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家训的历史嬗变与多维解析

2024-04-07 16:58向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家训中华家庭

向燕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

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传承。家庭的出现使得文明传承有了直接的对象与场所。父辈需要对后辈进行家庭方面的稳定教导及自身经验的传授,便有了口头告诫、文字著述,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现象——家训。家训以一种特有的文献形式流传在中华民族的家庭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训,说教也。” 家训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也包括兄长对弟妹的劝勉,夫妻之间的嘱托。它属于家庭或家族内部的教育,是随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并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1]。该文通过梳理中华传统家训历史发展变化,以及多维解析其存在的意义,了解古代家训代代相传的方式和历久弥新的原因,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的根源,以期为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1 中华传统家训的发展历程

中华传统家训浩瀚精深,是我国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传统家训从萌芽到繁盛,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家训文化体系。根据我国历史朝代变化,以及家训形式、数量等特点,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5 个时期:先秦的萌芽期、两汉魏晋的生成期、南北隋唐的发展期、宋元的成熟期和明清的繁盛转型期。

1.1 先秦时期:中华传统家训的萌芽期

先秦时期是中华家训的萌芽期。史书中记载的最早家训是周公训诫儿子伯禽和侄子武成王的家训。周武王灭商后,周公的封地在鲁地,由于周公要辅佐朝政,只能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为就位。《诫伯禽书》 就是周公在伯禽远赴封地鲁任职时告诫儿子的一段话:“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告诫儿子不要因为自己是国君就骄横,要礼贤下士、谦恭自律。周公在《尚书·无逸》中告诫他侄子周成王 “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要记住先王创业的艰辛,了解百姓的疾苦,勤政爱民。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家庭教育思想也颇多。例如,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就在《论语》《孟子》中阐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孔子虽然没有专门关于家庭教育思想的论述,但在《论语·季氏》中记录了他与儿子孔鲤的对话,蕴含着一定的家庭教育思想。“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他儿子学《诗》《礼》的重视,只有学《诗》《礼》才能讲好话、立好身,从这也透露出孔子重视五经修身的思想。而关于孟子家庭教育的思想,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孟母的 “择邻而居” 和 “断机教子” 的故事,体现出孟母重视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另外,《周易》中有专门的《家人》卦,谈论家庭成员的分工及关系:“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强调家庭成员应该各司其职,家庭和睦则天下安定。

先秦时期的家训,主要以口头问答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经过后人回忆、整理把一些语言、行为保存在史书或子书中。这一时期的家训具有事物发展初期的特点,内容不全面、思想不系统、形式不成熟、目标不明确,是中华传统家训发展的萌芽阶段。

1.2 两汉魏晋时期:中华传统家训的生成期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然任公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 这两句中的 “家约” 是 “家训” 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后汉书·边让传》中 “家” 与 “训” 首次出现在一起,蔡邕推举贤才边让时说:“髫龀夙孤,不尽家训。” 意思是不要让幼小的孩子失去父母,得不到父母亲的教诲、教导。这里 “家训” 的意思主要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诲、教导。可知,“家训” 一词在汉代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此外,家书、门风、门法等也成为新的家训形式。《魏书·杨播传》记载,西汉有 “万石门风”,东汉有 “陈纪门法”。两汉魏晋时期开始出现以文献形式流传的家训,比较有名的如刘向《戒子歆书》、郑玄《戒子益恩书》、诸葛亮《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嵇康《家诫》等,还有许多流传广泛的帝王家训名篇,刘邦《手敕太子》、刘恒《遗诏》、曹丕《诫子》、刘备《遗诏敕后主》。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刘向《列女传》、班昭《女诫》、蔡邕《女训》等专门论述女子教育的家训,表明人们开始重视女性的家庭教育,并强调女性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如蔡邕在《女训》中提出:“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2]心像人的脸一样,需要认真修饰,如果不修饰就会被尘垢掩盖,邪恶的念头就会入侵。

两汉魏晋时期的家训,从先秦时期的口头形式转变为以文献记录的形式在家族中流传,无论在数量还是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这一时期的家训主要以警示、启示、告诫的方式教育后代,也成为家训发展的一种自觉状态。

