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立定跳远教学实践对策

2024-04-07 11:54朱巧玲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专项体育教师运动

朱巧玲

立定跳远是低幼年级体育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田径运动“跑跳掷”中最基础的教学环节,是集弹跳力、爆发力、身体协调性、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技巧于一体的运动。在小学低段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整体运动能力为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使之既符合运动要求,又能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通过科学的计划、细致的准备、规范的教学,让小学低段学生规范、准确地掌握立定跳远运动的基本技能,打好身体素质基础,培养体育运动兴趣,使这项基础运动在小学体育活动中起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结合小学一至三年级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立定跳远教学进行探讨。

一、立目标,巧分段,因龄而异定计划

立定跳远作为一项基础的运动项目,教师如果毫无目标指向地教学,可以在小学一二三年级的体育课中随意安排一两节课,带着学生找一个场地,简单地指出几个跳跃要点,让学生排成一队鱼贯而跳。这样一来,教学内容或可以完成,但是三年结束,学生基本还是以自我感觉完成所谓的“原地双脚跳跃”一个动作而已,无从达到领会立定跳远动作要领、掌握该项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不要说为学校体育特长生储备预备人选,更不要说为初、高中阶段的身体专项素质测试做长远准备了。三个学年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该项运动的基本要领,培养体育运动兴趣,是低段立定跳远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领会课标精神,制定长远计划

教师要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的贯彻,结合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和基础田径项目,均衡制定教学计划,特别要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长远角度制定课程计划,并明确这些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规划好近、中、远三个阶段的目标课时和完成情况,这样在整个学年的课程安排上目标明确、课程紧凑、教学效果明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尽可能明晰、有层次感,以便后续教学训练的易操作性,还要注重与教研组和学校领导的沟通,向学校表明教学的基本意图和思路,争取学校的支持,纳入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范畴。

(二)明确教学目的,分段把握重点

有了明晰的教学规划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年度教学安排,适时设置立定跳远的具体教学任务,通常以一学期安排 3-4节课时为这一专项教学时间。根据这一学期专项教学规划和具体完成目标,在教學中围绕重点、要点、节点组织实施,学生也比较清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师生配合默契度高,教学质量才有保证。教师还可以围绕重点将日常其他课程作为相辅相成的辅助手段,使整个学期教学任务具有连贯性、统一性。同时教师要注意目标的基础性,根据小学低段教学目的,不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圈定在某一特定指标范围,让学生广泛接受基础教育和基础训练(练习)。

(三)统筹课程安排,科学把握进度

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运动的基本规律,不将所谓的运动成绩和达标要求作为教学目的,这样在教学安排上就容易针对低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统筹安排教学进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推进教学进程。例如,为一二三年级制定不同年龄段的课程计划,一年级以“乐趣”为主,课程多导入游戏;二年级以“兴趣”为主,通过视频欣赏、观摩优秀运动员的表演,激发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三年级则注重实践体会,尽可能掌握该项运动的要领,达到运动的基本身体素质要求。通过三个学年的学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该项运动的基本技巧,整体运动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二、提整体,重个性,因地制宜抓训练

明确教学训练的最终目的,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是抓好单项运动训练的基础。学校应从这个角度对小学初段体育教师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的完成达成统一意见,使教师在教学中有连续性和目标性。即使个别教师因为教学任务有所调整,学校也能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案延续教学计划,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整性。与此同时,不排异个性发展,教学计划规范而不教条,教学手段丰富而不死板。

(一)确定年级分档,突出年龄特点

小学低段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过渡过来,许多思想和行为还未摆脱幼儿的思维,在立定跳远及其他单项运动课程中,教师如果仅讲解原理和要领,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在这个年龄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带学生做什么自己必须清清楚楚,让学生在懵懵懂懂中完成预定目标。立定跳远关键的是腿部力量的训练和协调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中适量安排能锻炼这两种能力的游戏活动,例如,辅助练习原地纵跳,主要是踝关节发力,配合摆臂带动身体向上,使上下肢肌肉得到锻炼,体会触地发力,特别促进下肢长骨的生长发育,再配合单人跳短绳,先徒手跳跃,感受腿部发力点和触地点,依次感受摇绳从脚下过时向上、促进其上下肢协调.对下肢的骨骼生长发育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些因素刚好是完成立定跳远的基本身体素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跳绳活动很容易布置成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多加练习,家长也要共同参与。

(二)增加娱乐元素,突出运动乐趣

在低段学生专项运动能力训练中,教师要突出运动的乐趣,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提高能力。例如,在组织学生跳绳练习,促进力量训练时,仅单人跳绳难免单调乏味,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双人跳绳、分组跳绳、集体跳绳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又能积极参与,运动效果明显。跳绳只是游戏活动中促进立定跳远练习的一种,教师还要因地制宜地导入其他简单易行的游戏,以达到专项练习的目的。例如,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中,安排男生“看谁摸得高”、女生“小皮球跳得高”活动,作为立定跳远专项训练的补充课程,利用简单的摸高道具和橡皮绳,让男女生分成两组,男生依序每人三次,按最高的高度记录,在众目睽睽之下,每个男生都会奋力一跳,女生更是在“小皮球游戏”中训练了腿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过程中乐趣多多,学生参与度普遍很高,不知不觉中训练了专项能力,为后续专题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个性发展,提高整体水平

