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境下的紫砂艺术创新设计与研发*

2024-04-07 08:29
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乡土

汤 杰

(上海海派紫砂艺术研究所 上海 200000)

Chat GPT 以不可抵挡的勃勃生机火遍全球,它强大的“学习力”和“创作能力”颠覆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刻板印象。2022年8月,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数字画作,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了艺术圈和科技圈。事实上2018年已经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幅AI画作,名为《埃德蒙·贝拉米肖像画》(见图1)的油画作品在佳士得拍卖行以43.25万美元的成交价,似乎赋予了“AI艺术”的收藏价值,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新兴事物,一种隐隐不安的危机感一起袭来,摆在了人类艺术家的面前,成为艺术从业者和整个艺术行业必须面对面的艺术命题。

图1 埃德蒙·贝拉米肖像画

1 AI艺术的局限性即是人类的不可替代性

随着Chat GPT 从3.5到4的快速迭代,预见了以它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强势取代人类社会一切有规律与有规则的工作。恰恰艺术是不可捕捉的意外,尽管AI已经成为琴棋书画的全能选手,一出场就在艺术圈和科技圈成为现象级“网红”,并且首发以43.25万美元的出场费撞进了艺术市场的大门,相继各种AI实体作品和艺术装置都被收藏进了博物馆,这就意味着“AI艺术”可以和人类艺术价值对等,共享同一个艺术盛宴,甚至将替代人类艺术家慢工出细活的创造性工作吗?

1.1 无情而高效的AI艺术

AI艺术是算出来的作品。以《埃德蒙·贝拉米肖像画》数字画作为例,这幅作品来自巴黎名为“Obvious”的创作团队。他们使用的算法是GAN(生成对抗网络)。他们给GAN 投喂了15 000幅(14~20世纪)的肖像画,让它深度学习,GAN 内部的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互相博弈,在这堆海量肖像画的基础上进行交替对抗训练。

判断一个样本是来源于真实的肖像画还是来源于生成网络,而生成网络则负责生成那种判断网络无法判断出来源的样本,直到判断网络再也判断不出样本的真实来源了,生成网络获胜,模拟生成了这幅埃德蒙肖像画。仔细观看,还是会让人想起荷兰画家伦勃朗·莱因的画作风格,所以说,就目前而言,AI艺术先天就不具备自主创作的艺术特质,仍然需要倚仗人类艺术家们的智慧喂养来建造庞大的数据库,用错综复杂的算力模拟生成,无论如何变化,在它们的身上还是能看到无数人类艺术家的零星倒影。

1.2 有情而笨拙的人类艺术

人类艺术是从心出发的启发式创作,他用鲜活的感官和丰富的情感去获得创作灵感。AI可以通过分析人类原画作光线明暗、线条粗细,色彩寡艳来精准临摹生成画作风格,但它无法理解和体验人类艺术家在线条、色彩、留白里隐藏的起伏情绪,我们善于见景生情、借景抒情,如青如翠竹,白如凝脂,黑如乌羽,眼前立马一片生气之色,而同样的颜色,阴郁之时,看到的即是“青如草滋,白如枯骨,黑如水苔”,沉暮之色四起。这些“忧郁、愤怒、愉悦”等代表人性温度的词语,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对应的映照和宣泄,继而化成艺术家的心血作品。

这件作品里有多少撕碎的画,多少摔掉的壶,还有深夜被灵感折磨又唤醒的痛苦和激情,甚至瑕不掩瑜的小小遗憾,这些故事都收藏在里面秘而不宣,想起来就可以热泪盈眶。而在AI这里,这些热气腾腾的情绪词语被创作者编译成单调的指令代码,就这样无情而高效地输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片。

综上所述,随着AI在艺术领域里的参与度越来越广,很多专家都在不断探索和解决AI自我意识和自主创造力的先天局限性,AI艺术作为一种新生的潮流艺术,一定会拥有一批AI艺术超酷玩家,但艺术里一个珍贵的价值就来自稀缺、意外、遗憾,当AI艺术品进入到家家户户,笨拙、缓慢而有温度的人类艺术会因强烈的个人风格,变得更加珍贵起来。

