留学生的安全,并维护社会秩序。这样的管理机制不仅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能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四)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外国留学生就业质量

唐朝政府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宾贡科举”考试,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外国留学生的就业,也使他们在政治、教育、商业和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外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唐朝的繁荣和进步。从唐朝政府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首先应该优化外国留学生的就业环境,并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许多外国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留学是为了将来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然而,我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就业限制较多,导致他们毕业后难以在中国找到工作。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国家移民管理局应该适当放宽就业限制,并提供创业支持和创业签证,鼓励留学生在中国创业或自雇,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虽然近年来国家移民管理局颁发了相关政策,如2019 年推广复制促进服务自贸区建设12 条移民与出入境便利政策,规定在国内重点高等院校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外国优秀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国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可凭高校毕业证书和创新创业等证明材料,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有效期2 至5 年的居留许可。但这些政策的条件比较模糊,不利于实施。此外,我国法律上不允许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这已经导致留学生能否在中国就业的问题变得模糊不清,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问题在法律上存在竞合。[14]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为外国留学生的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例如,法国实施了“创业者签证”,鼓励外国留学生在毕业后留在法国创业;加拿大推出了“创业移民计划”,允许外国留学生在毕业后留在加拿大创业;美国通过创业签证和创新创业加速器等项目,提供了创业资金、导师指导和创业资源等支持,为外国留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鼓励他们在毕业后留在美国创业。

除了改善政策环境,提高外国留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国家移民管理局可以与高校和企业合作,为外国留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实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当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咨询服务,包括就业市场、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就业市场。

三、结语

唐朝时期的外国留学生管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首先,唐朝提高了入学门槛,通过选拔优秀的外国留学生,提升了整体的生源质量。其次,唐朝注重保障教学质量,通过严格的教育体系和教学计划,提高了外国留学生的培养水平。同时,唐朝也加强了对外国留学生的监督管控,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了外国留学生的社会管理。最后,唐朝通过优化就业环境,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质量。总的来说,唐朝时期的外国留学生管理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外国留学生的重视和关怀,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今天的外国留学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该借鉴唐朝的经验,继续完善我国的外国留学生管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外国留学生政府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外国公益广告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