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敌寄生蜂两新记录种

2024-04-08 00:34李宏亮刘桓吉张彦周
西藏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寄生蜂小蜂触角

李宏亮 刘桓吉 张彦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膜翅类天敌寄生蜂一般是指膜翅目细腰亚目中营寄生性生活的蜂类,在这些寄生蜂类中,有很多种类是寄生于农林业害虫体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农林业害虫的危害。

跳小蜂科(Encyrtidae)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绝大多数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许多害虫,尤其是蚧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由于其种类众多,寄生性能优良,易于人工大量繁殖和包装运输,保护移引简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1],在害虫的种群调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在4000m 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西藏特有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孕育了许多西藏特有的动植物资源。通过对多年来的采集经验及害虫与天敌鉴定情况总结后发现,对于农林业害虫来说,一般情况下,中低海拔区域内害虫种类较多,而高海拔区域内害虫种类则相对较少;对于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寄生蜂来说,在排除过度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中低海拔区域内天敌寄生蜂的种类及数量均明显多于高海拔区域。

近年来,在西藏境内进行膜翅类天敌昆虫资源调查时,采集到大量的农林重大害虫皱大球蚧、樱桃球蚧、绛蚧等,经后续饲养,收集到跳小蜂科花角跳小蜂属的2 种花角跳小蜂(表1),分别为不列颠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brittanica Girault(饲养自国槐和榆树上的皱大球蚧、柳树上的樱桃球蚧)和中国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chinensis Shi(饲养自栗树上的绛蚧),经文献[2-4]及数据库[5]查询后确定为西藏新纪录种,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Mayr)隶属于膜翅目跳小蜂科,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天敌昆虫,本研究不仅丰富了西藏本地天敌寄生蜂的种类,更是为应用天敌寄生蜂防治皱大球蚧、樱桃球蚧、绛蚧等农林害虫提供了依据。

花角跳小蜂属Blastothrix Mayr,1875

雌性:身体通常黑褐色,具强烈的金属绿或蓝绿色光泽。头部正面观呈横宽,额顶宽约为头宽的1/3,颜面宽与复眼横径大致相等,复眼大,被毛,后头缘具锐脊,颊长与复眼长径近等长。触角着生于颜面下部复眼下缘连线的下方,但距口缘不太近,各节颜色不一致,柄节近圆筒状至显著扁平膨大,梗节及索节常长大于宽,索节6 节,棒节3 节,通常黑色。上颚具1 小齿及1 宽横切,下颚须4 节,下唇须3 节。胸背部略微隆起,中胸常具白毛,小盾片大,显著隆起。前翅大,无色透明,无毛斜带常被1 到3 行刚毛所阻断,缘脉长大于宽,几与痣脉等长,后缘脉等于或长于缘脉。前足腿节扁宽,中足胫节末端之距与基跗节近等长。腹部常短于胸部,产卵器不突出至微突出[6,7]。

种类概况:本属目前中国已知8种[5,6]:(1)不列颠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brittanica Girault;(2)中国花角跳小蜂B.chinensis Shi;(3)白蜡虫花角跳小蜂B.ericeri Sugonjaev;(4)桑名花角跳小蜂B.kuwanai Sugonjaev;(5)盔蚧花角跳小蜂B.longipennis Howard;(6)东方花角跳小蜂B.orientalis Shi,Si and Wang;(7)球蚧花角跳小蜂B.sericea(Dalman);(8)美丽花角跳小蜂B.speciosa Shi,Si and Wang。

生物学:主要以蚧科Coccidae、绛蚧科Kermesidae(Hemiptera)为寄主,至目前,很多文献记述了花角跳小蜂的生物学理论及实践知识[8,9],不列颠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brittanicaGirault和球蚧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ea(Dalman)曾被引进北美分别控制害虫Lecanium tiliae和L.corni[10,11]。

中国花角跳小蜂属Blastothrix分种检索表(雌)[3-4,7,12-15]

1.触角梗节短于第1 索节………………………2

-触角梗节等于或长于第1 索节………………3

2.柄节长约为其最宽处宽度的2.5 倍,各索节近方形,棒节端部尖圆。寄主:白蜡虫Ericerus pela(Cha vannes)……白蜡虫花角跳小蜂B.ericeri Sugonjaev

-柄节长为其最宽处宽的1.7倍,各索节均长大于宽,捧节端部明显截切。寄主:红蚧Kermes punctatus(Borchsenius)、Kermes viridis(Borchsenius)………

美丽花角跳小蜂B.speciosa Shi,Si and Wang

3.梗节与第1 索节近等长………………………4

-梗节明显长于第1 索节……………………6

4.柄节长小于其最宽处宽度的2 倍,单眼近似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寄主:红蚧Kermes quercus(L.)………东方花角跳小蜂B.orientalis Shi,Si and Wang

-柄节长大于其最宽处宽度的2 倍,单眼非等边三角形排列…………………………………………5

5.柄节长约为其最宽处宽度的3 倍,单眼呈钝角三角形排列。前翅缘脉、痣脉和后缘脉的长度比约为7:9:10。寄主:Eulecanium sp.………球蚧花角跳小蜂B.sericea(Dalman)

