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安全背景下影响猪群免疫防控效果的因素

2024-04-07 09:50蒲晓华沈叶盛孟凡亮李培勋王泰龙冯朝阳王方昆刘思当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猪群猪场养殖场

胡 北,蒲晓华,沈叶盛,孟凡亮,4,李培勋,王泰龙,冯朝阳,王方昆*,刘思当*

(1.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2.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莒南;3.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山东省畜禽疫病防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泰安;4.华云(山东)检验检疫服务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1 生物安全的含义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病原体进入动物群体并在动物群内传播概念[1]。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的出现,人们对猪健康及其与生物安全关系的至关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生物安全定义为“采取措施,减少病原体引入和传播风险”;它要求人们改变态度和行为,以减少涉及家养、圈养/外来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所有活动的风险[2,3]。

我国生猪存栏量正常为4.3~4.8亿头左右,2019年因ASF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骤降至3.10亿头。ASF是一种必须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报告的高度致死性动物传染病,一经暴发全群扑杀[4]。但通过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2022年已经恢复至4.53亿头,达到疫情前存栏量(详细数据见图1)。由于实施了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加之猪场担心免疫带来生物安全隐患,养殖场大都简化了疫苗免疫程序。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加强,ASF得到了有效地防控。结合生物安全意识提高、生猪价格波动以及养殖成本变化等多方面,总结了几点影响猪群免疫防控效果的因素[5,6]。

图1 2010-2022年中国生猪存栏量

2 影响猪群免疫防控效果的因素

2.1 生物安全意识的提高对生猪免疫防控效果的影响

自2019年以来,我国养猪业生物安全意识空前提高,人流、物流管理严格[6]。当前猪场大都是封闭式管理,有些家庭农户也做到了“只出不进”的“自繁自养”饲养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影响下,核酸检测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任何人员和物资进入养殖场均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养殖场也会定期对养殖场内部饲养区、生活区、仓库以及人员等全方位进行检测[7]。生猪屠宰和调运交易必须持有病原、血清双阴性检测报告。而随着病原学检测的高速发展,“精准拔牙”也成为猪场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8]。谈到生物安全,“防疫消毒”是一定需要长期坚持的。应对疫情防控,过硫酸氢钾类产品——“卫可”和氢氧化钠——“火碱”是常见的两种消毒剂,但因“卫可”的价格较高,普通农户难以接受,使得“火碱”成为主要的防疫消毒剂。在疫情发生前期,因操作错误,实际临床中常见使用“火碱”进行带猪消毒的现象。生物安全意识的增强,直接增强了疫苗免疫意识与疫苗免疫效果[9]。

自2019年各养殖场开始重视生物安全以来,猪场常见病毒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自2020年以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推测是由于从业者在思想上对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松懈和养猪业行情不景气造成的。2020年上半年,ASF发生前期,养猪业高速发展,生猪价格临近40元/kg,现在生猪价格远不如以前,ASF疫情压力也远低于2020年,这可能是从业者对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松懈的原因之一。但秋冬季节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消化道类疾病和呼吸道性疾病。而疾病高发月份,生猪价格也往往高于平常月份[10]。根据商务部监测,2018年9~12月猪肉价格14元/kg、13.8元/kg、13.6元/kg和13.7元/kg;2019年9~12月猪肉价格分别28.4元/kg、34.4元/kg、40元/kg和35.2元/kg;2020年9~12月猪肉价格分别28.4元/kg、34.4元/kg、40元/kg和35.2元/kg;2021年9~12月猪肉价格分别13.5元/kg、10.5元/kg、16.8元/kg和16元/kg;2022年9~12月猪肉价格分别24.2元/kg、27元/kg、22.5元/kg和16.8元/kg(详细数据见图2)。因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是“降本增效”的基本保障。养殖行业伴随着难以预估的风险,面对风云莫测的养殖环境,与时俱进地更新养殖理念与养殖技术,是抵御养殖风险的重要手段。

图2 2018-2022年9-12月份生猪价格比对

2.2 生猪价格波动对猪群免疫防控效果的影响

在2018年8月以前我国生猪价格维持在13~17元/kg区间,而2018年8月以后我国生猪价格急剧飙升至40元/kg,从业者为了谋求高额的利润,在生猪养殖中不惜成本地进行投入,疫苗免疫程序完成率高,且大都选用价格较高的高质量疫苗,疫苗免疫效果自然也有较为直观地改善[11]。而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养猪业进入了“冬季”,生猪价格一落千丈,养猪开始赔钱。养猪业迎来了一个新名词——“降本增效”。此口号一经喊出,便引起从业者的高度关注。“多联多价苗”迅速打开市场,受到了从业者的追捧。“多联多价苗”较“单价苗”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对于高投入的生物安全防控付出和低回报的养猪生产收入来说,是符合逻辑规律的。同时,在2021年生猪价格开始持续走低以后,一味地压栏不出,使得养殖场出现巨型育肥猪(“牛猪”)。因为其饲养周期较长,又因行情较差,常造成疫苗免疫中断,导致“牛猪”和普通育肥猪的抗体水平差别较大。虽然“牛猪”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价下跌造成的经济损失。但其低效的料肉比造成的饲料成本的上涨以及免疫力低下造成的疫病风险均难以预估。时刻关注猪价变化,结合“猪周期”规律,面对行情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是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12]。

2.3 饲料成本提高对猪群免疫防控效果的影响

饲料玉米自2020年5月份突破2000元/t时起,价格便一路走高,现在价格维持在2800元/t(详细数据见图3)饲料原料豆粕价格也从2021年1月份开始达到3800元/t,2022年第四季度达到5400元/t的峰值,现在价格维持在4500元/t(详细数据见图4)。面对饲料原料价格的上升,和生猪行情的低迷,许多养猪场纷纷关门,继续支撑着的猪场纷纷降本增效,艰难维持。抗体水平在此阶段也会发生变化。养殖的“暴利”现象已成过去,“微利化”已成大势,计算养殖成本、提高免疫效果以及评估养殖风险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13,14]。

图3 2018-2023年各月份饲料玉米价格统计

图4 2018-2023年各月份豆粕价格统计

3 展望

虽然我国已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ASF疫情报道发生,但从业者不能掉以轻心,疫苗免疫是疫病防控的重要措施,生物安全防控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贯方针[15]。“养猪微利化”已成为大势,生物安全防控等级和现代化养殖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猪群猪场养殖场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