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对话交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4-04-07 11:54黄慧英刘茂光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交流语文

黄慧英?刘茂光

隨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这一崭新教育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话交流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效促进了课程改革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贯彻落实。因此,在面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一新型教学要求时,教师应更加深刻地了解课堂对话交流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对话交流的集中体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对话交流具体实施策略的多元化探究。这样教师就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真正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使学生在多维的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中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对话交流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只会以单向灌输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而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无法彰显自身的学习地位,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低下。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及课堂组织结构的调整,对话交流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活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心理、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价值。而课堂对话交流作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不仅更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而且激发了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谐,充满生命活力。

(二)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的深化赋予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应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各个教学环节。而课堂对话交流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使学生在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关系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感悟,又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思维启发,实现良好的自主生成。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了有效体现,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单向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教师无法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也不敢对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势必会导致低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通过课堂对话交流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变得更加顺畅,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对话交流的集中体现

随着互动教学理念的普及,课堂对话交流受到教师的青睐,但是一部分教师对于课堂对话交流的理解较为片面,常常导致课堂表面热闹,实则效率低下。那么怎样的对话交流才是真正有效的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对话交流中,师生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对话交流。因此,在实施真正有效课堂对话交流时,教师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不过度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耐心倾听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更加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毫无顾虑地与教师开展有效的对话交流。

(二)积极广泛地参与

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但是这种参与并不是指形式上的参与,而应从数量及质量层面进行科学判断。首先,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应是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而不仅仅限于个别学生的参与,需要参与的程度较为广泛。其次,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应是高质量地参与,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是否能够在对话交流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合理的动态生成

课堂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才能实现,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并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深化认知,结合自身的经验实现学习效果的自主生成。由此可见,在课堂学习中,只有真正有效的对话交流才能促进学习效果的动态生成,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四)较高的目标达成

在对高效课堂进行判定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标准。而在对课堂对话交流有效性的判定中,教学目标达成同样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因此,教师应在课堂对话交流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否通过对话交流得到了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否通过对话交流得到了提高,这样就通过有效的对话交流促进了较高的目标达成。

三、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对话交流的具体实施策略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同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基于这一科学认知,教师在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对课堂对话交流环节给予充分重视,并对实施策略进行多元、有效探究,使对话交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体现,进而获得更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基于教学情境的对话交流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具有体验性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场景的构建和情感氛围的营造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性的体验,以实现教学情境与学生情感的融合与强化,进而获得良好的情境引导效果。由此可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是进一步促进课堂对话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情境创设与学生开展良好、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使学生以情境为媒介,与教师进行思想的碰撞,进而获得更为深刻、强烈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相关图片、视频进行整合并播放,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这种以情境创设为手段的课堂对话有效补充了传统的语言交流,使学生通过眼见、心感理解情境中蕴含的内容,这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课堂对话交流效果,进一步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基于问题引导的对话交流

“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有效对话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给予学生有效的思维引导,学生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疑惑。这样教师与学生就以问题为载体进行了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交流,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了相应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应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在有效实施课堂对话交流策略的过程中,应充分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实现师生间的有效对话交流。

1.注重引导问题的科学设计。

在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引导教学中,引导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问题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是否能够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是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都会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师生对话与交流,教师应对语文课堂的引导问题进行科学设计,使学生在科学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拓展思维,与教师展开积极有效的沟通。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教师就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这个标题是不是矛盾?既然是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呢”等具有引导性和悬念性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带着问题更加积极地自主阅读文章,以获得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效果。

2.注重各个环节的有效把控。

课堂问题引导是一个综合、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其中包含提问、候答、叫答以及理答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的把控都会对教学引导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问题引导式对话交流效果,教师应对问题引导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控,在科学提问、合理候答、正确叫答以及有效理答中,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提升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提问时机的把握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只有在适宜的时机提出问题,才能获得更好的问题引导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当一部分学生脸上出现疑惑表情时,就代表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冲突,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出引导问题,这样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良好的课堂对话交流效果。

(三)基于合作探究的对话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交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只有将这些对话交流形式进行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开展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而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深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不仅融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多种形式,也促进了教师、学生与文本、活动间的互动交流。因此,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对话交流,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实施多维对话,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以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布置“自主阅读,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合作探究,深刻领悟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对文章的自主阅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同时在合作探究中与其他同学开展有效分享与沟通,使整个语文课堂都充满互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四)基于学生差异的对话交流

一直以来,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原则,对具体的教学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教学效果。课堂对话交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同样受到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引。因此,在进一步提升课堂对话交流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实施不同的对话交流策略,这样就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对话交流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

例如,班级学生不管是学习基础还是认知能力都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教师在与不同学习层次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五)基于多元评价的对话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有效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基于多元评价的对话交流中,教师不仅能够以语言、肢体动作等形式给予学生适度激励,学生也能在积极的反思中给予教师有效的反馈,这样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评价既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使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策略更趋于合理,为后续的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对话交流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与整合,以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开展真正有效的课堂对话与交流。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提出問题:“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呢?”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方式:当平时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回答时,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教师都应给予其鼓励,使其在感受到成就感的同时,提升课堂参与积极性;当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给出不是很完善的答案时,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引导来启发学生给出更深刻的答案,进而获得良好的评价对话交流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交流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教学活动,有效性与否会从根本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课堂对话交流的开展,以及对话交流实效性的提升。这需要教师既要全面把握有效课堂对话交流的真正内涵,又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情境教学、问题引导、合作探究以及多元评价等教学实践有效实施课堂对话交流,以营造更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交流语文
如此交流,太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