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如何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4-08 09:41梁曲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效应数字

梁曲莉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金阳支行,贵阳 550081)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普及,其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数字化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旋律,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投入力度,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多项规划和政策,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指导。《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指出,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在2022 年达到50.2 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41.5%,增速达到GDP增速3 倍以上,表明国民经济在数字经济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生产、消费、分配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产生了更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能,引领中国经济从高增长、低质量的模式转变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阶段。数字经济能否凭借其高渗透性、规模效应及网络效应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不同区域有无明显差异,值得深入探讨。

2 文献综述与假说提出

学术界认为,数字经济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推动作用。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可以通过规模调整将长期平均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处,以最优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即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通过提供两种或以上不同的产品实现交易费用等成本的降低,以实现更高经济收益的非规模化经济(即范围经济),还可以通过长尾效应和匹配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应[1]。中观层面的研究则集中在向其他产业领域扩散数字经济技术的技术升级。宏观层面主要从生产要素优化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效应两个维度研究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具体而言,数字经济能够实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包括先进要素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效率的乘数效应,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数字经济因信息增量边际收益带来的高增长、强扩散、降低成本的特点,也将通过外部表现和内部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一些学者通过经验证据研究了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例如,鲁钊阳等[4]通过2011-2020 年286 个城市的2 860 个样本数据,对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区域优质发展进行实证检验,指出产业结构升级和研发创新是促进区域优质发展的重要渠道。尹立新[5]指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具有显著的地理区位、人力资本和生产效率的异质性。

此外,学者针对上述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数字经济是国家释放数字创新效率、提高技术创新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动能,从而加快经济建设从“量增长”转向“质增长”[6]。其中涉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诸多复杂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快速流动,从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这一变革有助于市场主体重新构建自身组织模式,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局限,打破产业发展的界限,促使各产业之间实现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这些产业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特征的同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推动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端要素如知识、技术、信息和数字等得到大规模投入,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素。数字信息技术的有力整合和配置使得产业链上的资源能够以低投入实现高产出。这种趋势使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数字经济以知识、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化为基础,具备非排他性的数据资源、跨时空传播的特征以及信息和技术的共享等独特优势。这些特点使交易成本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解决,创新资源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得到拓展,从而在地理空间、经济活动和供需匹配等方面消除了创新资源的局限性和矛盾[7]。不仅如此,数字经济的强扩散属性促进了传统产业对数字经济新技术的吸收和在组织管理、生产和营销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了组织运作效率。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功不可没,促进了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的发展,提升了经济创新能力[8]。数字经济以通用技术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创新技术支持,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

然而,数字经济通过何种路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往的研究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为本研究提供了边际贡献机会。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H1:数字经济对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H2:数字经济能够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数据选取与实证分析

本文借鉴徐维祥等[10]和鲁钊阳等的成果,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Dige 和经济高质量发展Qua 选取对应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以上合成指数进行测度。变量原始数据取自相关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将全部货币数值型变量用2000 年为基期的GDP 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并对相关变量进行对数处理。为识别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式中,i 为城市;t 为时间;Dige 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Qua为经济高质量发展;ηi为地区固定效应;δt为时间固定效应。控制变量选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贴合度较高的5 个变量:①交通资源配置(lnRa),以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衡量,在1%的置信水平下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显著的网络外部性,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从而增强市场可扩展性并促进资源分配,促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②工业化水平(Ind),以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值衡量,其系数显著为正,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到改善。③外商直接投资(Fdi),使用FDI 占GDP 的比值衡量,其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外国资本的流入可以驱动当地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优化管理流程。④人口密度(lnPd)的提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并且形成了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工业化发展水平、教育质量和技术水平随之提高,进而有效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⑤政府干预(Gov),以地方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值衡量,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政府的过度干预未必能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表1 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回归结果,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可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水平每提高1 个单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升0.082 个单位,验证假说H1。数字经济因信息边际效益递增而具有高技术、高覆盖、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属性特征,通过外部表现和内部驱动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效率的乘数效应,能够重塑经济生产格局,促进形成企业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将全样本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进一步考察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各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必然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100,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上升1%,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均提升0.025%,表现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促进态势,但影响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均弱于东部地区;相比之下,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虽为正但并不显著。可以发现,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比西部地区发展更早、水平更高,同时表明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红利尚未充分实现。究其原因,东部地区集聚了大量数字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技术,凭借各类优势能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西部地区在未来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更好地承接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技术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带动,帮助经济落后地区实现“弯道超车”。

表1 基准回归及异质性回归结果

4 进一步分析:作用机制检验

为探究数字经济能否通过结构升级(Uis,利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与劳动生产率的乘积来衡量)和技术创新(lnGpq,利用每万人的专利授权量来衡量)这两个指标间接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参考温忠麟等[11]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首先识别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Step1),其次识别数字经济对中介变量的影响(Step2),最后识别中介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Step3),据此检验中间机制的存在性。在结构升级中,数字经济与结构升级在Step2 中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Step3 中结构升级与数字经济的估计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且低于Step1 的数字经济系数,估计结果均通过了Sobel 检验(见表2)。这意味着,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同理可以证实,技术创新亦发挥传导作用,验证假说H2。

表2 机制检验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正向传导路径;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格局。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加强数字化建设,使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强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统筹协调,合理落实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及相关政策布局。

第二,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保障。在基础、核心、高端的领域拓宽数字产业广度和深度,加大对数字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数字经济在推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释放数字经济与企业在全产业链中的作用、形成多方共赢格局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能力。

第三,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应推动公共数据公开,加强数字技术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供给,提高数据信息管理能力。此外,要夯实基础研究实力,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有效推动技术转移和自主研发,为数字经济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第四,依靠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调整地区间数字治理的差异性与协同性。巩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优势,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建设,鼓励数字要素和利好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要更加注重补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数字经济规模和覆盖范围,引进相关产业大型科技企业,增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打破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局面。

猜你喜欢
高质量效应数字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懒马效应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答数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