2 中国紫砂文化的乡土性与世界性具兼容

了解了AI艺术的创作逻辑,它需要被海量的世界艺术智慧喂养才能建立愈来愈强大的数据库,如果说AI艺术在未来将会改写世界艺术史,那么作为原始数据的人类艺术家的使命将变得更为重要,艺术家越强大,其成果越丰盛,艺术史的未来也将变得更美好。我们应该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安心回到艺术传承和艺术创新中去,深耕我们所在的艺术领域。

2.1 紫砂壶里的乡土中国式

看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就会更恳切理解中国文化。“乡土”这个词具有矛盾的美感,充满烟火气,又有落了地的诗意。乡土是安身立命的饭碗,也是心灵故乡的归宿。没有文字以前,鲜活的中国文明就在乡土社会中衍生了,靠着口口相传的礼俗文化、人世经验及身体语言,指石为证都可以传情达意。后来文字下乡,便有了学堂,乡土社会的基层开始慢慢地流动起来。

一把五色土,也是从乡土而来,金木水火土,五行具足,相生相克,幻化成一把润如君子的紫砂壶,明明有金属的质感,握在手上却温润如玉,摆在喧哗市井,盛一壶茶迎来送往,还是有端庄静气,虽是布衣荆钗,也不蓬头垢面,将自己捯饬得洁净明亮,让清贫岁月有了日日新苟日新的喜悦。

文字下乡就如陈曼生遇见杨彭年,匠人和艺术家的顶峰碰撞,开启了紫砂壶的文艺复兴,也启蒙了民间的美学普及。没有文艺参与的紫砂壶素面素心,天然带着佛性,而文人壶的出现,让紫砂壶从市井摆进了书斋庙堂,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篆刻等融为一体,相继百年间,陈继儒、董其昌、郑板桥、陈曼生、吴昌硕、吴湖帆、唐云、黄宾虹等文人大儒的设计参与,升华延展了紫砂文化内涵,让紫砂壶从市井走进了书斋庙堂,从此独步天下。它既是把玩的用器,也是案头的清供,可雅可俗、不卑不媚,一壶茶里装着人世光景,也养着人的德性。

2.2 同一个世界同一把紫砂壶

胡兰成在《禅是一枝花》一书中直言:“我读禅宗的书,直觉地知道禅非达摩所创,禅自是中国的思想,非印度所有。”历代文人多和禅宗亲,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文人壶、茶道、中国园林的和谐美学。当你打开国外任何网站,搜索“紫砂”,就会关联出“China Yixing”,世界在这一刻达成空前的统一,五行具足的紫砂壶天然具有空性和外交气质,和不争不抢、自强不息的中国文化相互映照,一句“吃茶去”回答了所有人世纷争。旧时出远门的子女,老人会包一把土让孩子带在身上,到了异国他乡水土不服,取一些土开水服饮,很快就能舒解肠胃。

在西方风俗里,也有类似的民间偏方,人类对于乡土的眷恋是相通的,遇见乡土中造化出来的紫砂美器有扑面而来的亲近感,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在一把紫砂壶的文化审美上,可以实现地域性和世界性的相互兼容。

2.3 用中国紫砂讲好中国故事

温润如玉的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君子不器,必然要先成器,接着不囿于器,最后不累于器。笔墨当随时代,事实上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是弄潮儿,他们既是传承者,又是反叛者,孜孜不倦推动着艺术史的发展和迭代。在此艺术洞察之下,笔者设计创作的一套新时代十二生肖系列作品(入选江苏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就是以当代视角去洞见新时代的中国,在同一个世界的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兼容并蓄,传统与现代眉目传情,在一套系列作品中看尽中国紫砂在造型、泥色,书画、雕塑、彩绘、篆刻、胶泥等工艺美学,拎出去是一套对外普及的移动的紫砂小百科,又可以将藏在壶里的新时代的中国讲给世界听。笔者秉承极简克制的艺术表达,在艺术造型、工艺、泥色与十二生肖的文化意象高度对应,也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融合其中。

