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减负提质研究

2024-04-07 11:00管庆刚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提质双减理念

管庆刚

“双减”要求教师减轻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负担,而对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一方面需要合理控制课上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负荷,另一方面需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对学生音乐能力和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相较于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学科,在音乐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影响小学音乐减负提质的重要原因。要想将“双减”政策充分落实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就要立足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充分结合新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方法。本文从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动力;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能力;落实因材施教,做到针对减负三个方面出发,对“双减”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减负提质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保证学习负荷合理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从而满足教学理念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更高要求。

一、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学科不够重视,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参与度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在“双减”要求下,教师要充分落实减负提质理念,增强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既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关,又与学生兴趣以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的成就感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动力,切实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

(一)结合信息技术,优化导入方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否在教学开始就调动学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充分优化课前导入环节,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引入的素材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新颖,能够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对快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在后续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有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结合信息技术,有效优化课堂导入方法,以切实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进而提高学习能力,降低音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负荷。

例如,在《小放牛》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充分展现唢呐的特点,如唢呐版的《最炫民族风》。作为如今热度较高的流行音乐,《最炫民族风》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在视频播放中,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视频播放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相较于原来的版本,唢呐版《最炫民族风》有什么特色?”引导学生对唢呐的特点进行探究,而在這一过程中,由于之前的视频激趣,教师明显发现学生积极性更高。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视频导入方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进而落实了减负提质理念。

(二)应用游戏教学,促进学生互动

在学生兴趣的调动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快速激发,也需要增强整个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今的教学重视活动化课堂的构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趣味的活动情境,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游戏教学法是如今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年龄较小的阶段,游戏教学法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具体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有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例如,在《歌唱祖国》教学中,在教授演唱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开展歌唱接龙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第一排最左侧学生唱第一句,第二名学生唱第二句,不断延续。如果学生演唱错误,就需要从头唱自己要唱的那句,再继续游戏。相较于单纯的演唱活动,这一互动性较强的活动无疑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更加积极,这对于减负提质理念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

(三)落实学科融合,开展多样活动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学科综合,而相较于单纯的音乐活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更多角度感知和欣赏美,更好地培养其审美能力,还能通过多种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课程标准对教师学科融合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需要将音乐与美术、舞蹈等艺术类学科相融合,也需要将艺术类学科与非艺术类学科以及生活、社会密切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开展多种类型的学科融合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

例如,结合音乐、语文、美术、舞蹈等多个学科,教师可以开展《狐假虎威》的舞台剧表演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先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然后选择其中的人物进行表演。而在音乐剧中,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歌词和服装,体态和动作也有所不同。如老虎的动作要大摇大摆,体现出威猛、霸气。排练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舞台布置,进行表演。相较于单纯的音乐教学,这样的活动将多个学科结合在了一起,不仅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切实将减负提质结合在了一起。

(四)落实激励原则,转变评价方法

如今的教学理念重视评价导向作用的发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转变教学评价方法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动力不仅与兴趣相关,而且与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相关——这与教师的评价有着密切关系。在教学评价中落实鼓励性原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鼓励性原则落实于理答、量表、成果展示等多个环节,充分发挥评价的促学作用。

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教学中,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基本信息,如“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谁创作的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时候创作的呢?”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可以补充:“不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正是聂耳和田汉,其中聂耳是曲作者,田汉是词作者。”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开展演唱比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唱,并选出最佳小组。鼓励性理答和成果展示多种评价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如今的教学重视学生中心地位的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能力对整体的教学效率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学科融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同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必要性。小组合作是如今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合适的小组构建和组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有效提质。

(一)合理构建小组,落实同组异质

能否合理构建学生小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组合作效果。如果教师所构建的小组不够合理,那么不仅教师难以合理把控教学进度,学生的参与也不够积极。如今的音乐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科综合理念的落实,这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而且需要学生了解美术、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以同组异质原则构建学生小组,能够让学生通过合理分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减负提质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基于小学音乐重视学科融合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参考学生成绩构建学生小组。具体而言,在小组划分之前,教师要按照各个学科成绩将学生分成优秀、良好、一般三个层次,在小组构建中,教师要尽量将擅长同学科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而在具体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如《小红帽》一课开展的歌伴舞活动,擅长音乐的学生可以主导演唱,擅长美术的学生可以负责舞台布置和服装设计,擅长舞蹈的学生则可以负责领舞。这样,通过合理的小组划分,有效锻炼了学生应对情境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小组合作效果。

(二)优化组织方式,合理把控时间

如今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素养的培养,在减负提质理念下,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学生合作解决复杂的问题,而且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过去,难以把控合作时间是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通过“已知——未知——建构”“独思——交流——共享”等方法,教师能够合理控制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这对切实提高小组合作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黄河颂》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发放学案,并布置“了解时代背景,培养爱国主義情操”“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品味歌词中的语言”等任务。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探究分成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在不同的任务中标注已知、未知;第二个环节以未知的内容为重点,小组合作探究;第三个环节为将已知、未知结合起来,以思维导图展现完整的知识架构。这样,通过“已知——未知——建构”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控制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时间,更好地提高了整体教学效果。

三、落实因材施教,做到针对减负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学生能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能够承担的任务负荷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同样的任务应对所有学生并不合适。个性化教学是如今重要的教学理念,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能够在保证负荷合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构建针对性的任务,有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减负提质。

(一)布置分层任务,落实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适合学习的内容也有着明显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合理控制所学内容的量和难度成为落实减负提质理念的重要方法。分层教学倡导将所学内容分层,以不同的要求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在合理控制负荷的情况下促进学生能力有效发展。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中,学习任务群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而基于分层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师需要积极布置分层任务,落实分层教学理念。

例如,在《雨花石》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先学后教的模式开展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分层任务,呈现到学案中。如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对先烈的敬仰、对祖国的爱恋之情”这一目标中,教师就可以布置“了解雨花石的外形特点”“阅读材料,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等多项任务,每个任务都可以引入相应的材料。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一任务的自主学习时间固定为5分钟,学生依据自身能力合理选择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通过分层任务的设计,有效落实了分层教学理念,在保证任务量合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做好教学生成

在减负提质理念下,有效突出学生地位是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而能否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减少课上需要学习的任务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学定教是如今重要的教学理念,学生自学和针对性重点突破的结合,能够有效缩短教学时间,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这需要教师采取适合学生情况的方法,充分联系学生实际学情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工作,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将有限的集体探究时间“用在刀刃上”。

例如,在《种太阳》这一歌曲教学中,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可以提出“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种出的太阳被送到了哪里?”等一系列问题,并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借助智慧课堂软件布置习题。在学生完成任务后,题目正答率会直接反馈到教师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相关题目中的错误率较高,在师生互动探究中,就可以以这两个问题为重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音乐的减负提质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做好学生学习动力的调动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工作,还要充分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保证一定任务负荷的情况下切实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做到减负提质,满足“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双重要求。

猜你喜欢
提质双减理念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为城市提质而歌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