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多维探析

2024-04-09 07:22周良发赵悦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评价

周良发 赵悦

摘要:新时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党员群众的思想获得感为主要参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技术支撑,以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为价值指归。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要从明确导向性功能、突出时代性特征、彰显实践性要求、把握内在规律性等方面厘析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本质规定。为保障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有序有效推进,应从提升评价主体胜任力、强化评价方法多样性、注重评价过程高效性、凸显评价结果客观性、重视评价机制支撑力等环节入手,切实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传入千家万户。

关键词: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4)01-0042-07

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是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党员群众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引导党员群众牢记宗旨使命、明确奋斗方向。党的创新理论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强大思想武器,需要进行效能评价才能全面把握。鉴于效能评价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在厘清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逻辑前提、时代价值、本质规定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推进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千家万户提出初步的实践方略。

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逻辑前提

新时代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要厘清其内在逻辑有序有效推进。整体观之,新形势下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党员群众的思想获得感为主要参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技术支撑,以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为价值指归。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

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创新,不断进行理论创造,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形势下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重要指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高度重视,为科学全面评价科学理论传播成效提供了根本遵循。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要在系统把握科学理论精髓要义的基础上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评价工作。

(二)以党员群众的思想获得感为主要参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获得感问题,要求“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3]这一重要精神对于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即以党员群众的思想获得感作为效能评价的主要参照。所谓党员群众的思想获得感,是指党员群众基于自身需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的实际获益而产生的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和理论认知,并能够在“个体发展需要”与“党和国家要求”之间找准平衡点和接榫处。党员群众只有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濡染和浸润,才能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那么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才可以说是有效的。而鉴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特质,对其进行效能评价需要从党员群众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获得两个层面扎实推进,确保评价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更具实效性。

(三)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技术支撑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要结合时代特征、贴近受众实际,切实提高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数字时代背景下,党员群众的网络数字化生存渐成主流,特别是年轻干部、青年学生的网络数字化生存已成常态,使其具备快速接纳和传递信息舆情的能力和特质。受众对象信息接收习惯的数字化嬗变,使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数字化传播日趋完善,这要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随之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评价有序有效推进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作为支撑。为此,要将数字技术的优势和潜能充分运用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全过程各环节,不断增强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上的优势,能够动态研判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新进展以及党员群众的思想困惑及理论诉求,为科学理论传播方案制定、内容供给、方法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在数据信息智能化处理上的优势,可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主体、载体及方法的智能化推荐。

(四)以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为价值指归

近年来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理念、方法手段及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和发展完善,切实推动了科学理论在基层社会广泛传播。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宣传思想部门所宣讲的内容是否充分发挥了凝心聚力作用,能否真正提升党员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认同,能否有效实现科学理论传播的价值增值,其数字化传播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等。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需要进一步系统化、深层化,用深邃的理论说服党员群众、科学的真理引领党员群众。通过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进行效能评价,能够动态识别科学理论传播是否处于高效运作态势,可有效规避其数字化传播过程中潜存的风险隐患,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推动传播质量的全面提升。效能评价是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有效性的系统考量,旨在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科学理论向基层传播,进而提升党员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熟知度和认同感。

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是科学理论优质高效傳播的应然之举,促使党员群众从中汲取智慧力量奋进新时代。具体来说,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有助于聚焦透视党员群众的理论诉求、深层激活党员群众的主体力量、精准揭示科学理论传播的问题症结,进而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

(一)聚焦透视党员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需求期待

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系统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涵盖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层面。只有真正深入党员群众的内心世界并发挥凝心聚力作用,才可以说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是有效的。然而,党员群众由于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工作属性乃至生活境遇迥异而对科学理论的需求和认知存在差别。通常来说,党员干部更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而普通民众更为关注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只有针对性考虑党员群众的群体性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才能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通过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进行评价,能够条分缕析出党员群众受到科学理论浸润前后的思想嬗变,进而聚焦透视特定受众的理论诉求的内容、层次及满足程度。应当说明的是,囿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些党员群众的思想需要未必是真实和客观的需要,一旦在效能评价过程中发现党员群众的思想动向和理论需要存在偏颇,就要及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思想纠偏,确保党员群众能够始终坚定信仰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和明确政治方向。

(二)深层激活党员群众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的主体力量

党员群众作为理论武装的主要对象,其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认同直接决定了科学理论传播成效,因此要把党员群众视为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的核心要素。在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时,要把党员群众的主体性因素纳入其中。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进行效能评价,尤其是对党员群众的认知、接受和认同情况进行评价,有助于激活其在科学理论传播中的主体性力量。具体来说,就是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过程中,着重评价党员群众理论学习的精神是否饱满、态度是否认真、方法是否得当、付出是否足够等。通过效能评价倒逼党员群众正视自己的主体身份,并在科学理论宣传教育中端正自身态度立场并为之付出精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其作为接受性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习、理解和把握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不再是一项政治任务,而会成为一种内心自觉。

