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的实践与挑战*

2024-04-07 08:29陈诗超
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可视性建筑设备构件

陈 威 乔 聪 陈诗超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州 350015)

在医疗服务的不断提升和医院建筑设备管理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助力管理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BIM 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可视性、协同性等优势的建筑信息模型,为医院建筑设备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笔者旨在通过对BIM 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效率、优化质量、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同时挑战也将随之而来。

1 BIM 技术在医院设备管理的可视性与协同性应用

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以其卓越的可视性和协同性,为设备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效能。以下将详细探讨BIM 技术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可视性与协同性应用。

1.1 可视性的提升

在医院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以其卓越的可视性为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对于传统手段有着显著的优势。以下详细探讨BIM 技术在可视性提升方面的应用。

1.1.1 建筑外部形制与设施的三维模型

BIM 技术通过建立建筑外部形制与设施的三维模型,为医院设备管理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种模型不仅包括了医院建筑的平面图,更具有对设备的立体呈现。通过三维模型,管理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多角度、全面地感知建筑的设计意图与空间关系。这对于医院设备的规划和布局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使管理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设备在整个建筑结构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1.1.2 清晰明了的设计效果

在医院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通过三维模型的清晰呈现,使设计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设备的布局、连接关系和操作流程。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图纸,BIM 技术提供了更为清晰明了的设计效果。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设备的摆放方式、管线连接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规划和决策。这种直观性的设计效果有助于减少设计中的疏漏和错误,提高了医院设备管理的整体质量(见图1)。

图1 BIM 三维模型

1.1.3 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尤其在医院设备的复杂场景中,BIM 技术的可视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复杂的医疗设备布局、管线交叉等问题在传统的二维平面图上难以清晰呈现,而BIM 技术通过三维模型展示,使这些复杂场景一目了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感受设备在真实环境中的布局,更好地理解设备之间的空间关系,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设备的安排和管理。

1.2 协同性的实现

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通过协调各专业部门的工作,构建了协同推进的工作架构,为管理提供了高效的协同性。以下详细讨论BIM 技术在协同性实现方面的应用。

1.2.1 有效协调各专业部门的工作

BIM 技术在医院设备管理中,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协调各专业部门的工作。传统建筑施工流程中存在分散化的特征,各部门独立完成自身的专业设计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校对。在这个过程中,部门之间可能因为对接不畅、沟通不便等阻碍因素而产生问题。而BIM 技术以其强大的协同性,能够实现各专业部门之间的高效协调。通过三维模拟的直观性特点,BIM 技术使得各专业部门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其他部门的设计意图,从而减少了协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2.2 构建“施工——设计”的协同推进架构

BIM 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构建了“施工——设计”的协同推进架构。在传统流程中,设计与施工常常呈现出明显的分工,可能导致各项目组之间配合不力,沟通困难。通过BIM 技术,建立了三维模拟的工作环境,使得设计和施工能够更加有机地结合。设计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施工人员也能够及时反馈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一个协同推进的工作架构。这有效地缓解了因各项目组配合不力而产生的施工问题,提高了整个设备管理流程的协同效率。

1.2.3 三维模拟的直观性解决施工问题

通过建立三维模型,BIM 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提供了直观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施工现场的问题常常需要各专业之间的及时沟通与协调。BIM 技术通过其直观性,使得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更容易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了协同性。这种直观性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错误率具有显著的意义。

1.3 BIM 技术的可视性与协同性带来的实际效益

通过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不仅能够理论上认识到BIM 技术的可视性与协同性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潜在优势,更能看到这些优势在施工现场带来的显著实际效益。以下详细介绍BIM 技术可视性与协同性在医院设备管理中所带来的实际效益(见图2)。

图2 某人民医院急诊医技楼及地库模型

2 质量控制与成本优化

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可视性和协同性方面带来显著效益,同时在质量控制与成本优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详细探讨BIM 技术在这两个方面的应用。

2.1 质量控制

在医院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手段,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性、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以及数据的核验,有效提高了质量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2.1.1 可视性的提升

相对于传统手段,BIM 技术以其先进的可视性为医院设备管理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在建筑外部形制与设施的三维模型中记录、解算、核验各类微观数据,BIM 技术为医院设备施工中的构件统计与检查工作提供了便利。在实际项目中,BIM 技术的可视性使得质量控制更加直观,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三维模型检查建筑构件的准确性、合规性。特别是在医院设备的复杂场景中,BIM 技术比传统的二维图纸更为清晰明了,使设计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设备的布局、连接关系和操作流程,从而强化设备管理的设计效果。

2.1.2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BIM 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建立构件信息提取与跟踪系统,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面监控。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对设备构件的追踪和管理,使得每个构件都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在医院设备管理中,这意味着每个设备构件都可以被准确地定位和监测。当构件在施工现场移动或被安装时,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追踪其状态和位置,确保施工过程中构件的正确使用和安装。这种精准的追踪系统有效防止了构件误用或错误安装的可能性,提高了医院设备管理的整体质量水平。

2.2 成本优化

在医院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在成本优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整合信息、实时控制和技术手段,提高了成本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

BIM 技术通过整合预制构件的类别、数量、运输方法、存储空间等信息,为成本管理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在实际项目中,BIM 技术记录并处理建筑的各项成本,包括预制构件的相关费用。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管理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估算整个医院设备管理项目的总体成本。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建筑在规模小、相同构件数量少的情况下成本超过现浇建筑的问题,为医院设备管理提供了更为经济高效的成本控制手段。

3 进度管理的升级

在医院设备管理中,BIM 技术的应用升级了项目的进度管理,通过实时追踪、数据分析和智能管理,提高了施工计划的准确性和流程规范性。

3.1 实时追踪与数据分析

BIM 技术为医院设备管理项目的进度管理提供了实时追踪的能力。通过建立施工计划信息模型,BIM 技术能够在项目进行的同时追踪施工进度。这种实时性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可能的延误或提前情况。同时,通过对施工数据的分析,BIM 技术能够识别出导致进度变化的原因,为管理团队提供决策支持。这样的实时追踪与数据分析使得进度管理更为精准,有助于项目按时按质完成(见图3)。

图3 BIM 模型与施工现场的复合对比

3.2 智能管理与规范流程

BIM 技术通过智能管理,将多元信息技术融入进度管理中,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效能。在医院设备管理项目中,常规的进度管理依赖于网状图、流水图等,这些方法难以体现出资源的分配情况,对施工环境的剧烈变化也难以进行及时调整。而BIM 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能够更全面、更直观地展示施工现场的情况。项目中可设置控制点坐标,在BIM模型中设置放样控制点作为复合对比依据,实现了BIM 模型信息与施工现场信息的实时转换。这样的智能管理系统增强了施工的流程规范性,使得项目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BIM 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的实践与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可视性、协同性、质量控制、成本优化和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为医院设备管理带来了显著的提升。然而,BIM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应用难度、信息安全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这些挑战,以更好地推动BIM 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领域的应用。

猜你喜欢
可视性建筑设备构件
建筑设备安装施工阶段中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博科:开放式可视性架构提升运营商流量洞察力
How Cats See The World
2014年全球建筑设备销量增幅可达5%
沃尔沃建筑设备布拉奥斯工厂实现碳中和
2013年的5款改变游戏规则的建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