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擅长项目,教师在小学低段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鼓励个性发展,但是要杜绝过分看重成绩的想法。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身体发育、心智成长、基因遗传、家庭条件、成长环境不同,可能会对某些项目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和兴趣,也可能比其他同龄的学生擅长某一运动。对于基础性的运动项目——立定跳远也是一样,有的学生有比较突出的弹跳能力和协调性,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简单的示范都能比较准确地模仿,运动能力比其他学生强许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予肯定,这样一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其后期在运动方面有所发展打好基础;二是让学生作为示范,带领其他学生掌握要领。除此之外,教师一定不能厚此薄彼,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这项运动的基本技能,即使个别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协调能力较差,教师也要有差异地针对其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尽量缩短其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还有部分学生身体发育迟缓,教师不能拔苗助长,即使在学期末也未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依然增强了爱好体育活动的意识,掌握了科学锻炼的方法。

三、保安全,重细节,因材施教促成长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要看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将小学阶段的教学当成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兴趣、树立理念的关键节点,坚持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思想观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际训练(练习)中充分考虑学生安全和健康因素。

(一)增强安全意识,优化健康理念

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本身犹如稚嫩的花朵,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有安全意识,一切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根本。立定跳远作为一项基础的体育运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论在低幼阶段的一年级和初段末期的三年级,还是在专项技能训练和辅助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要把运动安全放在第一位,包括在体育课程之前的课程计划上的综合考虑,做到安全计划有预案、有组织、有重点。例如,初幼阶段学生的辅助游戏课程,在教案的准备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尽量将上课地点安排在空旷、平整的大操场上,充分发挥班长、体育委员等班干部的小助手作用,将学生的所有活动控制在教师的目控范围;针对运动损伤规律,加强活动前的热身准备,有针对性地预防跳跃运动容易出现的损伤问题;课程设置上把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贪多求大,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健康运动的理念。

(二)综合教学手段,保障教学根本

作为专项运动课程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整体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三学年的练习初步掌握该项运动技巧,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教师在小学初段三个年级的专项练习中各有侧重,如一年级的立定跳远课程中多导入与力量训练有关的游戏活动,整个课时计划结束,学生对立定跳远会形成初步印象;专项练习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二年级的专项课程中,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动作,坚持以比较规范的标准完成动作为目标,不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刻意渲染;到了小学三年级,要让大部分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要领,动作规范、协调,并初步有力量的体现,特别是瞬间爆发力的表现,同时在教学中灌输立定跳远在未来与身体素质达标测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三个阶段综合多种教学手段,有侧重、有递进、有目标,总体保障了教学的根本。

(三)强调专业能力,提高自身水平

立定跳远在小学初段的教学中更应体现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低年级学生有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专业的基础体育项目训练,看似简单的一个专项训练,其实是对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极大考验。教师除了要有周密的课程计划和教案,还要运用严密、科学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训练,在设计中前期导入与跳跃有关的游戏,逐步引向规范的跳跃训练。为了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教师可以制作APP,以优秀运动员为榜样,让学生欣赏专业运动员瞬间力量爆发产生的运动韵律美,让学生爱上这项运动,然后对该项运动的要点、难点在视频中进行科学细分,通过慢动作分解等手段进行教学,将立定跳远动作分解成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四个步骤,这些讲解对学生来说直截了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事实证明,运动实践课前的APP教学,对学生形成对该项体育运动的初步认知,领会运动要点和模仿动作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体育教师自身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尤为关键。体育教师可能有各自擅长的运动(教学)项目,在具体教学中,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项水平,加强体能和专项训练,非本专业的教师要放下身段,虚心向专业教师请教。教师在课堂上的奋力一跳如果能有出色的表现,比视频宣传、理论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出色的业务表现对学生的示范效益明显,有一种“光环”效应,对树立教师威信,扩大教师的号召力有明显效果,更有利于教师的后续教学工作。

(四)引领学生参与,丰富教学手段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兴趣非常关键,喜欢运动的学生非常热情、积极参与,部分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则比较被动,参与度不高。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导入游戏、APP教学等综合手段,初步培养学生对该项运动的兴趣,综合运用诱导、启发、合作、游戲、激励、评价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创设形式多样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他们闪光的一面。学生踊跃参与自评和互评,利用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活动,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天赋,身体素质好、领悟能力强,很快就能掌握运动要领,教师要在学校后备运动项目人员配备中给予其关注,作为学校储备体育运动人才和特色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

四、结语

总而言之,立定跳远是一项体育运动基础项目,在小学初段体育课中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对学生初步熟悉体育运动知识、培养体育运动兴趣有着非常显著的引领作用。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对该项目的教学领会新课标精神,学会科学安排课程,掌握学生运动心理及运动规律,特别是通过对立定跳远项目的教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其他运动项目、体育课程教学也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从一定的思想高度切入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具体项目教学中客观审视自身的专长和不足;杜绝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消极心理,以及只为完成课时不顾教学质量的应付做法;杜绝违背科学规律、贪大求全的偏激做法,以及未从实际情况出发,罔顾低段学生身体、生理、心智发育的客观状况,以所谓“高标准、严要求”对学生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训练。立定跳远虽然只是小学阶段中一门普通的体育训练课程,但是蕴含着体育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对青少年学生的关爱,体现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专项体育教师运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