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自评和反思能力

2024-04-07 11:00温梅金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教师应

温梅金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更重视知识的传输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一种重要的能力,即自评与反思能力。其实,高度关注小学生自评与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能,以及促进学生终身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本着减负提质的教育理念,教师应积极探寻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自评与反思能力的路径,以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获得更多元的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自评和反思能力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基于“双减”背景的数学教学,所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不再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明晰,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之后的学习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可以促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规避重复的错误多次出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法陈旧、单一,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与“双减”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确实,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人才,对学生的自评与反思能力进行培养,是打破传统教学常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评,让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从而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则能够让学生找出自己的学习问题,并寻找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只是机械地做题,而不去思考出错的原因,则难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而基于“双减”背景对学生的自评和反思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自评,学生可以明确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反思,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自评能力的路径

(一)关注情感,激活学生自我评价动力

在教育教学中,评价并不是独立的环节,而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教师既要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学习情况密切关注,又应了解其在整个学习状态中的情感与态度。从心理层面来说,小学生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其内心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激励。因此,在基于“双减”背景对学生的自评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还应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的情感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支持,使学生形成正向评价,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进行启思发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自己心中的‘一半吗?”一位学生说:“可以将长方形对折表示‘一半。”针对该名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时,其他学生也来了兴趣,有的说:“将整个苹果切成两半可以表示‘一半,这种方法更确切。”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圆任意对折表示‘一半,这样表示很特别!”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在一个长方形的中心画线段来表示‘一半,这样比较有创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肯定,鼓励学生“自问自答”,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一半”的学习意义与趣味,然后正式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逐渐触摸数学知识的本质。这种通过提问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自评能力的方式,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评价,增强了学生对自我评价的信心。

(二)有效引导,强化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启蒙思想家蒙田曾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而受到年龄与心理认知的影响,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并不强,且很多学生存在自己“不行”的消极想法,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成效。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评能力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路人”,应给予学生有效引导,启迪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我评价,且在评价时应遵循客观与中肯的评价理念,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傲自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评的育人价值,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自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题型: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减少了2.541,那么这个数原本是多少?对于该题型,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不明所以的学习状态,究其原因,学生无法确定具体的小数,也没有对“向左移两位”的条件进行深度思考。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有效引导,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或者举例说明,思考“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变化的具体情况”。通过引思,学生纷纷用自己熟练的方式进行计算,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同时,不少学生进行了自评,虽然题目较为复杂,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且数学学习其实就是对思想方法的学习。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自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创新方式,提升学生自我评价效果

基于“双减”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学自评能力时,教师应明确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不能让评价像“一阵风吹过”,而要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点点滴滴的进步。教师应积极创新评价方式,更新自评理念,如立足小学生的特征,为其创建评价档案袋或“成长模块图”,通过星级评价,使学生冷静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入一种“当局者清”的理想自评状态,以切实强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用字母a表示了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自然数,这时有的学生表示“前边的自然数是b”,有的学生则认为“应是a-1”,学生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明白其并不是简单地用字母替换数,同时明确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学生的回答表现,教师可以创新自评方式,积极构建“成长模块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自评氛围。对第一位敢于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加一颗星,对于第二位创造性表示数与数关系的学生加两颗星。在具体的自评过程中,可以以一个星期为累计周期,一个月亮需要十颗星来换,一个太阳需要十个月亮来换,教师通过创新自评方式,有效激活了学生的自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路径

(一)传授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应是向学生传授自我反思方法,如果学生每次都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则可以促使思维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立足于“双减”视域,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培养,势必离不开反思方法的传授,通过传授反思方法让学生认真剖析自己的优势以及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自我提问,即在学习时应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用哪些方法”等,围绕“为什么”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既能促进学生求异思维水平的提高,又能切实强化学生的辨析与自学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总结是自我反思的重要一环,因为问题的解决时间不是无限延长的,如果不抓住时机,就无法累积问题解决经验,既会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教学中的一种浪费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多个维度,通过总结反思,明确“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以此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最后,教师应让学生试着写反思日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例如,在测试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试卷完成情况,切实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审视自己的解题方式,从而正确认识自我。

(二)题后反思,提升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一环就是解题。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单纯依靠正面示范或者反复练习纠正学生的问题,学生很难产生深刻的记忆,不利于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这正好为学生的自我反思提供了契机。因此,基于“双减”背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题后反思的方式,让学生生成“自我否定”的过程,使学生自主进行犯错、试错以及反思,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例如,人教版数学中的“鸡兔同笼”习题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反思,从三个角度出发:首先,让学生反思正确答案背后所运用的具体解决路径,如怎样准确分析鸡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其次,引领学生抽象该问题模型,了解该问题的主要方法,如数学题存在多个数量,应怎样找准解题的切入点;最后,指导学生试着思考一题多解的方法,让学生以自我反思为前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运用列表法、画图法等。这种引领学生题后自我反思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建构清晰的解题思路,拓展学生的反思思维。

(三)搭建平台,强化学生自我反思素養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非常关注的,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存在显著的流于形式的现象,这使得学生难以进行知识内容的总结与梳理,失去了反思的机会。因此,在基于“双减”背景对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还应高度重视反思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反思契机,以切实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的学习感知,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应创设学生自我反思的契机,预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和重构,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如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等有明确认知,在这样的反思与总结中构建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检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盲点,明确自身存在的困惑,并及时解决。而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应进行总结和巩固。最后,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反思质疑,先让学生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再认真总结多边形面积的其他解题方式,以通过良好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

(四)重视知识联系,在自我反思中感悟

数学中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因此,在基于“双减”背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时,教师应充分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反思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使学生的反思实践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时,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反思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首先是内部联系,这部分知识虽然是三维几何的内容,却与一维、二维几何有紧密联系,同时存在一定的区别。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反思,完成知识网格的建构,如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充分明确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其特征助力学生构建图形表象,使学生建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其次是外部联系,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是图形的拼切,为了让学生有效内化新知,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并在新知识中迁移旧知识的数学思想,如向学生展现两张正方形纸片,演示将其合并为长方形的过程,并抛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认真观察,纷纷表示缺少两条边。这时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融入新知,采用两个粉笔盒合并演示,让学生观察其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掌握新知,又能巩固旧知,从而通过学习反思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数学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切实培养自评与反思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寻基于“双减”背景培养学生自评与反思能力的路径,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关注情感、有效引导、创新自评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评能力,并通过传授方法、题后反思、搭建平台以及关联新旧知识的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教师应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