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 紫韵悠长
——从紫砂艺术作品“宫灯如意壶”来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

2024-04-07 08:29蒋爱勤
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宫灯筋纹层次感

蒋爱勤

(蒋爱勤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21)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清代文人汪文柏在记载一代紫砂圣手陈鸣远的紫砂技艺时,用了这样的一句描述。而在历史上,汪文柏甚至还没有去过宜兴,但是却有着这样的认识,由此可见紫砂矿料的珍贵性已经是名声远播。紫砂的唯一性奠定了宜兴在今天依然享有“陶都”的美称,特别是在许多陶瓷艺术日渐式微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紫砂的喜欢却与日俱增。宜兴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拓展紫砂艺术的外延和内涵,而且把紫砂全手工成形的传统技艺能更好地坚持下去,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广大的壶友而言,也是一种更好的艺术体验,特别是再加入了诸多的人文元素的情况下,值得我们拥有和珍惜。

1 “宫灯如意壶”的造型艺术

紫砂艺术作品“宫灯如意壶”(见图1)采用了紫砂传统艺术造型的经典器型宫灯的设计形态,同时加入了筋纹的方式,使其更加具有挑战性,而且在视觉方面也能够使人感受到更多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有一种韵律的节奏。此壶壶身挺拔,亭亭玉立,在阴阳凹凸的线条勾勒之下,每一囊都收放自如,气韵流畅,这正是筋纹器的绝妙之处。壶嘴三弯流设计,出水自带弧度,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耳朵挺括形态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和高挑的壶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也是方形的设计风格,棱线的处理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筋纹的壶身,壶盖压合壶口,每一囊都吻合贯通,上面的水滴形态壶钮也布满了筋纹,从顶段贯通到壶底部,可谓是神采飞扬,而且在肩部的处理方面,为了凸显出宫灯器型的华美感,还加入了类似云肩如意的设计,使其层次感更加的清晰。对于紫砂艺人们而言,一件好的筋纹器除了需要把被表现对象的形态之美和层次感展示出来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具有一定的赏玩乐趣和人文韵味。因为能够驾驭筋纹器的匠人们,都是既具有深厚的传统紫砂功力,又希望能够在创作之中有所提升的成熟艺人。

图1 宫灯如意壶

从整体上来看紫砂艺术作品“宫灯如意壶”,创作者把典型的筋纹技巧运用在如此优美的器型上,特别是在人们普遍的理解中,宫灯器型所凸显出来的艺术魅力就是简约,用筋纹的手法进行演绎之后,能够发现筋纹所带来的表现力更加适合当下人们生活中真实灯笼的造型结构,所以今天的人们依然对于宫灯这样的器型有着别样的情愫。这样的一把小小紫砂壶中,隐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某种意象和符号的全面解读,所以当尝试采用紫砂的手法来展示宫灯之美时,所能运用的方式就十分多样,在这件作品中,筋纹和如意纹饰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营造出令人赞叹的美,且这样的作品还非常具有实用性,能够成为茶座之上瞩目的焦点,无论是用来品茶,还是陈列欣赏都非常适宜,在一壶壶的香茗中,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

2 “宫灯如意壶”的艺术内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之中的记录,描写的是元宵节人们在流光溢彩之中寻欢作乐的场景,但是不合时宜的是,词人在寻觅的却是“灯火阑珊之处的那人”,其实凸显出了作者孤高淡泊、心灰意冷,在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的当下心境。特别是“阑珊”二字,许多人会有误解,以为是繁华之意,其实在古代文字中,却是凄凉、凋零的感觉,所以灯火阑珊就是在灯笼远去,或明或暗之时,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也是人们对于紫砂艺术之中“宫灯”的感觉。

宫灯壶,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皇宫中所用的华灯演变而来。但是这样具有皇家器象的物件,在宜兴紫砂艺人的手中却更多的展示出了寻常可见的花灯的那种简约从容,与江南园林、寻常巷陌之中所挂着的灯笼一样。除了具有一定的照明功能之外,更多的则是一种家的象征,所以,在民间由宫灯演绎而来的花灯在今天依然盛行,特别是元宵佳节闹花灯的风俗热闹非常。作品“宫灯如意壶”就是很好的把如意纹饰的靓丽外形和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之情融入小小的壶中,通过筋纹的手法来展示出今天的紫砂匠人们对于宫灯这样一个传统题材的不同演绎。众所周知,筋纹手法的难度非常高,需要经过一定的传统基本功训练之后才能够达到上手抟制的技巧,尤其是宫灯壶高挺的架子非常优美,还有如意披肩的装饰,使其更加具有韵味。对于广大的壶友们而言,这样的作品能够惊艳所有壶友,在长期的把玩之后能够形成如同玉石一般的色泽,随着筋纹的起伏跳跃,令人心驰神往。

3 结语

当我们把传统的紫砂艺术注入当今的艺术审美的时候,可以惊喜地发现它具有着与时俱进的顽强生命力。紫砂器所具有的实用性在今天饮茶文化之中被完全地放大,特别是在众多的紫砂装饰手法的锦上添花之后,使其增加了浓郁的人文味道,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祝福情怀,这些都是普通的茶具所不具备的特征,也是我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能够和紫砂器结下不解之缘的根源之所在。

猜你喜欢
宫灯筋纹层次感
低调下的奢华
妙手生画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长信宫灯
一盏灯的绚烂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高梅花”壶的筋纹艺术之美与品格塑造
简单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