1.3 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华传统家训的发展期

中华传统家训真正快速发展,并以专著形式存留,应该是在南北隋唐时期。在这期间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显著的家训文本,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已成为古代家训的典范,不仅以专著的形式出现,而且阐述了儿童启蒙、父母以身作则、严慈相济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等思想。南宋藏书家陈振孙评价其为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代学者王钺称其 “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另外,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是一部强调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系统地呈现了我国帝训思想,深受后世帝王的重视。除《颜氏家训》《帝范》之外,宋颜延《庭诰》、梁徐勉《诫子崧书》、李恕《诫子拾遗》、狄仁杰《家范》、卢僎《卢公家范》、姚崇 “六诫” 等,成为这一时期家训的代表,为传统家训后续成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除了专著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家书、家训诗等不同形式的家训文本,成为家训专著的补充形式。例如,洪奕《洪奕家书》、陆机《家诫》、白居易《家训十则》《赠内》、孟郊《劝学》、杜甫《宗武生日》《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韦应物《送杨氏女》等。

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家训迅速发展的阶段,不仅有专门的文献记录,而且思想、内容、形式也较前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家训中对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规范,特别是修身、治学、处世、为人等方面,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载体,把儒家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作为家训为人处世的依据,其中 “修齐治平” 也成为当时家训的主流思想。

1.4 宋元时期:中华传统家训的成熟期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家训的大众化。宋朝的重文政策及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使得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家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宋朝有包拯《包孝肃公家训》、陆游《放翁家训》、司马光《温公家范》、袁采《袁氏世范》(被后人称为《颜氏家训》之亚)、朱熹《家礼》《朱子训子帖》、叶梦得《石林家训》等;元朝有郑太和《郑氏家范》、郑泳《郑氏家仪》、陆象山《居家制用》、许衡《许鲁斋先生训子诗》等。这一时期的家训文献开始由贵族家训时代转向社会家训时代,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家训热。随着家训数量的迅猛增长,宋元时期出现了另一种家训形式——家训集。《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第一部家训总集是北宋中叶由孙颀编纂的《古今家训》[3]。另外,南宋年间学者刘清之搜集了先秦至宋朝的家训内容编纂成《戒子通录》,是中华家训文化的总集,收集范围从《礼记》《仪礼》到南宋时期的家训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此书是 “博极群书”“采摭反复”。

宋元时期是中华传统家训发展的成熟期,家训不仅在数量上较之前有了快速的增长,而且形式由家训专著变为家训集,范围由世家大族的家庭渗透到平民百姓的家庭中,使得家训走向了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具有普遍的社会教化功能。

1.5 明清时期:中华传统家训的鼎盛转型期

明清时期的家训,由于社会的转型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家训的鼎盛期,由明初至鸦片战争前,主要表现为家训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数量较之前达到最多,而且写作语言接近白话文,更容易理解。比较有名的有明代的朱元璋《皇明祖训》、朱棣《圣学心法》、明成祖的徐皇后《内训》、高攀龙《家训》、吴麟征《家诫要言》、姚舜牧《姚氏药言》、许相卿《许云邨贻谋》、霍韬《霍渭厓家训》、周怡家训《勉谕儿辈》等。清代的有康熙《圣谕十六条》和《庭训格言》、雍正《圣谕广训》、傅山《霜红龛集·家训》、王夫子《示侄孙生蕃》和《示子侄》、张履祥《训子语》和《示儿》、朱柏庐《治家格言》、张英《聪训斋语》、郑板桥《谕麟儿》、孟超然《家诫录》、汪辉祖《双节堂庸训》等。第二阶段是传统家训的转型期,起止时间为鸦片战争至清朝末年,主要表现为中华传统家训在西洋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家训:一类是以洋务派为代表,在家训中推崇西方经世致用的思想,如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训》、左宗棠的《致孝威、孝宽》;另一类是以维新派为代表,在家训中增加了民主、平等、独立的思想,如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三百多封书信,对子女的兴趣、情感、事业等都给予建议,并在书信中表现出尊重子女个人意愿思想。

明清时期的家训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是中华传统家训中最全面、最繁盛的时期。不仅在数量、内容、形式上更多样,而且体现了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传统家训面临着新的转型与突破。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给传统文化带来较大的冲击,传统家训的发展也处于转型阶段,在新的环境中需要自我革新才能开出新的花朵。

2 中华传统家训的多维解析

中华传统家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文化、教育和思想之间相得益彰。社会、文化、教育、思想因素影响着传统家训在历史中的变迁。同时,传统家训也影响着社会、文化、教育、圣哲思想的发展逻辑,从这4 个维度解析能更好地展示出传统家训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2.1 社会政治维度:社会发展的缩影

