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祝寿壶”的造型艺术*

2024-04-07 08:29华建中
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茶器祝寿宜兴

华建中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江苏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传承千年,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张闪亮的名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紫砂业复苏后,宜兴丁蜀的制陶氛围逐渐浓郁,陶户们以家庭式作坊炼泥制陶。走在蜀山老街,家家户户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络绎不绝、热闹不凡。这是手艺人敲打泥片的声音,是艺术创作的声音,也是勤劳致富的声音。从明朝至今,从巅峰到战乱,从复苏到繁华,宜兴紫砂的发展之路一直围绕传承与创新进行制作,因此紫砂壶造型百变、款式迭出,惊艳之作代代领风骚。

1 紫砂“祝寿壶”的创作灵感

紫砂作为茶器,从矿石被磨成粉,从粉再被炼成泥,又被各种木头、竹制工具做成千姿百态的造型,随后又需要在上千度的高温窑炉中煅烧。整个过程中,金、木、水、火、土元素全部齐全,因此紫砂壶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器皿,它能通情达意,传递美好的寓意,因此它既是功能齐全的紫砂茶器,又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在紫砂壶的各种造型中,花器是最能表达创作意图与主旨的一大类器型,因为花器是以自然界万物为题材进行仿生创作的。众所周知,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国人尤其含蓄,并赋予了这些自然生命丰富的意义与情感,因此一花一世界,一叶而知秋,花草树木、飞虫走兽都拥有了象征意义。

紫砂“祝寿壶”(见图1)就是以自然界的竹为元素进行创作的,将竹子的不同造型、不同部位组合在一起组成自然气息浓郁、仿生效果极强的茶器。竹节清晰有力、蓬勃向上;竹叶翩跹而轻盈,婆娑而影动;竹笋成就了一段破土而出的新竹,跃跃欲试地展示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生机。所以竹子经常出现在壶艺创作中,丰富紫砂壶的造型,也带给观赏者不一样的赏壶体验。

图1 祝寿壶

“祝寿壶”正是取材于竹这一在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地位的自然植物的形态和深刻寓意来进行创作的。全壶以优质的紫泥制作,因此整体呈现暗紫色,朴实而淡雅,古韵十足。壶体采用贴花与捏塑技艺,将竹的元素自然融入到壶体中,壶身还采用了绞泥技艺进行图纹装饰,绚丽的色彩和图案为朴实的作品增加了亮度和视觉美感。

2 紫砂“祝寿壶”的造型与寓意赏析

紫砂“祝寿壶”处处可见竹元素,极富自然气息。古拙的砂泥、雅致的造型、精美的装饰,处处是精工巧制,将紫砂壶艺的本真、精细都表达的很全面。此壶的壶身呈半球状,饱满圆润。壶底为平坦的圈足,使得整壶牢固而可靠。线条从壶底开始向上逐渐收敛,壶肩处收敛幅度增大,形成一段优美的壶颈线,并以线圈装饰,既增加了美感,又增加了造型空间的层次感。壶嘴为一段短小的竹枝设计而成,微微形成一段弧线,嘴头向下,出水效果很好。一段竹叶在壶嘴与壶身衔接处摇曳而出,贴着壶身翩翩起舞,耳边也似乎想起了竹叶沙沙的声音。壶把则是由竹节弯曲成环圆状贴合壶身,大小合适,比例匀称,拿捏也趁手。壶盖为截盖设计,和壶身严丝合缝的结合在一起,即使茶壶倒立也不会渗水。盖面边缘以竹节线装饰,如平静的水面荡起的一圈涟漪,美感中又带着韵律的节奏。壶钮也是一截新生的竹笋造型,周围一圈根芽点装饰,代表了生长与活力。整壶都充分融入了竹的元素,将竹与茶壶和谐的结合于一体,壶流的竹节粗壮而有力,壶把的竹枝惟妙惟肖、比例协调,壶钮的新竹造型更是充满了生机活力。

壶身有着一圈一圈的如意纹装饰,这是以绞泥工艺形成的自然纹路。紫砂绞泥技术源自唐代的绞胎瓷工艺,经过紫砂艺人的改良后成为了紫砂装饰的一种独特装饰,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紫砂泥绞合在一起经过揉压、堆叠、镶嵌等手法重新组合在一起,再通过拍打泥片的步骤使其成为壶体泥片的一部分,烧制成,不同泥料呈现不同色泽,彼此组合在一起,形成色彩鲜明、纹路自然的装饰图案。紫砂“祝寿壶”就是通过绞泥技艺在圆润的壶身上形成了夸张演绎的如意图案,并配以圆圈线条。每一个图案虽然不是同样大小,但肉眼所见几乎无二致,这也是绞泥装饰的乐趣所在。虽是人工所为,却呈自然之趣,艺术效果更上一层楼。此壶的盖面上围绕壶钮也有一圈绞泥装饰的纹路,斑斓的色彩和紫砂壶朴素的色泽相比较,为整壶带来了灵动、活泼、俏皮之感,使作品变得生动起来。

紫砂“祝寿壶”之所以选择用竹子来表达“祝寿”的主题。一是和竹子的形态有关系,竹子在艺术创作中是经久不衰的主题,受到大众一致的认可;二是和竹文化有关,竹文化在神州大地上绵亘了几千年,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崇高的意义,并且它在民间老百姓心目中也是美好的代名词。老一辈常说“门前种竹,子孙享福”。不仅是因为竹子外表常青,可以美化环境,更是因为其美好的寓意。它的繁殖能力强,寓意着家庭兴旺、子孙满堂;它还有“竹报平安”的意思,农历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放炮竹,可以驱赶瘟神,迎接美好的新年;同时竹与“祝”同音,因此在民俗图案中常和蝙蝠结合在一起表达祝福之意。紫砂茶器“祝寿壶”就是借用竹的这一层民俗含义,并通过绞泥如意纹,两者结合在一起,表达“祝寿”的含义。

3 结语

紫砂“祝寿壶”将竹元素以砂泥的独特方式表达出来,并传递了传统文化的美好与吉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手工艺术上的一次延续,也是紫砂壶艺创新的直接结果。从欣赏这件作品的造型、装饰、寓意等可以明显感受到紫砂壶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创新发展是艺术延续下去的动力,紫砂壶艺术也不例外。无数紫砂手艺人在紫砂创作之路上砥砺前行,留下了无数传世经典。现代社会,紫砂艺术依然延续着这份经典传承,并不断通过开拓、创新,为紫砂造型注入新的活力,让紫砂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让其不断流传且绵延发展。

猜你喜欢
茶器祝寿宜兴
群仙祝寿图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宜兴釉陶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浅谈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外婆的祝寿野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