(三)精准揭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症结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样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党的创新理论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完善中,这决定了推进科学理论传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动态的、系统的铸魂工程。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由于涉及面广、导向性强,传播主体的传播理念是否科学、传播载体是否适用、传播方法是否得当、传播内容是否合理等问题都会影响传播效果。只有对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受众等影响因素进行周详深湛的效能评价,才能精准识别问题症结并针对性地解决。为此,要基于效能评价来全面梳理问题、深入剖析症结、找准思想根源、开展党性分析,从思想上、行动上进行深度评析,把问题症结消灭在初起阶段,尽最大可能减少传播过程中的损耗,使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始终高质量推进。

三、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本质规定

锚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目标导向,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使党员群众浸润其间,用凝心聚力、铸魂启智成效来检视科学理论传播质量。而为使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行稳致远,应从明确导向性功能、突出时代性要求、彰显实践性特征、把握内在规律性等环节厘析其本质规定。在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内在机理的基础上,着力将科学理论传播成效转化为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动能。

(一)明确导向性功能

明确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导向性功能,确保科学理论传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方向。重视效能评价的导向功能,是由党的创新理论本身的特质和作用决定的。即通过传播教育引领党员群众增进对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认同,并为其踔厉奋发新时代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滋养。为此,要基于导向性功能来剖判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目标达成度、传播价值实现度和传播受众接受度。从传播目标达成度来看,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旨在发挥科学理论凝心铸魂作用。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目标达成度,要从凝心聚力的角度进行辨识,全面检视传播目标是否完全达成。从传播价值实现度来看,基于效能评价研判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是否真正产生思想引领功效,可否筑牢党员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共同思想基础等。从传播受众接受度来看,作为受众对象的党员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接受程度是评价传播效果的重要标识。而党员群众只有真正接受并内化于心,才能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成长发展的智慧力量。

(二)突出时代性要求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并“结合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4]作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地回答了时代之问而内蕴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只有与时代共振,才能引受众挺膺。这决定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也要把“时代性”作为重要依据抓牢抓实。首先,评价理念的时代性。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思想部门要推动评价工作与时俱进,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员群众自身发展的立场来系统审视和研判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成效。其次,评价内容的时代性。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思想体系,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进行效能评价,无疑要围绕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传播展开,基于评价工作高质量推进科学理论在社会基层扎下根来。再者,评价方法的时代性。数字时代背景下党的创新理论数字化传播使得数字化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要在充分发挥传统评价方法的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数字化评价方法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中的运用。

(三)彰显实践性特征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实践性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探寻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引导党员群众始终沿着科学理论指引的正确政治方向进行新时代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把“指导实践”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三大功能之一,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进行评价无疑要彰显其实践性特征,并以实践场域和实践状况作为评价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托。从实践场域来看,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是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进行的,评价科学理论传播质量也需要具体场域作为支撑。而随着党的创新理论数字化传播不断发展完善,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场域随之由实体场所向虚拟场域转变。从实践状况来看,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個实践问题。只有对实实在在的传播过程进行全程性监管和动态化评估,才能科学全面地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真实情况。为此,要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实践性特征,以效能评价面临的实际情况为重要依托,基于多样化评价方法确保科学理论传播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四)把握内在规律性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规律是指评价体系各要素存在的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内在规律性,有效激活效能评价各要素功能,才能确保评价工作有序有效和高质量推进。为此,一方面要把握基本规律。所谓基本规律,意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过程要遵循宣传思想工作规律、科学理论创新规律、党员群众思想行为变化规律等。效能评价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要把握和遵循基本规律以确保评价工作科学有效。另一方面,要把握特殊规律。所谓特殊规律,意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有其独特属性而使科学理论传播评价工作呈现自身特色。传播效果的迟滞性和潜隐性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内在规律,这使得宣传思想部门开展效能评价必须明晰理论学习认同的滞后性与反复性。那么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既要深刻认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重要性,也要充分考虑党员群众理论学习的规律性,紧扣党员群众的思想动向和理论诉求来推进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工作。

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实践进路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对于持续提升科学理论传播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要从提升评价主体胜任力、强化评价方法多样性、注重评价过程高效性、凸显评价结果客观性、重视评价机制支撑力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评价在科学理论传播中的监管和调节作用,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千家万户,帮助党员群众掌握强大的真理力量。

(一)提升评价主体胜任力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关键在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决定了评价目标的确立、评价内容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机制的构建,从而影响着科学理论传播的实际效果。而提升评价主体胜任力是保障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向纵深推进的应有之义。为此,一方面要掌握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6]评价主体要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中把握主动性和主导权,首要的是自身必須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为此,要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重要文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评价工作。另一方面,要成为行家里手。近年来,数字技术、“四全”媒体持续嵌入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不断推动着科学理论传播转型升级和全面提升,使党员群众在科学理论引领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7]2017年人民网主办的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正式上线,因契合党员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群信息接收习惯而成为理论学习的重要渠道。评价主体必须熟悉全媒体、大数据、可视化等数字媒介,才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有效评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实际效果。