-柄节长约为其最宽处宽度的2.6 倍,单眼呈直角三角形排列。前翅缘脉、痣脉和后缘脉长度比约为5: 8: 9。寄主: 板栗红蚧Kermes nawae(Kuwana)…………………中国花角跳小蜂B.chinensis Shi)

6.柄节长约为其最宽处宽度的2.5 倍。寄主:水木坚蚧Parthenolecanium corni(Bouche)……………

盔蚧花角跳小蜂B.longipennis Howard

-柄节等于或长于其最宽处宽度的3 倍,寄主不为水木坚蚧……………………………………………7

7.柄节长约为其最宽处宽度的3 倍。寄主:日本球坚蚧Eulecanian kunoensis Kuwana…………

桑名花角跳小缘B.kuwanai Sugonjaev

-柄节长明显大于其最宽处宽度的3 倍。寄主:樱桃球蚧Eulecanium cerasorum(Cockerell)、皱大球蚧Eulecanium kuwanai Kanda………………不列颠花角跳小蜂B.brittanica Girault

1 不列颠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brittanica Girault,1917

雌虫:体长1.5~2.0mm,体黑褐色,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触角第5 索节的端部约2/3 和第6 索节黄白色,触角的其余部分深褐色至黑色;前翅透明;足大部分深褐色到黑色,腿节基部、腿节与胫节连接处、除了2 个深褐色环外的中足胫节其余部分、中足基跗节黄白色。额顶宽稍大于长,单眼排列近直角三角形;触角索节6节,棒节3节,柄节长大于宽的3倍,梗节长于第1索节,棒节短于末3索节之和;产卵管不突出。

雄虫:除了触角和生殖器外,其余部分与雌虫相似。

图1 不列颠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brittanicaGirault(左侧:雌,右侧:雄)Figure1 Blastothrix brittanicaGirault(Left:female,right:male)

分布:国外分布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加拿大、欧洲、法国、格鲁吉亚、德国、伊朗、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蒙古、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俄罗斯、英格兰、美国[5];国内分布于河南[3,13]、西藏;西藏分布于白朗县、贡嘎县、亚东县、米林县、拉萨市、日喀则市(表1)。

图2 不列颠花角跳小蜂的寄主(左侧:皱大球蚧,右侧:樱桃球蚧)Figure 2 The hosts of Blastothrix brittanica(Left:Eulecanium kuwanai,right:Eulecanium cerasorum)

寄主:不列颠花角跳蜂寄生于皱大球蚧、樱桃球蚧。皱大球蚧可危害桃树、榆树、槐树等几十种植物,因其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可引起被寄生植物极度衰弱,甚至整株死亡,而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葛芳(2015)对其进行了危险性评估,风险评估值为1.50,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16];樱球蜡蚧可危害蚊母、紫藤、桃、梅、垂丝海棠、紫荆、枫香、红叶李、花石榴、石楠、合欢、樱花、三角枫、栾树、无患子、榉树、香樟以及胡桃属等多种植物[17,18],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樱桃球蚧还可危害柳树、杨树,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

2 中国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chinensis Shi,1990

雌虫:体长1.7~1.9mm,体黑褐色,稍具金属光泽;触角第5 索节的端大部和第6 索节黄白色,触角的其余部分深褐色至黑色;前翅透明;中足基跗节的基大部、各足腿节与胫节连接处除了一小块深褐色斑外的其余部分黄白色,足的其余部分黄褐色至黑色。额顶长稍大于宽,单眼排列近直角三角形;触角索节6 节,棒节3 节,柄节长约为宽的2.5 倍,梗节与第1 索节近等长,棒节略短于末3 索节长度之和;产卵管不突出。

图3 寄生蜂与寄主(左侧:中国花角跳小蜂雌虫,右侧:寄主绛蚧)Figure 3 Parasitic wasp and its host(Left:Blastothrix chinensis)

分布:国外至目前尚无分布地记载;国内分布于河南[4]、湖北[19]、浙江[13]、西藏仅分布于墨脱县(表1)。

寄主:中国花角跳小蜂寄生于绛蚧。绛蚧可危害栲属、栗属、栎属等多种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

西藏地域辽阔,地形及气候复杂多样,且地跨古北、东洋两大动物区系,膜翅类天敌寄生蜂及其寄主害虫在地区间分布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对膜翅类天敌寄生蜂及其寄主害虫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分类、生物学以及保护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西藏,关于膜翅类天敌寄生蜂的研究基础还非常薄弱,以致相关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及推广工作无法及时开展,膜翅类天敌寄生蜂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寄生蜂小蜂触角
孟氏胯姬小蜂种群动态及寄生特性
夯实为侨服务机制 多方触角深入基层
试探着向硅谷伸出触角
寄生蜂适应性生殖行为策略的研究进展
想念你
古桥桨角蚜小蜂与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及形态比较
2013 年拉萨市青稞田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率调查
独行杀手寄生蜂
桉树枝瘿姬小蜂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
笔管榕榕小蜂的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