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开发研究

2024-04-08 09:41张亚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一站式公共服务服务

张亚屏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肥 230061)

1 引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开发“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系统平台是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精准服务的着力点。本系统包括中小企业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专业化市场服务三大板块,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业务和服务相结合,并着力打通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通道,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手段,“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企业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办的服务模式。

2 “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的开发背景

随着中小企业对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且个性化特征不断凸显,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202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23〕213 号),提出到2025 年,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力量得到加强,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横向连通、纵向贯通、便利共享、泛在可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办的服务企业模式逐步形成[2]。在此背景下,结合近几年安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的实际情况,应打造“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便捷服务。具体来说,积极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聚焦要素资源,进一步谋清、谋透平台服务“手法”“步法”“打法”;围绕“政策咨询、资源要素、创新创造、数字赋能、专精特新”等服务,推动服务网络更严密、服务功能更齐全、服务领域更拓展、服务资源更丰富,努力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

3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公共服务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服务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归集不足,服务能力标准化、规范化不够,公共服务水平与中小企业需求和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健全网络化、智慧化、生态化公共服务体系,归集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信息以构建动态数据库,实现中小企业专业化服务产品数字化配送、对接和评价。

3.2 公共服务的获得感不强

中小企业针对公共服务的获得感不强,方式方法和渠道不够,数字化体验的满意度不足。需要以平台为依托、专业服务为支撑,以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为重点,拓展中小企业获取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同时,提升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专业化市场服务的全程闭环监督评价机制。

3.3 应对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服务能力不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这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服务要求,但实际来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应对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服务能力不强。需要顺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变革趋势,加大跨层级、跨系统、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工作的推进力度[3],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发挥服务平台智能化转型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3.4 数据碎片化问题严重

目前,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数据资源,由于各层级各部门间还未建立有效的协同模式,各级主体基于不同标准、规范对同一数据多次收集,出现多头录入、重复上传、重复储存等碎片化现象。甚至同一系统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信息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造成大量数据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数据碎片化问题严重。

3.5 公共服务产品化有待完善

目前,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产品化的标准和标签体系还不够完善。政府在推动公共服务产品化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服务的标准和标签,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产品的监管、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便评估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政府在推动公共服务产品化的过程中相关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难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4 “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的开发策略

4.1 需求分析

第一,服务项目与企业诉求匹配:便于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第二,服务系统满足场景化需求:尽量让企业获得定制化的、场景式的、能够全生命周期梯次精准培育和创新创业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体验。第三,采集企业对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评价数据:通过评价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第四,对服务过程进行记录管理:便于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动态管理。第五,公共服务系统满足现代化需求:以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为主,方便服务人员和企业人员的使用。第六,满足数据需求:服务系统能够对接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在允许的权限范围内,同步政府信息公开模块数据,将涉及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数据同步至“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互通共享。

4.2 业务流程

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SpringBoot、Vue、HTML5 及微信小程序等,能够实现通过PC端、手机APP、微信端等不同终端进行业务展现与应用。系统基于全量企业数据,运用大数据及AI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将把企业实际运营发展情况及当前资质解析重构成可视化的千企千面“企业画像”,为企业培育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基于企业类别、成立时间、行业领域、经营情况等数据,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式,通过企业测评及培育机制模型,该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靶向性的培育服务方案和路径。该系统为不同企业提供“政策找企业”的智慧化政府政策梯次培育的公共服务,提供“服务找企业”的生态化社会化梯次培育的公益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提供围绕政务办事、公共服务、数据开放等内容的“一站式”涉企公共服务;针对创新创业者,可提供“创客大赛”线上公共服务。同时,构建政策库、企业库、服务机构库、服务产品案例库,通过数字安徽一体化平台的相关能力与组件汇聚至安徽省大数据中心。“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的具体业务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的业务流程

4.3 开发功能

平台设有政策智能推送、诉求及时收集、任务精准分办、服务跟踪调度、服务效果评价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对接省政务服务网、安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皖事通办等平台,并依托省政务云部署建设,向企业用户和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该系统开发的功能模块如图2 所示。

图2 “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开发功能模块图

4.4 系统架构

本系统基于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企业级开发技术构建,并严格遵循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系统架构应支持跨语言、跨操作调用,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根据需求的变化实现系统的应用拓展[4]。系统采用适合的数据互联和传输技术,实现与其他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采用4 层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和系统功能层,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应用系统。同时,租赁政务云资源和安全服务,为平台数据存储和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系统架构如图3 所示。

图3 “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的架构图

第一,服务入口:系统建设的业务功能统一发布至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三端。第二,系统功能:系统复用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的公共组件能力,开发政策推送、诉求收集、任务分办、跟踪调度、服务评价、统计分析、企业画像、智能匹配等功能。第三,应用支撑:具体包括用户统一认证、数据接口服务、自动定位、协同政务、数据交互、信息采集和处理、智能报表引擎和自建专用组件。第四,基础设施:所需要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及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等统一由政务云提供。第五,保障体系:所需的安全等能力统一由政务云提供。

4.5 数据架构

基于“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的统一核心基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静态数据信息、中小平台核心服务数据信息、新增基础数据信息、新增应用和用户动态数据信息、第三方平台数据信息等。

第一,数据管理:基础核心数据表的统一集中管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静态数据信息、中小平台核心服务数据信息、本项目新增基础数据信息、新增应用和用户动态数据信息、第三方平台信息等核心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第二,核心数据与应用授权:一是应用管理,实现对各业务应用的动态管理,包括业务应用的显示名称、访问地址、显示范围、应用对象、应用状态等;二是人员授权,分别进行多层级、多部门人员批量授权,并对已授权的人员进行结构化展示。

第三,应用调用方式:核心基础数据可供各业务应用共享使用,业务系统不再重复建设,核心基础数据以接口、视图、URL页面集成方式供业务系统查询使用。

5 结语

“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系统的开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建立健全横向集聚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等各类服务资源,纵向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网络化、智慧化、生态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本系统的开发,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创新创业大赛、供需对接等平台,汇聚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层次的“一站式”公共服务,激发涌现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5],更为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一站式公共服务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