(二)强化评价方法多样性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内含着“谁来评”与“怎么评”的重要命题。在解决了“谁来评”的基础上,要明确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怎么评”的紧迫问题,不断强化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首先,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统一。综合评价从整体视域全局角度来检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实况,基于系统思维指导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工作。而分类评价则立足微观层面个体视角,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目标进行差异化评价。推进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统一,要在深刻把握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精髓要义的基础上,统分结合协力提升科学理论传播评价质量。其次,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统一。显性评价是基于精准的评价内容、明确的评价标准、严格的评价程序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进行评价。但是“人的思想和感情是不可能完全量化的”,[8]这使得化显为隐的隐性评价在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要将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结合起来,运用隐性方法有效解决部分难以精确量化的评价指标的现实难题。再者,传统方法与新兴技术相统一。传统视域下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主要依赖评价主体的个人直觉、工作经验来进行质的价值判断。而随着大数据思维在现代信息传播中的研发应用,新兴媒介技术开辟出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的全新样态。为此,要在充分发挥传统评价方法的优势的基础上,抓住与大数据平台有效融合的契机解决党员群众理论学习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问题。借助大数据“全样本”数据分析,有效识别并动态把握科学理论传播进展和党员群众的思想动向。

(三)注重评价过程高效性

优质高效的传播过程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提升的前提基础。为此,要加强科学理论传播全程性评价,使各传播要素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并形成合力传播效能。过程维度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是从更加微观层面验证科学理论传播的方向是否正确、内容是否适当、执行是否有力等。首先,评价计划制定完备度。分析评价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计划是否系统完备,审视传播主体对科学理论的熟知和重视程度,对宣传思想工作规律的认知和遵从程度、对凝心铸魂核心要素的凝练与应对效度以及对科学理论传播诸要素的把握和安排效度等。其次,评价组织实施完整性。科学理论传播由各环节组成,对其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各环节的功能是否得以有效发挥。而只有各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闭环,才能说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组织实施是有效的。再者,评价结果反馈完成度。党员群众对科学理论的认知认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最新理论成果向基层传播。对科学理论传播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是提升传播工作有序推进的必要举措。评价结果反馈完成情况,应着重探察是否注重传播效果检测的全程性跟进,是否重视有效反馈的价值和意义,是否依据反馈结果对传播工作进行修正、调适和完善等。

(四)凸显评价结果客观性

凸显评价结果客观性,是指以结果为导向评估科学理论传播价值实现程度,进而科学合理地评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成效。评价过程的高效性为评价结果客观性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评价结果又为优化和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这充分表明,评价结果是否客观真实直接影响着科学理论传播进程和党员群众学习效果。由此可以说,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期望通过评价诊断问题、改进工作、完善措施、提升质量,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提供强大推动力和引领力,真正使科学理论成为党员群众思想文化的精神内核。而只有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可信,才能成为检视党员群众在科学理论传播中精神力量是否增强、思想困惑是否得以化解、信仰信念是否全面提升的基本依据。为此,要不断提升效能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基于更长时段、更多因素、更广视域来审视和研判科学理论传播质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有效。

(五)重視评价机制支撑力

完善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制度规范体系,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效能评价工作,使理论学习成为党员群众的生活常态,坚持不懈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凝心铸魂。具体来说,要从完善引导规范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动力激发机制等入手,基于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高效运作。首先,构建引导规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引导规范机制,旨在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提供参考借鉴依据,进而使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也更加规范化。其次,构建资源供给机制。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质量进行评价涉及诸多要素及环节,离不开相应的资源保障和支撑。为此要构建和完善资源供给机制,为科学理论传播效能评价有序推进做好充裕的经费、数据、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再者,构建动力激发机制。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效能评价需要发挥评价主体的主导作用。基于激励措施激发评价主体投身评价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性动力,继而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评价质量全面提升。宣传思想部门要重视评价机制支撑力,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评价工作,基于评价传导压力推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高质量传播,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铸魂启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3.

[2][6][7]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Z].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83.13.33.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83.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1).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8] 刘建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评价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限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

(责任编辑:何爱云)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Promoting the Party's Innovation Theory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ZHOU Liangfa,  ZHAO Yu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take the important exposi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s the fundamental guideline, take the sense of ideological acquisition of the Party members as the main reference, take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s the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take the high-quality dissemination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as the value aim. Strengthen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y disseminat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nalyzing the essential stipulation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ientific theory dissemination in terms of clarifying the orienting function, highlighting the epochal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acticability, and grasping the intrinsic regularity, and so o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orderly and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the Party's late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should be effectively disseminated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by upgrading the competence of the evaluation subjects, strengthening the diversity of evaluation methods, focusing on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emphasizing the objectiv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upportive power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Party Innovation Theory; Dissemin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制C肽质控品及其性能评价
写作交流与评价:词的欣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
有效评价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