在《鱼跃龙门》(见图2)作品里,笔者弱化了龙图腾悍猛强势的权威感,将龙的柔韧身躯拱曲起一座桥的姿态,巧妙连接鱼形壶身,形成龙门提梁,以强烈的中国青花元素幻化祥云波涛,云海之间,面目可亲的中华龙与鱼儿相互戏水,也映照着在世界危机面前中国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大国担当。如生肖蛇在口彩文化里雅称小龙,二月二,龙抬头,春雷滚滚,被惊醒的小龙不由抬了抬头,又考虑到中国民间意象里蛇有纠缠冷郁之气,而在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颇有深意地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要灵巧如蛇,驯良如鸽子。”在中国文化里,鸽子是传递和平的吉祥圣鸟,耶稣的思想和中国外交智慧在这里紧紧握住了手,笔者将抬头向上的小龙引作壶流,灵巧又憨态可鞠,宫廷壶的端庄堂皇的高高姿态上,层层波动的圆润筋纹,表达小龙安详的盘旋而上,一只温良小鸽乖巧落在壶盖,微展的双翅巧为雅致壶钮,邀请世界共襄一场友好的盛宴。

图2 鱼跃龙门

笔者把这件作品取名为《温良如鸽》(见图3)。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十二个月,都代表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具有外交属性的中国紫砂艺术也在这套系列作品里完成了一场外交弥撒。

图3 温良如鸽

3 人工智能赋能紫砂文创设计和研发路径

笔者前面论证了无情高效的AI艺术替代不了有情笨拙的人类艺术,但AI艺术必将会有艺术圈的一席之地,深刻影响人类艺术史的发展。那么,当中国紫砂遇上AI,是危机还是机遇呢? 人工智能可不可以赋能紫砂文创设计和研发,助力紫砂产业强壮兴旺?

3.1 当AI绘图遇上紫砂艺术设计

用中国文化看AI的强势出场,一句话就可以消解:君子不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驾驭器,无论AI如何强大,都可以视为我们趁手的工具。我们担心AI绘图会消解紫砂手工设计的尊严感和价值感,其实是杞人忧天。艺术价值一是体现在高贵的艺术收藏里,一件件手作艺术品仰着高傲的头待价而沽,在这个领域,有情有温度的人类艺术品,在AI时代,尤其具有尊严和价值。紫砂艺术承担的另一个使命是紫砂美学的启蒙和普及。

AI绘画并非我们想象来的容易和廉价,《太空歌剧院》(见图4)的创作者花费了80 h,900多次迭代,来慢慢调整这个提示文本,比如添加“堂皇”“奢华”这样的关键词,来优化整幅画的基调和氛围,他既要精通世界艺术,又要善于驾驭AI系统,如果一个紫砂从艺者与AI合作,生成的成果质量与设计者的紫砂艺术造诣息息相关,紫砂文创设计者终其一生最多也只能创作几千幅作品,如果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的帮助,再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删选,艺术家的创造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从而衍生更多形式的紫砂文创产品,如年轻人喜爱中西文化的混搭冲撞,日本的浮世绘,中国的红楼梦,梵高的向日葵,都可以呈现在紫砂美器上,将紫砂茶盏、壁挂、花器、化装舞会的面具等都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

图4 太空歌剧院

3.2 输出美学生活才是终极使命

随着AI的强大算力,它在艺术领域的扩张将会越来越强势和活跃,除了创作实体的紫砂文创产品之外,未来可以运用在紫砂文化策展上,用在紫砂艺术空间的美学设计和打造上,为家庭量身定制风格化的紫砂美学之家。在越来越快的时代里,向世界普及优雅缓慢的美学慢生活,当紫砂美学成为一种长期主义的美学生活,中国紫砂艺术就如同那口古老的龙窑一样,烧了几千年依旧生生不息。

4 结语

笔者作为从事紫砂艺术30多年的传承者,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性和心理架构,让紫砂艺术长青,让紫砂美学普惠大众,是紫砂艺术家应有的艺术自觉和使命。在未来,认知AI也是又一次认识自己,又一次确定人类的伟大存在,中华民族依仗着五千年文明智慧,对于AI全息时代的到来,我们以开放的姿态拥抱AI,不浪费每一次时代赋予的机遇。作为AI这样的新生事物,关于AI艺术的美学价值和评判标准,可以参考的文献不多,难免有表达偏颇,AI算力的可能性远比人类的想象强大,并在观望中不断洞见和修正。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乡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