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清心 竹韵传神
——从紫砂艺术作品“莲竹壶”之中探寻传统和创新的完美结合*

2024-04-07 08:29赵益军
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器型壶把莲子

赵益军

(宜兴市丁蜀镇迪砂堂陶瓷经营部 江苏 宜兴 214221)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宜兴紫砂在历史上并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紫砂矿料只有在宜兴这方水土中孕育而生,其他地域尽管有与之相似的泥土,但是在成分的组成和烧成透气性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紫砂一开始只是作为实用的饮茶工具而出现在田间地头,若不是在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和大力推广下,紫砂就可能会在今天消失不见。值得庆幸的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紫砂艺术依然在今天熠熠生辉,赏壶成为人们饮茶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特别是在当下传统工艺逐渐式微的大背景下,紫砂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就成为紫砂匠人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1 “莲竹壶”的造型艺术

紫砂艺术作品“莲竹壶”(见图1)采用了传统的莲子壶的形态特征,再结合了竹器的装饰手法,让人们能够在其中体会到紫砂传统器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以竹入壶、以竹饰壶的那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充满了把玩的乐趣所在。此壶壶身延续着人们非常熟悉的传统经典器型莲子的造型,优美的线条勾勒出天然的韵味,特别是在壶嘴和壶把的搭配方面,莲子壶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之美。而且一弯流的壶嘴微微向上,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耳廓型圈卷设计,特别能够迎合人们端握的习惯,舒适自然,实用性和赏玩性都非常高。

图1 莲竹壶

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凸起的壶盖和壶身一样气韵饱满,和谐统一,上面的壶钮则是竹节扭转而成,在壶嘴和壶把的位置,也同样装饰了竹子的形态,让人们能够欣赏到创作者精湛细腻的工艺手法以及对于传统器型和竹器的融合和理解。在经典光素器中,莲子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它的形体看起来比较简约,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许多全手工制作的壶形学习,都是从一个个莲子壶开始练习,待莲子的形态有模有样之后,其他的光素器基本也就一通百通了,所以在紫砂艺人心目中,一把好的莲子壶也是非常难得。竹子的装饰就更加的直观明了,紫砂竹器作为紫砂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紫砂艺术诞生之日起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竹子制成的紫砂工具,到陶刻竹子的内容,以及竹子形态的紫砂壶,都讲述着非同寻常的渊源。从整体上来看紫砂艺术作品“莲竹壶”,第一印象是既非常熟悉,又十分的新颖。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经过了非常扎实的传统基本功训练,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也能够把自己所思所想通过妙手天工来实现,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匠人往往是眼光很高,但在具体的抟制过程之中却难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而这件作品却非常清晰地展示出传统的造型之美和竹器的仿生之美,二者的平衡与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样的一把紫砂壶,人们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也为紫砂艺人的天马行空和精湛技艺而啧啧称赞。

2 “莲竹壶”的文化内涵

“三脚石瓢四脚炉,丰为莲子扁为鼓”。这是在宜兴紫砂圈经常能够听到的谚语,除了描述出莲子壶的特征之外,也能够看出莲子壶在行业之中的地位。诞生于明代的莲子壶,它的造型来源就是“莲子罐”,当时莲子的造型特征是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长圆身,附盖者盖面略鼓,整体造型似一颗莲子。在后来的演绎过程中,随着一圈圈的圆形累叠,从小到大,有着中国传统祝福寓意的“莲生贵子”,以莲子为题材的紫砂壶有很多,大亨莲子、牛盖莲子、平盖莲子等,都能够看出紫砂艺人们和广大壶友们对于这件器型的喜爱。

竹子是江南地域最为常见的一种植物,尤其是在紫砂的故里宜兴南部山区丘陵地带,有着千亩的竹海掩映着大片的茶园,所以紫砂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应而生,并且在今天依然方兴未艾。竹子题材的紫砂壶作为紫砂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方面能够折射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和地域关系的紧密联系,因为紫砂艺人们能够不断地观察竹子,抽象地演绎出来,其中的心得体会非常多。另一方面,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那种精神象征和人文气概,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艺术审美。

作品“莲竹壶”可以说是代表了紫砂艺术非常关键的两个元素:传统性和创新性。创作者在紫砂行业耕耘多年,完全理解一把莲子壶对于紫砂造型艺术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竹子的形态特征,因为江南为典型的代表就是竹子,特别是在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格言影响之下,让人们能够把竹子那种与众不同的形态和所代表的精神向往领会其中。这样的一件作品在人们的茶座之上,对于懂得欣赏宜兴紫砂艺术的朋友而言,是最完美不过的选择,在一壶清茗之中品味人生的云淡风轻。

3 结语

当人们在紫砂艺术的世界里面遨游时,总是容易被形形色色的紫砂器型所吸引,从泥、型、工、名等等不同的方面来一一审视,能够看到紫砂所蕴藏的丰富艺术和人文审美,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这也正是在当下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更显得弥足珍贵,所以值得紫砂艺人们在传承的过程之中用匠心和初心去守护,也希望广大的壶友们能够加倍珍惜和爱护手中的心爱之物,经过长期的泡养之后,能够形成岁月的包浆,散发出幽幽暗光,更加的令人爱不释手。

猜你喜欢
器型壶把莲子
莲子去心还是不去心?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莲子飞上天
莲子超市
清而不俗 妍而不媚 冯彩霞制莲子壶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老夫妇10年免费供开水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