传统家训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家庭,不仅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而且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相关联。“家国同构” 的社会政治制度使得家训迅速发展起来。家国文化与家国同构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家国同构为家训对家庭成员濡化价值观提供了实际载体,家训把孝悌、忠信、守礼等作为家规、族规落实到家庭成员的日常人伦行为中,为家国同构提供理论论证[4]。传统家训不仅指明家庭成员人生价值方向,促进家庭稳定发展,还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统治,形成家国一体的思想理念。如《桐城戴氏家规》规定,国课务必遵限完纳,若有抗欠拖延,“治以家法,速令清完”[5]。家训是统治阶段价值观渗透到家庭中的一种形式,为封建阶级的统治进行了合理辩护,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家国一体”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政治思想。《礼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 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将家庭中的 “孝” 与国家的 “忠” 相结合,把家训延伸到国家的国训,形成家国同构。传统家训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反映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透露出社会发展的现状。

2.2 文化维度: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家训的内容是历代文人十分关注的焦点,从先秦时期《论语》中孔子要求孔鲤读《诗》《礼》,到宋朝陆九韶在《居家正本制用篇》中说:“愚谓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所读须先六经论孟,通晓大义。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中华经典文化成为家训中子女学习的重要内容。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6]强调子弟学习《礼》《传》《诗》《论》的重要性。袁采在《袁氏世范》中引用:“《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7]袁采引用《尚书》的内容,劝谏后人学习的重要性。古代长辈喜欢以圣人之言教导后辈,传统经典书籍就成为家训思想的主要来源,家训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无形中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另外,家训自身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形式,它的传承与发展也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总之,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家庭智慧的结晶,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是长辈把生活经验传递给子孙后代,以延续家庭的血亲为目的,用最家常的语言方式,传递着人生的智慧。家训在传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家训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奠定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2.3 教育维度: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

我国古代教育中,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形式,社会教育对于儿童来讲接触比较少,并不能从中得到太多的教育资源,而学校教育是有地位的人才能享受的教育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应运而生,是少年儿童从出生开始接触到的最直接的教育形式。麦惠庭认为:“以前在大家庭主义最盛行的时候,所有生下来的人,是直接属于大家庭,而不是属于社会,因为这时社会是以家庭作单位,每个人对于家庭的关系是直接的,而对于社会是间接的。”[8]中华民族重视家族的延续与发展,更加注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家训是培养良好家风的具体行为规范,是进行家教的具体方式方法,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家庭化,是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为个人意识形态的中介[9]。传统家训的出现与发展,体现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需求,弥补了我国古代教育的不足。宋代文学家苏辙在《古今家诫》中提出:“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10]古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爱不能仅关注子女当下的生活,必须为其考虑深远。总之,传统家训是祖辈对家庭教育思考后凝结的教育智慧,向后辈传播人生经验、感悟的一种方式。从内容、形式、目标来看,是古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最亮眼的一抹色彩。

2.4 思想维度:古圣贤思想的凝聚

家训的存在必定与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相关,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演绎过程中民族精神培育和凝练的主阵地。家训不仅是告诫子孙后代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也是人生智慧的凝练。如竹林七贤的嵇康在《家诫》中提出:“人无志,非人也。” 强调立志对人的重要性,反映了他注重立志成人。明代庞尚鹏的《庞氏家训》中提出:“孝、友、勤、俭四字,最为立身第一义,必真知力行,奉此心为严师。” 突出了立身的4 个方面——孝、友、勤、俭。明末清初的傅山在《家训》提出16 字格言:“静,淡,远,藏;忍,乐,默,谦;重,审,勤,俭;宽,安,蜕,归。” 表明他在为人、处事、立身方面的思想。曾国藩在《谕纪鸿》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强调读书的目的是让子孙成为明事理的君子,而不是只为做官。节俭思想是中国历代家训共同提倡的伦理主张和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11]。例如,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提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体现了朱柏庐崇节尚俭的治家思想。包拯在《包拯家训》中提出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要求子孙后代清正廉洁。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阐述了修身、治学等经典语句,如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影响深远。以先贤为榜样,去除欲念,心胸开阔,志向远大等,成为后世家庭中家训的典范。中华传统家训不仅是古代圣贤的人生经验,也是思想的汇集处,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的厚度、广度及深度,透露着浓浓的血缘亲情,铸造着中华民族的品行,为当代家庭教育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3 结束语

传统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训诫子孙的家庭教育方式。从先秦到清朝末年,家训的发展与演变逐渐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存在,深刻体现了古人在社会政治、文化、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传统家训从微观层面推动了家庭的家风家教建设,教育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从宏观层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家训不仅是一种家庭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传承、发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对规范和引导当代家庭建设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猜你喜欢
家训中华家庭
家庭“煮”夫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恋练有词
家训伴我成长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